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有机磷降解菌的筛选及其促生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环境中筛选高效有机磷降解菌及研究其促生机制。【方法】利用蒙金娜有机磷培养基筛选有机磷降解菌,用生化实验对其促生特性进行研究,且通过盆栽实验筛选对黄瓜苗有促生作用的高效有机磷降解菌。【结果】从草坪根周筛选到35株有机磷降解菌,选择5株代表性菌进行黄瓜盆栽实验。结果表明G3-6有机磷降解能力最强,溶磷圈直径(HD)与菌落直径(CD)比值为3.28,且对黄瓜苗的促生效果优于其他菌株。与CK相比,G3-6可提高黄瓜苗鲜重71.53%、干重69.78%和株高33.55%;与阳性对照枯草芽孢杆菌F-H-1相比,G3-6可提高黄瓜苗鲜重2.52%、干重21.14%和株高8.27%。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解有机磷能力在促进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发挥着比其他功能更重要的作用。16S r R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G3-6为假单胞菌属。【结论】假单胞菌G3-6除具有较强的有机磷降解、分泌IAA和铁载体能力,对黄瓜苗也有较好的促生作用,是1株潜在的具有广阔市场应用价值的高效促生菌。  相似文献   
82.
乔欢  吴小芹  王早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9):1741-1748
【目的】土壤中磷素供应不足是造成马尾松林地力衰退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对前期从马尾松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出的一株解磷能力较强的嗜松青霉JP-NJ4的解无机磷及解有机磷能力进行探讨。【方法】探究嗜松青霉JP-NJ4对4种无机磷源及2种有机磷源的降解能力,并对其分泌的有机酸和酶类进行测定,对其解磷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JP-NJ4菌株可在4种不同无机磷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其中对磷酸钙[Ca3(PO4)2]的解磷效果最好,对4种磷源的解磷能力大小为:磷酸钙磷酸铝磷酸氢钙磷酸铁;其分泌的有机酸种类主要为葡萄糖酸、草酸及丙二酸;JP-NJ4菌株的磷酸酶活性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植酸酶活性;同时对草甘膦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功能,降解率达49.6%。【结论】嗜松青霉JP-NJ4解磷能力受磷源的结构组成影响,且解磷能力与发酵液pH值呈负相关关系;该菌株分泌的葡萄糖酸和草酸对磷酸钙及磷酸铝的溶解效果较明显。本研究供试菌株嗜松青霉JP-NJ4具有良好的解磷功能,在作为林业生物菌肥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emodilalysis,HD)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HD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03 年3 月~2012 年7 月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40 例,根据患者使用是否行透析治疗分为透析组(A组17 例)和非透析组(B 组23 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肾功能、肺功能及心肌酶学指标的变化,治疗效果及存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前3 天ALT、AST、BUN、CR、CK、CK-MB 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非透析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水平高于透析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 天,两组以上指标的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之间入院时和入院后72小时内最低的SPO2%、血气分析中PaO2和PaCO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组和非透析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70.6%和6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溶液中毒的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血液透析治疗并不能显著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与其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度敌敌畏中毒患者40例,接受阿托品和氯解磷定等常规治疗,检测患者入院第1、3、5天血清肌酸激酶(CK-MB)、心肌肌钙蛋(CTNI)、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Ach)、肾上腺素(EPI)和去甲肾上腺素(NorP)等指标,分析患者血清儿茶酚胺水平与其心脏损伤的关系。结果:40例患者中,34例存活,6例死亡;窦性心动过速35例,心电图(ECG)ST-T改变36例;血清CK-MB、CTNI入院第1、3、5天相比,先升高后降低,出院时降至正常,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K-MB:H=8.782,P=0.002;CTNI:H=5.017,P=0.024)。Ach入院第1天时最高,逐渐降低,出院时恢复到正常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235,P=0.002;AchE入院第1天时最低,逐渐升高至正常,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6.891,P=0.001)。肾上腺素(EPI)和去甲肾上腺素(NorP)代表儿茶酚胺的变化,入院当天为峰值,其后均逐渐下降,出院恢复正常,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I:H=16.031,P=0.021;NorP:H=57.913,P=0.025)。进一步分析显示EPI和与NorP水平分别与CK-MB和CTNII呈显著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敌敌畏中毒时,儿茶酚胺与乙酰胆碱的释放增多,可能引起心肌损害或加重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观察PQ中毒患者SOD、TNF-α、IL-6、PaO2、PaCO2、BUN和Cr水平,及血浆PQ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大黄在治疗PQ中毒中的作用。方法: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21),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甘露醇导泻,治疗组应用生大黄混悬液导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OD、TNF-α、IL-6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患者血浆PQ浓度,并测定PaO2、PaCO2、BUN和Cr。结果:治疗组患者第1、3、7天PaO2、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BUN、Cr、TNF-α、IL-6水平和PQ浓度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可降低PQ中毒患者血中PQ浓度,抑制TNF-α、IL-6的表达,明显升高SOD的水平,改善PQ中毒患者肺、肾功能。  相似文献   
86.
