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1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004~2005年,对珠海市斗门区有机、常规和天然荔枝园的蜘蛛群落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荔枝园蜘蛛群落丰富度S值天然>有机>常规荔枝园;多样性指数H'值有机>天然>常规荔枝园;均匀度E值有机>天然>常规荔枝园.说明进行有机管理的荔枝园对蜘蛛群落的多样性影响较小,有利于保护和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力.有机、常规荔枝园的优势类群均为园蛛科、皿蛛科和球蛛科,而天然荔枝园除这三者外,跳蛛科也明显增加.除天气因素外,更重要的还与人为农事活动干扰程度直接相关.有机荔枝园不使用化学农药,蜘蛛种类多,个体数也较多.而常规荔枝园由于频繁地使用了化学合成物质,蜘蛛种类和数量较少.说明施用大量的化学农药,对蜘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2.
基于环氧功能基团的杂化硅胶固定化酶反应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 为解决自由溶液酶解时间长、蛋白酶自降解等问题, 各种类型的固定化酶反应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采用溶胶凝胶法, 在100 µm内径毛细管内, 以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 以四乙氧基硅烷为交联剂,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杂化硅胶整体材料. 并通过在整体柱表面由环氧功能团水解得到的二醇与胰蛋白酶(trypsin)的氨基进行一步反应, 实现了胰蛋白酶固定化. 利用该IMER, 在47 s内实现了牛血清白蛋白的酶解; 经反相色谱分离和质谱鉴定, 序列覆盖率在35%以上, 与自由溶液酶解12 h的效果相当. 结果表明, 基于亲水性杂化硅胶整体材料的IMER有望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3.
黄瓜DAMD反应体系的建立及种质遗传资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L16(45)正交试验,研究Mg2+、dNTPs、Taq酶、引物和模板DNA对黄瓜DAMD(direct amplificationof minisatellite region DNA)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DAMD反应体系包括1×Taq酶缓冲液、1.5 mmol/LMg2+、0.25 mmol/L dNTPs、1.2 UTaq酶、2.0μmol/L引物和10~80 ng模板DNA,总体积20μL.采用该体系并结合温度梯度PCR,确定了15种小卫星核心DNA引物的适宜退火温度.利用这些引物对20份不同类型的黄瓜材料进行扩增,引物平均检测到10.2个位点,平均多态性位点7.3个,平均多态性百分率71.4%.PCA分析表明,20份材料明显可分为3个区域,第I区包含绝大部分华南型黄瓜,第II区包含绝大部分华北型黄瓜,第III区为野生型黄瓜.此结果与SSR标记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本实验构建的DAMD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及DAMD标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4.
贴块法培养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生长及形态,Ⅷ因子相关抗原、CD34免疫细胞化学联合鉴定细胞并确定纯度。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药物转运体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亚型2(Oatp2)及P-糖蛋白(P-gp)在培养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结果显示,获得的BMECs呈多角形或铺路石形,单层贴壁生长;培养细胞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CD34免疫荧光染色均为阳性,细胞纯度90%;培养细胞有Oatp2及P-gp表达,且二者均主要表达于BMECs细胞膜。提示贴块法可获得原代培养BMECs,方法简便易行,细胞纯度较高。原代培养的BMECs上有药物转运体Oatp2及P-gp的表达,为血脑屏障上药物转运体的体外研究提供了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15.
黄瓜霜霉病抗病基因的RAPD及SCAR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感霜霉病黄瓜L18-10-2和抗霜霉病黄瓜129为亲本构建F2代分离群体,以F3代植株霜霉病抗性鉴定表示F2代各单株抗病性并得以区分各单株杂合或纯合感病性,采用RAPD技术和转SCAR的方法筛选黄瓜抗霜霉病基因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在318条RAPD引物中有18条引物表现出两亲本间多态性,其中引物P18的SB-SP18561扩增片段与霜霉病抗病基因之间紧密连锁,根据交换率和Kosambi函数公式计算其遗传距离为7.85 cM.回收SBSP18561片段并克隆和测序,其准确长度为561 bp.将该RAPD标记转换为SCAR标记,长度为494 bp,命名为SSBSP18494.  相似文献   
116.
