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8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114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87篇
  2019年   13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205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以棉花栽培种中棉作母本,野生种戴维逊氏棉作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并用中棉自交作对照,比较研究了杂交情况下花粉粒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受精作用及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得到以下结果:(1)中棉×戴维逊氏棉花粉粒的萌发及花粉管在异己花柱中的生长基本正常,有花粉管胚珠的频率约20%,为中棉自交的1/4左右;(2)在杂交情况下,有花粉管进入的胚珠基本上能实现受精;(3)杂种胚乳在授粉后7天发育异常,11天开始解体,16天才有部分胚珠的胚乳开始形成细胞壁;(4)杂种胚不分化或畸形分化,在授粉后11—22天坏死。  相似文献   
22.
23.
棉属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的不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鉴星  梁正兰 《遗传学报》1991,18(2):140-148
本文研究了棉属栽培种与野生种杂交的不亲和性,试验材料涉及5个染色体组,包括2个栽培种(陆地棉和中棉)和5个野生种(戴维逊氏棉、瑟伯氏棉、三裂棉、阿拉伯棉和比克氏棉)。以陆地棉作母本,异己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缓慢,有花粉管胚珠低于10%,陆地棉×戴维逊氏棉杂种胚在子叶期坏死。以中棉作母本,不亲和性主要表现在受精后的胚胎发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24.
组织细胞的原位杂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
用双向Southern转移和分子杂交方法,分析证明了SRSV有关的克隆pSF11插入子含有LTR结构、非编码区、gag基因和部分env基因。并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6.
猕猴桃种间杂交结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内外栽培的猕猴桃品种均为系统选育而成。采用种间杂交育种,可获得比系统选育更为理想的新型栽培品种。开展猕猴桃远缘杂交研究己见报道的国外有新西兰,国内有郑州果树研究所、北京植物园等,但至今未见有开花结果的资料报道。为了  相似文献   
27.
棉立枯丝核菌的dsRNA与致病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北方棉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的18个分离物进行了dsRNA的检测和致病力比较,可见:(1)dsRNA以高频度(16/18)存在于各分离中;(2)各分离物的dsRNA有明显不同的电泳图谱,有1—8个片段,分子量自0.94—4.8×106道尔顿;(3)同地区土壤中分离物常有相同的dsRNA片段;(4)以弱致病力分离物BALr-2的[r-32P]ATP末端标记dsRNA为探针与16个分离物dsRNA进行分子杂交,只有3个分离物有强的同源性,Northern转移杂交表明同源核苷酸在1.15×106的片段;(5)变性电泳示丝核菌的dsRNA泳动率有减慢现象,从而提出环状dsRNA的可能。  相似文献   
28.
巨细胞病毒(CMV)属疱疹病毒β亚科,分布广泛,在人及其他哺乳动物中感染非常普遍。在人类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率约为40—100%,但多数为隐性感染。新生儿中,平均有1%受感染,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国家,感染率更高(2—3%)。无论是显性还是隐性先天性HCMV感染,都可造成婴儿不同程度的损害。免疫损害的病人可发生严重的或致死性的HCMV感染。目前,随着新的抗病毒药物的发现及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H{CM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就显得愈加重要。由于HCMV在人纤维母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CPE)慢,病毒分离不符合临床早期诊断的要求,需要有新的、快速、敏感的方法取代。本文就HCMV感染的实验诊断及新近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9.
甘蓝类无蜡粉亮叶性状遗传规律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于1987年从普通结球甘蓝“迎春”品种自交二代群体中,发现了无蜡粉亮叶甘蓝突变株, 经过多年对其遗传规律进行的研究,认为这一无蜡粉亮叶性状是由一对隐性纯合基因控制。利用这一性状可培育结球甘蓝及其它甘蓝类具有这同一性状的新类型、新品种,提高其品质,更可作一代杂种利用的标记性状,充分发挥一代杂种的优势。  相似文献   
30.
细胞凋亡的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数量的生物稳态是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目前认为,细胞死亡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各种突发的,意外的事件所致的细胞死亡,即病理性细胞死亡,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坏死。另一类为生理性细胞死亡,又称为编程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凋亡与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