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11篇
  5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气象资料检测证明了气候模型模拟现代温度比用更复杂的湿度平衡模型好得多,而根据地质资料在山区和沿海地区重建和模型模拟的可信度要低一些,所以在比较地质资料和过去气候模拟时要考虑这个实际情况,在当前研究中我们进行末次大冰期资料一模型比较时以年均温为例,在使用所有点的资料时出现了模拟和重建之间的不一致,相反,当去掉那些模棱两可的地点后结果变得意外的好,在少数情况下结果不同时,边界条件不确定或者资料太少是模型和资料不一致的主要原因,通过使用模拟和资料的区域性平均值,我们证明了PMIP能够正确地模拟出地球陆地上区域性的年均温,在区域性研究中因经常使用未经选择的资料作为模型确认值,因而很难获得这一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62.
基于Argo数据的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热带大西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适宜渔获水温的等温线时空分布,分析大眼金枪鱼适宜的垂直和水平空间分布范围,采用Argo浮标剖面温度数据,运用Kriging方法重构热带大西洋9、12、13和15℃月平均等温线场,网格化计算了12、13℃等温线深度值和温跃层下界深度差,并结合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养护委员会(ICCAT)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业数据,绘制了12、13℃等温线深度与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用于分析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CPUE时空分布和高渔获率的水温等值线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延绳钓高渔获率的水层垂直分布在温跃层下界以下区域,在表层以下150~450 m深度.在水平空间上,12℃等温线高值CPUE出现的深度值大多小于300m,集中分布在190~260 m,深度值超过400 m几乎没有CPUE值.大眼金枪鱼水平空间分布受12℃等温线影响.13℃等温线高值CPUE出现的深度值大多小于250 m,集中分布在150~230 m,深度值超过300 m几乎没有渔获.采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适宜次表层环境因子分布:12℃等温线190~260 m;13℃等温线160~240 m;12℃深度差-10~100m;13℃深度差-40~60 m.文章初步得出热带大西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适宜的水平、垂直深度值分布区间,结果可以辅助寻找中心渔场位置,同时指导投钩深度,为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实际生产作业和资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3.
末次冰盛期低海面时南海南北陆架上的植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探讨孢粉的传播、来源地的基础上,根据南海南北陆坡柱状剖面(17940 ,17964) 的孢粉资料推断末次冰盛期(包括氧同位素3 期的上部) 低海面时,南北出露的大陆架上生长的植被。末次冰盛期时北部大陆架曾分布以蒿属(Artemisia L.) 为主的草原植被,气候较今日冷且干旱。南部称为“巽他古陆”,曾覆盖热带低地雨林,河口及海岸为红树林,在周围岛屿上高山雨林曾多次向山下迁移,表明当时温度可能较今日低,但湿度没有明显变化。南北大陆架末次冰期时在植被与气候演化上的巨大差异,可能与南部巽他陆架的特殊位置( 西太平洋暖池) 有关  相似文献   
64.
本文阐述了三相四线组合计量箱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性点不接地、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性点不接地对三相四线组合计量箱的影响,举例探讨了三相三线计量方式接地对计量的影响,提出了电能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地的预防和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65.
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 Hemsl.)是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濒危物种。采用AFLP分子标记对分布于中国11个省的24个伯乐树居群192个个体进行谱系地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伯乐树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Shannon指数(Ⅰ)分别为0.2728和0.4070。伯乐树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远大于居群内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GST=0.7138,基因流Nm=0.2005。通过聚类分析、STRUCTURE分析和BAPS分析发现,24个伯乐树居群可形成4大地理居群组和进化谱系;云贵高原东部地区居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可能是伯乐树在中国的扩散中心和冰期避难所,伯乐树在冰期后由此向外进行居群扩散;南岭地区各居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与邻近地区各居群的亲缘关系较近,可能为伯乐树演化历史上的另一个冰期避难所。  相似文献   
66.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在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增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次代鸡胚成纤维细胞(SCEF)增殖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可能性。在研究了原代鸡胚成纤维细胞(PCEF)与SCEF的生长特性的基础上,就各种培养方式采用PCEF与SCEF增殖IBDV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可用SCEF代替PCEF进行IBDV的增殖培养。  相似文献   
67.
