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无融合生殖披碱草(Elymus rectisetus)的染色体数目为42的杂种后代(BC2F2)单株进行了RAPD检测和胚胎学研究,RAPD检测结果表明:染色体数目为42条的BC2F2单株的遗传组成与普通小麦的遗传组成十分接近,但是在部分单株中出现了披碱草的特异带。由此可以推测,经过回交和自交后小麦草的部分染色体片段已经整合进了小麦的染色体。在部分BC2F2单株胚胎学切片中发现了较高比例的(5%左右)双孢原、早发胚以及多胚囊等无融合生殖现象,直接表明了无融合生殖基因转移。由于基因整合的多样性。无融合生殖基因在有些单株中并没有充分表达,从而造成了某些单株胚胎发育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2.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进展。原生质体培养在理论研究上的应用有3个方面:(1)细胞生理现象的研究;(2)细胞与细胞质相互关系的研究;(3)病毒侵染与复制机理的研究。在原生质体培养中可通过遗传操作和突变体的筛选对品种进行改良,创造优异品种。  相似文献   
103.
新疆甘草属的种间杂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试验以居群为单位的新疆甘草属7个种进行种间人工杂交。通过对种间杂交结实量(RS)和亲本种平均结实量(RSm和RSf)的分析比较,测出相应的杂交结实指数(IS)、初步了解种间杂交亲和性的大小,为甘草属植物系统与演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4.
鉴别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方法──抑制消减杂交法(SSH)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制消减杂交法(SuppressicSubtractiveHybridization,SSH)是最近(1996)报道的能有效鉴别两个不同细胞群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方法[1,2]。该方法是以抑制PCR和消减杂交法为基础,在一轮反应中实现mRNA的均等化和消减步骤。本文对SSH法的原理、优缺点作了介绍,并与其它检测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如mRNA差别显示法(DDRT-PCR)、代表性序列差异分析(RDA)比较,认为SSH方法具有高效快速、高敏感性和假阳性低等优点。同时,625个克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转录物丰度很低的基因,40%的克隆可能为新的基因。因此,SSH可作为鉴别差异表达基因和克隆新基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米脂肪含量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种子性状遗传模型,研究了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米脂肪含量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在籼粳杂种中,脂肪含量的遗传表达主要受控于种子直接加性效应和母体加性效应,以前者为主.基因型X环境互作主要表现为显性(包括直接显性和母体显性)X环境以及细胞质X环境工作.直接近传率和母体遗传率都极显著.此外,根据遗传效应预测值对供试条本的利用价值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6.
啤酒多倍体酵母菌原生质体已成功地与单倍体原生质体进行融合。经细胞壁再生后,稳定的融合重组体被分离出来。这些融合体的基因分析表明,融合体中含有双亲的基因型。孢子形成良好,且每个子囊中含有四个孢子,每个孢子确实是二倍体。这样原生质体融合就提供了一个对啤酒酿造酵母进行遗传分析的方法。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方便的杂交技术,这个方法将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7.
基因扩增产物的固相杂交-酶联显色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基于基因扩增技术的简便、快速的病毒核酸定量检测方法.将标记有生物素的寡核苷酸引物所扩增的病毒基因产物,与通过共价键结合在微孔反应板上的特异性探针进行快速杂交,然后通过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生物素进行酶联显色,读取光密度值.应用本方法对血清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灵敏度分别可达1-5拷贝/反应.此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半定量指标客观,可广泛应用于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108.
杂交水稻直链淀粉含量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杂交水稻稻谷是从F1代杂合体收获的F2代种子,由于F2代属分离群体,直链淀粉含量等稻米品质会发生分离现象.本研究选择直链淀粉含量低、中、高的5个亲本配组的5个杂交组合,按单粒分析法分析双亲亲本、F1和F2代的种子的直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F2代呈现1(低):3(中+高)孟德尔分离规律.在5个组合的单粒分析中发现分离的F2代群体呈双峰的连续分布,该现象表明高直链淀粉含量对低直链淀粉含量为不完全显性,除单一基因控制外,还受微效多基因修饰.因此杂交水稻育种工作中,尤其是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选育时,必须注意选择双亲的直链淀粉含量基本一致,以防分离现象影响米质.  相似文献   
109.
基因克隆的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克隆一般分为定位克隆和表型克隆。表型克隆进展较快,主要有消减杂交、代表性差异分析法、mRNA差异显示、DNA转染法及抑制消减杂交法。抑制消减杂交法是1996年报道的一种表型克隆的新方法,是目前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较有效方法,较过去的方法有许多先进之外。本文对此方法的原理及应用作一详细介绍,并与其他方法作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六倍体普通小麦地方品种有一个比较独特的特征-存在丰富的高亲和性材料。因此,研究中国四倍体小麦的亲和性问题具有特殊的意义。“简阳矮兰麦”是来源于四川省的一个四倍体小麦地方品种,它与黑麦有高的可杂交性,其杂交结实率达60%。遗传分析表明,“简阳矮兰麦”与黑麦的高可杂交性是受2-3对隐性基因所控制,但3对基因的可能性更大。而且,这些隐性基因的作用在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仍能比较完全的表达。通过与六倍体普通小麦相比较,结果表明四倍体小麦的可杂交性系统与六倍体小麦的可杂交性系统的作用方式是类似的。 Abstract:It is a special characteristic that many Chinese common wheat landraces showed a high crossability with rye.Thus,it is important that elucidate the genetic control of the crossability of Chinese tetraploid wheat with rye.Triticum turgidum cv.Jianyangailanmai native to Sichuan,China has high crossability with rye,up to 60%.In this study,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crossability of Jianyangailanmai with rve is controlled by two or more probably three recessive genes,which was almost totally expressed in the hexaploid wheat level.The operation of these recessive genes influencing crossability with rye was similar to that of hexaploid common wh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