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8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32种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猪源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32种药物对临床分离猪源链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NCCL5)的临界浓度做为判断标准,判定了猪源链球菌对32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临床分离的菌株以耐药菌为主,且96.6%的菌株呈多重耐药,41%菌株为链霉素高耐药菌株(MIC≥2mg/mL);对磺胺类药物(92.3%~98.3%)、氨基糖甙类药物(70.8%~78.5%)、四环素类(72.3%)、林可胺类(66.2%~64.6%)、大环内酯类(53.8%~67.7%)耐药性最为严重,对青霉素类(18.5%~53.8%)、头孢菌素类(18.5%~56.9%)、泰妙灵(21.5%)和喹诺酮类药物(36.9%~78.5%)耐药性次之,而所选菌株对氯霉素类药物氟苯尼考均敏感;检测了所有耐8内酰胺类抗生素菌株是否产β内酰胺酶,结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42.
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本文对“等位酶”概念、等位酶分析方法在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应用的范围(包括种上和种下)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并对其优点和缺点进行了评论。认为等位酶分析是研究生物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方法,并为系统学和进化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开辟了广阔而实用的前景,但使用分子资料并不意味着可以抛弃形态、细胞等其他方面的资料,它们的关系是互相补充,而决不是互相代替。  相似文献   
43.
海南文昌鸡若干种质特征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产于热带亚热带的文昌鸡若干种质特性进行了测定,采用RAPD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并与其它生态类型鸡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文昌母鸡羽毛以棕褐色、黄褐色和黄麻色为主,占群体80.83%;公鸡以红色、背翼部夹杂黑羽为主,占群体71.96%.文昌鸡的胚色大多为黄色.文昌鸡的生长速度比其它生态类型鸡种较慢,40周龄公母鸡的体重、体斜长和胚长也较小,明显具有热带亚热带生态特征.文昌鸡性早熟,母鸡127d产蛋率5%,182d产蛋率50%,300d产蛋量73个,平均蛋重37.6±3.2g.对文昌鸡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鸡群个体或群体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071-0.9699,表明文昌鸡的同源性普通高于内地其它鸡种,保持了品种的纯度.  相似文献   
44.
科尔沁沙地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学礼  赵学勇  王玮  刘良旭 《生态学报》2013,33(21):7002-7012
湖泊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地理单元之一,不同地区湖泊消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分析是理解陆地水文过程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之一。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言,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干旱区生态保护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征。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区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针对湖泊群且基于湖泊大小分级和不同降水强度的对应研究还很鲜见。有鉴于此,作者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湖泊大小和降水强度分级的方法,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湖泊群消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在1971-2010年间,年均气温波动升高和降水量波动减少是该区域的主要气候变化特点。从5年移动平均分析来看,1990年是气温变化的转折点,1991-2010年的平均气温7.36(?0.55)℃,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增温0.52℃。在1975-2009年间,科尔沁沙地湖泊面积和数量的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型减少,在1995年湖泊面积与数量最高。进入21世纪,湖泊面积萎缩、数量减少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到2009年,面积>0.05km2湖泊数量仅为81个,不足高峰期(1995年)的11%;湖泊总面积为4375.0hm2,不到1995年的26%。本研究表明,湖泊消涨主要受到年降水量波动影响,与年内降水分布格局无关,气温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5.
2018年初以来,北部湾涠洲岛附近出现了布氏鲸(Balaenoptera edeni)的活动。一头上颌与须板异常的小布氏鲸个体引发热议,其视频在网络上广泛流传。我们在船只调查时,目击该个体10次,其以单独活动为主(90%),主要出现在涠洲岛到斜阳岛之间的水域,最小凸多边形家域面积为14km2,核心家域面积为166.9km2。然而,在 2019年3月30日我们发现该个体已死亡漂浮在海面,根据尸体腐烂状况来推测,该个体的死亡时间大约为3~5日,死亡原因不明。根据照片和现场解剖分析,推测该小布氏鲸的上颌和鲸须异常可能是被渔网或绳索缠绕导致的。由于无法从外形上确认属于哪一个亚种,因此我们测定了该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mitochondrial DNA, mtDNA)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 Cyt b)基因,分别得到909bp和395bp的序列,经比对和系统发育重建,发现该个体属于近岸分布的小布氏鲸亚种(Eden’s whale, B. e. edeni)。由于小布氏鲸具有一定季节迁移特性,我们无法判断造成其上颌伤害的渔网或绳索是否在中国水域。尽管如此,仍然建议当地部门应加强宣传,减少渔网等海洋垃圾的丢弃和排放,为小布氏鲸营造一个安全的栖息环境。  相似文献   
46.
