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0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33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在严重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救治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7例患者采用早期全面治疗(ETC组),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患者采用DCS理论救治(DCS组)。比较两组相关生理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ETC组比较,DCS组乳酸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和APTT恢复时间、住院时间、ICU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DCS组腹腔感染、ARDS、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ETC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严重胸外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救治中应用DCS理论可明显改善患者生理指标恢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2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辅助激活因子-1α(PPARγcoactivator-1α,PGC-1α)是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关键调节分子.外界刺激(寒冷、饥饿、运动)一方面可以改变PGC-1α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翻译后修饰方式调节其蛋白质活性,最终调节细胞能量代谢和线粒体生物合成过程.PGC-1α表达的异常是代谢性疾病及老年性疾病等发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就PGC-1α在转录水平和翻译后修饰水平的调节方式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3.
【目的】探索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in-Meneville成虫的交配行为规律。【方法】通过室内饲养和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记录了完整的交配过程,比较了不同寄主及虫体大小间交配行为的差异。【结果】长足大竹象一次完整的交配包括示爱、抱对、插入输精和配后保护4个阶段,雌雄都有多次交配行为。室内试验证明,长足大足象完整交配时间为21.71±1.84 min,其中示爱时间为0.46±0.05 min,抱对时间为6.18±0.38 min,插入输精时间为8.36±0.62 min,配后保护时间为6.71±0.79 min。雄虫初次交配时,在示爱、抱对和插入输精时间上均显著长于有交配经历的雄虫(P0.05)。长足大竹象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交配时间存在差异,在慈竹上的示爱时间(0.46±0.05 min)和插入输精时间(8.36±0.62 min)显著长于在唐竹、撑×绿杂交竹、孝顺竹和芦竹上的时间(P0.05);在孝顺竹上的配后保护时间显著长于在其他植物上的时间(P0.05)。长足大竹象成虫会选择最适体长的配偶进行交配,当雌虫体长≥3.3 cm和3.0~3.2 cm时,与不同体长的雄虫在示爱、抱对、插入输精和配后保护时间上都显著长于其他体长的雌虫(P0.05)。林间长足大竹象的交配行为与室内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长足大竹象交配过程,也对研究该虫的繁殖行为学及行为控制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24.
杨琳 《蛇志》2015,(2):169-170
目的探讨胆结石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120例胆结石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护理措施分为常规护理组55例,围术期护理干预组65例,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围手术护理干预组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结石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25.
麻醉安全性在增加,但围术期仍存有诸多挑战。“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医疗模式 新策略的提出,期望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麻醉医师应该主动迎接时代挑战,承担起学科发展的历史使命,通过调整专业定位、规范医疗行为、加强病人安全管理建设,来构建起围术期手术麻醉的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926.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影响母婴早接触早吸吮的因素及干预措施,为改善产妇泌乳量,提高哺乳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92例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母婴早接触早吸吮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产妇的开奶时间为(47.8±7.1)h,而干预组为(35.6±8.6)h,干预组产妇的开奶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干预组产妇72h泌乳量较对照组产妇充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母婴早接触早吸吮的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促进产妇的早期恢复和泌乳,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和母婴的早接触早吸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27.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大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方法:采用SD大鼠作为受体,Wistar大鼠作为供体,行同种异位腹腔心脏移植,术后给以CsA5 mg/kg/d灌服,心脏移植手术方法采用改良的Ono术式,观察改良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各步骤所需时间、术后成功率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共建立40只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92.5%。动脉吻合时间12.5±2.3min,静脉吻合时间12.3±1.5 min,供心缺血时间37±3.5 min,受体血管阻断时间34.2±2.6 min,总手术时间90.2±4.8 min,出现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和供心复跳失败(各占5%、2.5%)。结论:改进的大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成功率高的模型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928.
椎间盘病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疾病,是成年人疼痛和致残的常见原因,常常给人带来沉重的肉体和经济负担。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脊柱外科手术的进步,常规手术治疗在临床上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没有保留脊柱的生理运动功能,对临近阶段的椎间盘的退变起到促进作用,并且腰椎运动节段的融合加快了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小关节的退变。腰椎独特的解剖学特点和生物力学的研究及不同材质和特点的人工椎间盘材料的发展使人工椎间盘手术成为可能。与常规手术方式相比,人工椎间盘假体设计与人生理的解剖结构更加吻合。术后可以保持瞬时和长期的稳定性,从而对邻近的椎间盘的退变起到抑制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除腰椎融合之外的另一合理选择,目的是使退变导致的疼痛可以稳定长期缓解,并重建椎间隙高度以保护神经,从而避免晚期关节突关节及邻近节段的病变,恢复脊柱的运动学和载荷特性。目前人工腰椎间盘有了长远的发展,适应症不断扩大,但仍有较多限制。期待在将来能够找出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点的材料和设计,使之成为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腰椎疾病的治疗方式。现就人工椎间盘的类型、疗效、适应证、禁忌证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29.
食管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居世界癌症死因第7位,中国癌症死因第4位。其中以中段鳞状细胞癌多见,临床表现以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为主,确诊主要以胃镜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其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但目前治疗上仍然以手术为主,术前术后放化疗为辅。然而,随着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适应症的不断扩大、根治性手术淋巴结的扩大清扫及拥有基础疾病高龄患者的增多,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可避免的随之增加。本文将重点阐述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呼吸及心血管并发症、乳糜胸、胃排空障碍、膈疝、喉返神经损伤及单纯脓胸、严重腹泻、呕血等食管癌术后常见、严重并发症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及其预防。通过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充分认识及有效预防,从而对食管癌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提高、肿瘤预后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30.
目的:探讨术后放化疗在治疗淋巴结阳性食管鳞癌中的毒副作用、临床预后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淋巴结阳性食管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患者共计64例,术后放疗剂量为50 Gy,化疗方案为顺铂联合紫杉醇(21 d方案),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患者3年无瘤生存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其中Ⅰ/Ⅱ度骨髓抑制39例(61.0%),Ⅲ/Ⅳ度骨髓抑制19例(29.7%);胃肠道反应Ⅰ/Ⅱ度15例(23.4%),Ⅲ/Ⅳ度6例(9.4%);无肝肾功能异常或明显过敏反应;Ⅰ/Ⅱ度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气管炎分别为18例(28.1%)和14例(21.9%),晚期肺损伤Ⅲ/Ⅳ度2例(3.1%)。64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期为28.8个月,无瘤生存率为46.9%。本研究未发现明显影响术后放化疗治疗淋巴结阳性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阳性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下降、胃肠道反应和放射性损伤等,患者均可耐受,且3年无瘤生存显著改善,可用于淋巴结阳性食管鳞癌患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