To date, little is still known about how alpine species occurring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QTP) responded to past climatic oscillations. Here, by using variations of the chloroplast trnT-L, we examined the genetic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101 individuals of Potentilla glabra, comprising both the interior QTP and the plateau edge. Phylogenetic and network analyses of 31 recovered haplotypes identified three tentative clades (A, B and C).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was found within populations (0.693), while differentiations between populations were obviously distinct (Fst -- 0.307). Two independent range expansions within clades A and B occurring at approximately 316 and 201 thousand years ago (kya) were recovered from the hierarchical mismatch analysis, and these two expansions were also confirmed by Fu's Fs values and 'g' tests. However, distant distributions of clade C and private haplotypes from clades A and B suggest that they had survived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and previous glaciers in situ since their origins. Our findings based on available limited samples support that multiple refugia of a few cold-enduring species had been maintained in the QTP platform during LGM and/or previous glacial stages.  相似文献   
68.
采用一次饱食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作为一个处理组,每天每个处理组饱食投喂一次)和分段式连续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天每个实验缸连续投喂8次)两种方法研究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同时研究它们在摄食后24h内胃和全肠的排空时间。结果显示,在两种投喂方式下,斑点叉尾均表现出24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两个日摄食率高峰值均出现在06:00和18:00(P<0.05)。杂交鲟在一次饱食投喂下表现出24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05:00,在分段式连续投喂时表现出48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36:00。在摄食后1-9h 内,斑点叉尾的胃内含物比率急剧降低(P<0.05),并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而1-9h 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在9h时达到最大(P<0.05),在24h出现极低值(P<0.05)。在摄食后1-7h内,杂交鲟的胃内含物比率迅速下降(P<0.05),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1-7h 内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24h 时呈现极低值(P<0.05)。结果表明,两种实验鱼表现出不同的昼夜摄食节律,该节律受各自胃肠排空时间的影响,也受投喂时间的影响。研究建议,在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养殖中宜在光线较弱的清晨(05:00-06:00)和黄昏(17:00-18:00)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69.
云南鹤庆盆地末次盛冰期的孢粉记录与古季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研究相当于末次盛冰期鹤庆古湖泊沉积物4.6-9.0m段的孢粉记录,对该区末次盛冰期阶段的植被与古季风变迁模式进行了恢复。该区末次盛冰期冷湿的气候特点与同时东部干旱的草原植被、青藏、高原的荒漠植被和黄土高原区风尘堆积存在明显差异,而与滇池的气候记录有较好的一致性。冰期内部的气候波动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有较好的可比性。冰期冷锋强度的增加,与北方冬季风的经常入侵和冰期青藏高原的冷源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70.
目的:吴茱萸次碱(Rutaecarpa RUT)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主要成分,它可激活辣椒素受体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 等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发挥药理作用。本实验的目的为观察吴茱萸次碱软膏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治疗作用。方法:通过药剂学方法制 成了不同浓度(2%, 5%, 10%)RUT 软膏,在小鼠尾部与背部银屑病模型给药14 天,观察小鼠尾部颗粒层形成的变化,给药结束后 取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后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CGRP水平变化,并且取小鼠血浆检测CGRP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吴 茱萸次碱软膏均能促进小鼠尾部颗粒层形成(P<0.05),并且浓度为5%与10%的RUT 软膏能显著降低小鼠背部CGRP 含量(P<0. 05),但是其对小鼠血浆的CGRP 没有影响。结论:吴茱萸次碱外用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种作用与其促进小鼠 皮肤CGRP 释放而导致其含量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