采用营养液栽培,以根际低氧耐性不同的2个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Ca2 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和叶片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植株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尖数减少,但根径有所增大;叶片干重、鲜重和叶面积显著减小,提高营养液钙浓度可使植株叶片干、鲜重和叶面积得到部分恢复。(2)根际低氧胁迫下,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降低,提高营养液钙浓度对色素含量无明显影响。(3)根际低氧胁迫下,常钙和高钙处理黄瓜叶片Fv/Fm与通气常钙(CK)无显著差异,但低氧缺钙处理的Fv/Fm显著降低;与通气常钙相比,根际低氧胁迫处理的光化学猝灭(qP)减小、非光化学猝灭(qN)增大、光合功能相对限制值(L(PFD))升高,提高营养液钙浓度可使qP和qN恢复至近对照水平,而使L(PFD)低于对照,且‘绿霸春四号’黄瓜品种表现得更为突出;根际低氧胁迫下,光化学速率(Prate)减小,天线热耗散速率(Drate)都随钙浓度升高而降低。总之,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被显著抑制,PSⅡ反应中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提高钙浓度可使PSII反应中心恢复至接近甚至高于通气对照的水平,从而有效缓解根际低氧胁迫对黄瓜幼苗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17.
张永强  丁伟  赵志模  吴静  樊钰虎 《生态学杂志》2007,26(12):1969-1973
选用不同生长时期(4、5和6月)黄花蒿的根、茎、叶,采用30℃~60℃石油醚、60℃~90℃石油醚、乙醇、丙酮和水溶剂等溶剂,用顺序和平行提取方法获得81种提取物,测定其对朱砂叶螨的生物活性,同时,将81种提取物分别稀释至5mg.ml-1,测定其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毒力。结果表明:在杀螨活性方面,黄花蒿的杀螨活性随植株的生长呈增加的趋势,总体表现为6月>5月>4月。6、5和4月黄花蒿叶的丙酮平行提取物活性最强,5mg.ml-1浓度处理48h对朱砂叶螨的校正死亡率为74%~86%,它们对朱砂叶螨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0.84、0.94和1.38mg.ml-1;处理浓度为5mg.ml-1时,它们的致死中时(LT50)分别为24.61、27.63和37.23h。  相似文献   
118.
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体内K+、Na+和Cl-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营养液水培,以2个耐盐性不同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幼苗植株体内K 、Na 和Cl-在器官间的区域化分布及其吸收和运输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植株体内K 含量下降,Na 和Cl-含量升高,变化幅度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不同器官间,茎中Na 和Cl-含量最高,上位叶中Na 和Cl-含量最低、K 含量下降幅度最小。与耐盐性较弱的“津春2号”相比,耐盐性较强的“长春密刺”根向茎运输的SK,Na值较高,根系对Na 的截留作用较强,茎向上位叶运输的SK,Na和SCl,Na值均较高,叶片中K 含量下降幅度较小,K/Na和Cl/Na比值均较高,功能叶中盐分离子尤其是Na 积累较少,植株生物量较高。说明根系对Na 的截留能力较强且向上位叶运输Na 的选择性较低,是“长春密刺”耐盐性较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9.
研究了黄瓜品种津研4号(感枯萎病)、津春4号(抗枯萎病)和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对津研4号黄瓜枯萎病发生的影响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黄瓜枯萎病发病早,接种后第15天病株率显著高于对照,至第20天时病株率与对照相近;而抗病品种根系分泌物处理的病株率一直显著小于对照.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浇灌的植株株高、鲜质量降低,根系活力下降、电导度(伤害度)增加,而抗病品种和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处理对植株影响较小.感病品种根系分泌物促进了黄瓜枯萎病菌的生长,而抗病品种和云南黑籽南瓜根系分泌物则抑制了病菌生长.  相似文献   
120.
植物对有机氮源的利用及其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崔晓阳 《生态学报》2007,27(8):3500-3512
近来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许多植物能够在不经矿化的情况下直接吸收、利用环境介质中的生物有机氮,尤其氨基酸类。而且,有些植物利用氨基酸的效率可以与矿质氮源(NH4 、NO3)相当或更高。自然界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生境中同时存在多种有机氮和矿质氮养分,这是导致植物(至少部分植物)进化产生利用各种不同氮源能力的环境驱动力。土壤中的游离氨基酸尽管含量不高,但其周转快、通量大,理论上可远大于植物的氮需求。尽管植物在与土壤微生物的有机氮源竞争中处于根本性劣势,但土壤中氨基酸的巨大潜在通量和植物相对于微生物的生命周期仍可使植物在长期竞争中获取数量可观的氮。基于植物根对氨基酸的吸收能力、土壤中游离氨基酸库的大小和通量、植物与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氮源的竞争以及有关的原位实验结果,近来许多研究者都认为植物有机氮营养在多种生态系统中是重要或潜在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些极地、高山、亚高山、北方针叶林或泰加林生态系统中,由于低温等因素限制有机氮矿化,土壤氨基酸浓度常超过矿质氮(NH4 、NO3-)浓度,氨基酸可能代表着植物的一个主要氮源。认识到现实生态系统中植物对有机氮源利用的重要性意味着传统的矿质营养观念的更新,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对某些重要生态过程的理解,并导致对若干生态学中心问题的再认识。研究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例,阐述了我国开展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意义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