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78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对海洋浮游动物存活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游动物是各种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也是人们寻找渔场的标志,对渔业生产有很大的作用。石油等烃类有机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其在开采、运输中发生的泄漏事故,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并通过食物网传递、扩大,给生物带来巨大的伤害。本项目以沿岸海域常见浮游桡足类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石油烃类有机污染物对其生殖的影响,来评价有机污染对海洋食物链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保护海洋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92.
华根霉产脂肪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对摇瓶培养基存在的豆饼粉含量较高,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放大困难的问题,在用华根霉发酵生产脂肪酶中,以豆饼粉-蛋白胨培养基为出发培养基,经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工业蛋白胨6%,豆饼粉2%,卵磷脂1%,葡萄糖1%,磷酸氢二 酸镁0.05%。与优化前相比,不仅减少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有利于大罐发罐,而且减少了豆饼粉残留,酶活提高10%。  相似文献   
993.
目的:采用有机微滤膜和超滤膜连续过滤谷氨酸发酵液,去除菌体蛋白,以利于后续的提取操作。方法:利用微滤膜去除菌体及大分子蛋白等杂质,微滤透过液进入超滤膜系统,进一步去除小分子蛋白及色素等,再利用浓缩连续等电法进行提取,得到谷氨酸。结果:发酵液经过滤后,可溶性蛋白、色素去除率分别可达到86.7%和63.2%,谷氨酸的损失率仅为0.6%;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和纯度分别可达到95%和99%。结论:利用有机膜系统处理谷氨酸发酵液,可高效去除发酵液中的菌体蛋白和色素等,明显地提高了谷氨酸的提取收率及纯度。  相似文献   
994.
《生物技术世界》2010,(4):50-50
ProSep Ultra Plus是一种蛋白A亲和层析介质,是当前市场上动态结合载量及通量最高的一种亲和树脂,是为适应现今低成本、大规模制备高浓度治疗性抗体需求而设计的。  相似文献   
995.
对历来利用荧光分析技术研究和定量测定核酸的情况加以简单的综合评述。介绍了截至目前用于核酸研究和测定的一些主要有机荧光试剂,并对新兴的如有机纳米探针和分子信标等荧光分析技术以及有机荧光试剂的发展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96.
Han HF  Ning TY  Li ZJ  Tian SZ  Wang Y  Zhong WL  Tian XX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183-1188
在秸秆全量还田的试验田中(从2004年起),于2008-2009年及2009-2010年冬小麦生育期间,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旋耕、耙耕、免耕、深松和常规耕作)和杂草管理对冬小麦田土壤水分及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除草条件下,免耕、深松的杂草总密度显著提高;而在除草条件下,杂草密度显著下降.小麦从拔节期到灌浆期0~60 cm土层水分含量呈明显波动变化,田间保留一定量的杂草可增加不同耕作方式0~2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土壤水分保持效应.保留杂草仅提高了拔节期0~2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而在抽穗期和灌浆期,0~20、20~40和40~6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均低于去除杂草处理.去除杂草条件下,深松显著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保留杂草条件下,旋耕的籽粒产量最高,常规耕作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99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修复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氯联苯(PCBs)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危害性极大,流入环境后易被土壤颗粒吸附而长期蓄积在土壤中.运用生物技术修复PCBs污染土壤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具备了较高的开发与应用价值.本文简要评述了当前PCBs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并通过分析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有机污染土壤修复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运用该技术修复PCBs污染土壤的可行性以及所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98.
由于人类活动,我国亚热带地区正面临剧烈的气候变化,这可能对土壤呼吸有潜在影响.本研究选择武夷山国家公园内针叶林(1442 m)和常绿阔叶林(645 m)为对象,通过土柱置换试验模拟变暖(针叶林置换到常绿阔叶林)和变冷(常绿阔叶林置换到针叶林),探讨模拟变暖和变冷对土壤碳过程的影响,测定两个海拔样地的原位和置换处理的微气...  相似文献   
999.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10):1051
Aims Although acquisition of soil organic nitrogen (N)(mainly amino acids) by plants is a widespread ecological phenomenon in many terrestrial ecosystems, the rate of organic N uptake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plant nutrient supply are poorly understood. Our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inorganic N (NO3-N and NH4+-N) and organic N (amino acids) to plant N uptake in a high-frigid forest ecosystem.Method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ptake rate of three different forms of N (NO3-N, NH4+-N and glycine) were quantified by exposing seedlings of two dominant tree species (Picea asperata and Betula albo-sinensis) in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of western Sichuan, China, to trace quantities of K15NO3,15NH4Cl and (U-13C2/15N) glycine.Important findings Both 13C and 15N were significantly enriched in fine roots 2 h after tracer application, indicating the occurrence of glycine uptake in P. asperata and B. albo-sinensis seedlings. The seedlings of two tree species had a significant preference for NO3-N compared with glycine and NH4+-N, and the uptake rate of NO3-N was 5 to 10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glycine and NH4+-N. The roots of seedlings in the two species took up glycine more rapidly than NH4+-N, implying that soil organic N (i.e., amino acids) could be an important N source for the two species in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N utilization strategies and nutrient regulation processes in plants of the high-frigid forest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000.
姚旭  景航  梁楚涛  谷利茶  王国梁  薛萐 《生态学报》2017,37(20):6724-6731
大气氮沉降正在显著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循环过程。目前关于大气氮沉降如何影响土壤不同粒级团聚体内活性有机碳含量还不是十分清楚,制约人们对森林土壤碳循环的认识和有关碳循环模型的发展。通过近2年的林地梯度氮添加(0、3、6、9 g Nm~(-2)a~(-1))实验,研究了短期氮添加对人工油松林表层土壤团聚体中不同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氮添加对表层土壤(0—10 cm)水稳性团聚体分布无显著影响;随着氮添加水平增加,大、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微团聚体中活性和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并在N6处理(6 g Nm~(-2)a~(-1))下上述各指标达到最大;同一处理下土壤大、微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含量都表现为高活性有机碳中活性有机碳低活性有机碳;相比CK处理,N6处理大团聚体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增加115.06%、178.73%和79.61%,微团聚体低、中、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32.84%、166.79%和62.05%。大、微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幅最大,表明团聚体中活性有机碳对氮添加响应最为明显。研究发现,短期氮添加主要通过影响表层大、微团聚体中的中活性有机碳进而影响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主成分分析表明,N添加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进而导致根系生物量增加并促进凋落物分解,是表层土壤团聚体活性有机碳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