不同形态的磷源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及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艳  唐海溶 《生态科学》2006,25(1):38-40
研究了不同浓度和形态的无机磷(DIP)和有机磷(DOP)对球形棕囊藻细胞生长、培养基中磷浓度的变化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的影响。在缺磷和大分子DOP(卵磷脂)作为磷源的情况下,碱性磷酸酶活性迅速提高,在第9天达到了最大值,其活性分别为19.11U和18.28U,显然在缺磷胁迫下和大分子DOP的利用过程中碱性磷酸酶起着重要作用。DIP(磷酸二氢钾)和小分子DOP(β-甘油磷酸钠)都容易直接被球形棕囊藻吸收利用,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87.
东北黑土有机磷的矿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室内恒温控湿培养法和埋袋法研究了不同时间序列下黑土有机磷的矿化过程.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室培养法还是埋袋法,有机磷含量和矿化速率都逐渐下降,累积矿化率逐渐上升.培养法中,两个处理的矿化速率均在1个月时最大,分别为31.67和38.75 mg·kg-1·month-1,6个月时累积矿化率和矿化速率分别为7.9%,13.26 mg·kg-1·month-1;9.24%,17.99 mg·kg-1·month-1.埋袋法中,5个有机物料处理的矿化速率均在1年时最大,分别为55.67、55.65、49.60、19.71和22.52 mg·kg-1·month-1,3年时玉米根和小麦根处理的累积矿化率和矿化速率较高(二者3年的累积矿化率约50%,矿化速率约35 mg·kg-1·month-1),而大豆根和草根的处理则较低.同时,两种研究方法均表明,有机磷初始含量影响其矿化率和矿化速率,有机磷初始含量愈高,其矿化率和矿化速率就愈高.  相似文献   
88.
27例中重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快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先平 《蛇志》2000,12(2):71-73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合用葡萄糖酸钙快速治疗中重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及其疗效机制。方法 27例中重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行东莨菪碱及葡萄糖酸钙治疗(治疗组)。16例中重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行解氟灵治疗(对照组);观察抽搐停止、苏醒、心律失常恢复所需时间及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的上述症状较对照组的更快速控制、恢复(P〈0.01);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治愈率87.5%。结论 东莨菪碱合用葡萄糖酸钙  相似文献   
89.
纳米胶囊化是提高有机磷水解酶(organic phosphorus hydrolase,OPH)稳定性,进而实现其实用化的最具前景的解决方案.纳米胶囊一方面能够有效保护有机磷水解酶免于失活,但另一方面胶囊的存在也会阻碍底物与酶活性中心的接近.因此,通过调节纳米胶囊的结构来调控有机磷水解酶纳米胶囊活性和稳定性是十分值得研...  相似文献   
90.
油用牡丹作为市场上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土壤有效磷缺乏严重制约油用牡丹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分离筛选油用牡丹高效解磷细菌,充分发挥其根际微生物的作用,是实现油用牡丹高产优质目标、保障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不同生长年限油用牡丹‘凤丹’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以植酸钙为磷源的培养基,利用平板稀释法分离筛选具有解有机磷能力的细菌,并利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鉴定,结合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分析其解磷能力。从一、三、四年生油用牡丹根际土壤中共筛选出14株解有机磷菌株。其中隶属于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的各有5株,隶属于节杆菌属的有3株,还有1株隶属于新鞘氨醇杆菌属;14株解有机磷菌株溶磷指数和溶磷效率分别在1.6-9.0以及60%-800%之间,其中一年生油用牡丹根际筛选到的菌株FD1-15的溶磷指数和溶磷效率均最高;培养液中速效磷含量为2.88-5.30 mg/L,活化率在26.44%-62.13%之间,解磷能力和活化能力最强的是从三年生油用牡丹根际筛选获得的菌株FD3-13,隶属于芽孢杆菌属。这为提高油用牡丹的产油量和食用品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微生物菌肥的研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