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80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白血病抑制因子对胚泡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 对胚泡着床作用的机理,胚泡经与LIF及其特异性抗体培养后,通过RT-PCR及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了LIF与着床前小鼠胚泡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和分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LIF可明显诱导胚泡MMP9的分泌和基因表达; 经LIF特异性抗体封闭后,胚泡MMP9的分泌及基因表达下降,且下降趋势随着LIF被封闭时间延长而减弱,对MMPs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则不明显.说明LIF可能通过诱导MMP9的分泌及基因表达来影响胚泡对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的水解,促进着床.  相似文献   
972.
阿白7号种子棕红色,线状圆柱形,种脐着生在基部一端,种脐到珠孔一端有1条显著与种子纵轴平行的沟。红4号红麻成熟种子呈黄棕色,枣核状,种脐在整个种子长度约1/2处。阿白7号种子一般长2.62mm,直径为0.42-0.71mm,千粒重400-500mg。阿红4号种子一般长2.74mm,直径0.38-0.58mm,千粒重350mg左右。罗布麻种皮由内,外两种皮构成。外种皮为1层细胞,除种脐外,形成一个连续组织包裹在整个种子表面,细胞排列紧密,胞壁木质化。内种皮由2层到多层薄壁细胞构成,红,白麻种皮构造基本相似,但白麻厚。种子的胚由子叶,胚茎生长点,胚轴和胚根组成,胚乳不甚明显,似与种皮紧密联结在一起的1层薄壁细胞。  相似文献   
973.
华山新麦草胚和胚乳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丽  赵桂仿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4):T005-T006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华山新麦草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华山新麦草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与一般禾本科植物基本相同,胚胎发生属紫宛型,顶细胞和基都参与胚体的形成,胚胎发育经过二细胞原胚,多细胞原胚,球形原胚,梨形原胚,分化胚和成熟胚阶段,成熟胚具有胚根,胚芽,盾片,胚牙鞘,胚根鞘,外胚叶等典型禾本科植物成熟胚的结构,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包括游离核阶段,细胞化阶段和生长成熟阶段,待大量游离核形成之后才形成细胞壁,紧贴胚囊的一层胚乳细胞最后形成种子的糊粉层,其余的胚乳细胞最后充满淀粉粒,其特点为:(1)有双球形原胚的现象;(2)反足细胞解体较早;(3)胚乳游离核时期和细胞时期胚乳细胞核的核仁多样。  相似文献   
97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GX8/99株的致病性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GX8/99,系1999年从广西一自然发病鸡群采集到.用原始病鸡法氏囊悬液连续3次人工感染SPF鸡后,再取其法氏囊制备悬液,分装,在-70℃保存.以此悬液经卵黄囊接种10日龄SPF鸡胚,测定鸡胚的半数致死量(ELD50).随着鸡的日龄和接种剂量的不同,其致死率有很大差异.对28~30日龄SPF鸡,病毒接种量为200个ELD50时,感染后7日内死亡率最高可达73%~90.5%(11/15和19/21);感染量为20个ELD50时,死亡率亦可达53%~92%(8/15和23/25).以500个ELD50感染28~104日龄的SPF鸡,死亡率均在55.1%~67.2%;甚至113~120日龄的SPF鸡,感染后仍有10%~15%致死率.但128日龄的SPF鸡感染后既不引起死亡也不表现任何症状,但抗体全部转阳.人工接种发病死亡的鸡,其法氏囊的出血程度也随感染量和年龄而异.50日龄鸡接种2000个ELD50后,死亡的鸡100%(12/12)法氏囊严重出血;而40日龄鸡感染200个ELD50后,死亡鸡中仅17%(3/18)发生出血.在2、3、4周龄带有母源抗体的商品代蛋鸡,以2000个ELD50病毒接种后,只引起10%(2/20)、35%(7/20)和35%(7/20)的死亡率.但在5周龄商品代蛋鸡,仅接触感染的致死率可达61.3%(98/160).另一批商品代蛋鸡,在4周龄和5周龄人工接种200个ELD50病毒后,死亡率分别是81.6%~94.3%(62/76~33/35)和93.9%~94%(31/33~47/50).通过总共1200多羽鸡的试验表明,GX-8/99株是一个超强毒IBDV毒株,表现为高死亡率(最高可达94%),易感年龄延长至4月龄,中枢性免疫器官法氏囊出血严重和胸腺明显萎缩.  相似文献   
975.
