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69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紫色土Zn,Cd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通过盆栽生物试验结合野外典型污染调查 ,研究紫色土Zn、Cd复合污染对莴笋、蕃茄、甘兰、小麦等的作物效应 .结果表明 ,Zn、Cd复合污染对Zn表现为加和作用 ,低浓度Cd促进Zn吸收 ,加重Zn对养分吸收的抑制 ,加剧Zn的毒害作用 ;复合效应对Cd表现为竞争作用 ,高浓度Zn抑制Cd吸收 ,减轻Cd对养分吸收的抑制 ,缓解Cd毒性 ,向土壤添加Zn 50 0mg·kg- 1 为供试盆栽条件下拮抗效应的临界值 .  相似文献   
952.
集约高产农业生态系统有机物分解及土壤呼吸动态研究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2  
以河北省吴桥县龙王河中心试区内的集约农业生态系统为例 ,借用生态学的方法 ,用网袋法测定了集约高产田 ( HYF)和中产田 ( MYF)小麦秸秆、小麦根、玉米秸秆和玉米根等 4种有机物的分解动态 ;用隔离罐 -碱液吸收法测定了土壤的呼吸动态 ;并以此推算了 2种农田土壤 C的矿化率和平衡系数 .结果表明 ,集约高产田的有机物分解与中产田没有明显区别 ,土壤呼吸量分别为 1 878.5和 1 72 5.7g CO2 ·m- 2 · a- 1.土壤 C的矿化率分别为 5.64%和 5.48% ,平衡系数分别为 1 .84和 1 .86,表明集约高产并没有降低土壤 C的正平衡  相似文献   
953.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废物废水的排放和矿山废弃地不断增加,加之各种化学物质在人类活动中的广泛使用,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被重金属污染以后,一方面直接影响作物生产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另一方面由于大多数重金属元素进入土壤以后很难移动,使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变得十分困难。自然净化过程极其漫长,一般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采用客土法和淋溶法治理,不仅成本昂贵,需要特殊仪器和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人OJ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一些科学家开始探索在不破…  相似文献   
954.
SO2 污染油菜对桃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佩瑜  吴坤吾 《昆虫学报》1995,38(1):123-126
SO_2污染油菜对桃蚜的影响龚佩瑜,吴坤君,李秀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SO2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对生物影响很大的污染物。so。曾被用作熏蒸剂来防治害虫,但只有在浓度很高时才有效。更多的观察表明,so:污染有利于蚜虫的?..  相似文献   
955.
土壤中铬的有效性与污染生态效应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研究了土壤中铬的有效性及其对水稻生长发育和吸收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0.05mol/LEDTA是土壤中有效态铬的较好提取剂;添加无机态Cr(Ⅲ)、Cr(Ⅳ)的盆栽土壤中有效态铬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低添加浓度下,水稻根系中铬浓度随生长时间延长而增高,茎叶中铬含量则相反;铬对水稻的毒性和吸收积累明显受土壤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6.
改性措施对复合污染土壤重金属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采用田间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在复合污染土壤上石灰+Ca、Mg、P肥处理对重金属迁移、积累的影响及重金属的作物效应.结果表明,在污染土壤上采用石灰+Ca、Mg、P肥处理可减少重金属向作物籽实的迁移和积累,特别是Cd、Ph、As3元素;改性以后,水稻、小麦Cd吸收量比改性前降低了31.5—55%.4种作物对Ph的吸收量降低了23.4-57.8%,Cu、Zn吸收量略有降低.水稻As吸收量增加了56.8%,小麦、大豆As吸收量减少61.8-81.1%.重金属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Cd、Ph、Zn交换态百分含量不同程度地有所减少,而碳酸盐结合态有所增加,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57.
水稻-土壤生态系统对Cu、As污染的缓冲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冶炼厂区周围水系、土壤和水稻中Cu、AS含量分析,探讨其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稻田耕作层渗出水和相邻塘水中的Cu平均浓度分别为0.059和0.07bmg·L(-1),As为31.68和42.79μg·L(-1),稻田土壤中未出现Cu、As明显的梯度累积变化以及水稻能吸收累积相当数量的Cu、As,它们大部分累积在根部.可以认为,水稻一土壤生态系统本身对Cu、AS污染具有相当大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958.
本文采用抗角蛋白抗体,抗结蛋白抗体和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抗体的免疫荧光法,对上皮细胞/间质源细胞,上皮细胞/星形胶质细胞,肌肉源细胞/上皮细胞,肌肉源细胞/间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上皮细胞等6个实验交叉污 染系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此法是检测不同类型细胞系间交叉污染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其明显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959.
李潇然  李阳兵  邵景安 《生态学报》2016,36(19):6050-6061
为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自2006年10月蓄水(156m)以来,非点源污染输出对土地利用及社会经济背景变化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综合考虑库区典型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及社会经济背景,选取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忠县、库尾江津区及主城沙坪坝区为研究对象,使用动态输出系数模型法,以2007年、2010年和2013年3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了研究区2007年到2013年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量随土地利用类型改变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表明,6年间,研究区污染物TN从2007年的12126.9t上升到2013年的12692.3t,TP从2007年的394.6t上升到2013年的407.2t。就各典型区县而言,城市发展新区江津区非点源污染负荷呈上升趋势,TN、TP负荷量涨幅分别达到了28.6%和24.1%;而库尾城市快速扩展的沙坪坝区则呈现下降趋势,非点源污染TN、TP负荷量分别下降了48.8%和68.9%;仍保持传统农业的奉节县和忠县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960.
张羚  陈沅江 《生态学报》2016,36(24):7960-7970
植物防尘是一类多功能复合、有很高环保经济价值的防尘技术,其关键是要优选出在不同粉尘污染环境中具强适生性的优势树种。为此,以我国南方某工业园区内4种常见灌木为研究对象,在室内仿真模拟的工业粉尘污染环境中,对盆栽植物样本的滞尘能力及其引起的叶表温度变化进行跟踪监测和适生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叶片滞尘会普遍引起叶表温度升高,不同粉尘环境中的叶表温度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含碱性物质和重金属元素的粉尘对植物的影响较为显著。所研究的4种样本植物在实验粉尘环境中的适生性大小顺序为:桂花、鹅掌柴、红继木、茶树。在工业园区绿化建设规划设计时,应在充分考虑粉尘污染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对计划引进植物进行适生性评价,选择粉尘阻滞吸附能力强且滞尘后叶片温度变化平缓的树种,从而更有效的利用绿色植物防治大气颗粒物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