Expression of the adhesion molecules, ICAM-1, VCAM-1, NCAM, CD44, CD49d (VLA-4, α chain) ,and CDlla (LFA-1, α chain) on mouse oocytes, and pre- and peri-implantation stage embryos was exam-ined by quantitative indirect immunoliuorescence microscopy. ICAM-1 was most strongly expressed at the oocyte stage, gradually declining almost to undetectable levels by the expanded blastocyst stage. NCAM,also expressed maximally on the oocyte, declined to undetectable levels beyond the morula stage. On the other hand, CD44 declined from highest expression at the oocyte stage to show a second maximum at the compacted 8-cell/morula. This molecule exhibited high expression around contact areas between trophecto-derm and zona pellucida during blastocyst hatching. CD49d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oocyte, remained significantly expressed throughout and after blastocyst hatching was expressed on the polar trophecto-derm. Like CD44, CD49d declined to undetectable levels at the blastocyst outgrowth stage. Expression of both VCAM-1 and CDlla was undetectable throughout. The diametrical temporal expression pattern of ICAM-1 and NCAM compared to CD44 and CD49d suggest that dynamic changes in expression of adhesion molecules may be important for interaction of the embryo with the maternal cellular environment as well as for continuing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the early embryo.  相似文献   
976.
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近年来试管苗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专一基因的表达,内源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酶活性的变化,多胺和钙水平以及碳水化合物水平的变化与不定根诱导,根原基形成和根发育生长有密切关系。自发性生根和诱导生根系统的植物或组织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存在较大的生理生化差异。通过了解不定根发生机理的研究动态,有助于更好地研究试管苗生根和试管苗商品化生产。  相似文献   
977.
细胞信号转导与植物体细胞胚发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崔凯荣  邢更生  刘新民  王亚馥 《生命科学》2002,14(3):171-175,170
细胞信号转导主要是指胞间通讯的激素以及外界环境因子等作用于细胞表面(或胞内受体)后,如何跨膜传递形成胞内第二信使,以及其后的信息分子级联传递、诱导基因表达和引起生理反应的过程。植物体细胞胚发生的本质是基因的判别表达,因此细胞信号转导在此起关键作用。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加的激素等因子通过细胞信号转导诱导基因差别表达,使体细胞转入胚胎发生过程,最终生长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78.
容器苗质量评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1 引  言苗木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高低 ,也影响林木初期生长速度 .优质苗木造林后 ,根系生长能力强 ,迅速扎根 ,适应性强 ,并且生长快 ,提前郁闭成林 ,对杂草、干旱、霜冻、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强 .然而 ,由于苗木的形态特征比较容易评定 ,且在某种条件下可以预测苗木的造林效果 ,因此 ,以往的苗木分级几乎都是以形态指标作为评定苗木质量的唯一根据 .Sutton[8] 认为 ,此种评定方法在人工造林条件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还很适用 ,如果造林条件影响大 ,形态指标就不能用来确定造林效果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国内学者从容器苗…  相似文献   
979.
银杏内酯对胚基底前脑NOS、AChE阳性神经元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银杏内酯对胚基底前脑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发育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成银杏组,NGF组,BDNF组和单纯对照组。取孕17dSD大鼠胚基底前脑原基制成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和2块24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含银杏内酯,NGF,BDNF及不含上述成份的DMEM培养液,于体外培养18d后,96孔培养板行MTT比色分析测定光吸收值(OD值),以检测培养的神经元活力,2块24孔培养板分别行NADPH-d和AChE组化染色,显微镜下计数各组每了忆中的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数,并用CMM-301图像分析系统对两种神经元的细胞面积和细胞周长进行处理。数据用方差分析和SNK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银杏组MTT比色分析的OD值和NOS,AChE阳性神经元数,细胞面积,细胞周长等指标均明显地好于单纯对照组,达到或仅稍差于NGF组或BDNF组的指标。结论 银杏内酯在促进胚基底前脑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发育方面具有类似NGF和BDNF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