单一空间尺度构建的最大熵(maximum entropy, MaxEnt)模型是否具有代表性, 是MaxEnt模型应用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有效的地理分布位点数据, 利用最小凸多边形法(the minimum convex polygon method)在三江并流、云南省及全国3个空间尺度下分别识别了红色木莲(Manglietia insignis)的建模区域, 并进一步建立MaxEnt模型: 使用ROC曲线分析法与遗漏率(omission rate, OR)检验评估MaxEnt模型预测精度; 基于ArcGIS分析分布概率及其热点区域的分布趋势, 并通过分区统计工具Zonal识别潜在适宜分布区域的质心位置; 采用刀切法检验环境因子贡献率。结果表明: (1)不同尺度下红色木莲的MaxEnt模型都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三江并流、云南省及全国尺度下的AUC值分别为0.936、0.887和0.930, OR值分别为0.18、0.15和0.20; (2)各尺度红色木莲的适生区格局呈现一致性分布趋势, 集中在独龙江、怒江和澜沧江3个流域; (3) 3个空间尺度下红色木莲的地理分布受不同环境因子影响, 存在着尺度依赖效应。由此可见, 红色木莲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预测模型有着稳定的性能表现与良好的预测效果。此外, 我们建议在野外实地调查与野生生物资源保护中加强对普通物种的关注, 在预测物种地理分布的研究中将MaxEnt模型与热点分析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47.
拮抗放线菌S24的鉴定及其对黄曲霉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为靶标, 从泰山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黄曲霉、赭曲霉、黑曲霉等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曲霉菌有高效拮抗活性的放线菌S24。根据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理化性质、细胞壁组份及16S rRNA 序列分析, 初步判定该菌株为链霉菌属中的白网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reticuli)的近似种; 该菌株抗菌谱广, 胞外抗菌物质对热稳定, 100°C加热100 min抗菌活性无明显变化; 96孔板法测得其胞外抗菌物质粗提物对黄曲霉的最小抑/杀菌浓度(MIC/MFC)分别为19.53 μg/mL和39.06 μg/mL。  相似文献   
48.
运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法对半干旱黄土丘陵区不同胸径辽东栎进行树干液流测定,并对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降水量、土壤水分等环境因子进行同步观测,分析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胸径辽东栎的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辽东栎液流日变化特征总体上与太阳辐射和空气水汽压亏缺呈相同趋势,但液流峰值出现时间早于两个气象环境因子的峰值时间.同一树木个体在土壤水分条件较高时期的树干液流通量高于土壤水分较低时期.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大径级样本液流通量显著高于小径级样本.采用指数饱和曲线函数对液流通量与太阳辐射和空气水汽压亏缺以及两因子的综合指标进行拟合,效果良好,可以反映液流通量对气象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不同胸径辽东栎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拟合曲线特征和拟合参数差异表明,在土壤水分较高时段,液流通量可快速上升至饱和值;在土壤水分较低时段,液流通量上升缓慢.小径级样本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反应更加剧烈.单位空气水汽压亏缺的日液流通量值(日液流通量与空气水汽压亏缺的比值)在两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的比值与边材面积呈线性相关,且小径级样本的斜率高于大径级样本,说明小径级样本对土壤水分的变化较为敏感,在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段,大径级样本较厚的导水组织对土壤水分供应不足起到了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49.
食用调和油中花生油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等方法建立了食用调和油中花生油含量定量分析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采集食用调和油样品在4 000 cm-1~10 000 cm-1范围内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光谱经一阶导数处理后,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样品中花生油含量的定标模型,并用Leave-one-out内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进行验证。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61,校正均方根RMSEC为0.830%。比较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定标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阶导数Corr.coeff最好。采用不同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的定标模型中以偏最小二乘回归法最理想。  相似文献   
50.
栖息地破碎化与鸟类生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邓文洪 《生态学报》2009,29(6):3181-3187
栖息地破碎化给野生动物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全球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自从提出栖息地破碎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因素之一的论点后,近20年来,栖息地破碎化研究一直是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最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栖息地破碎化是一动态过程,可在多尺度上发生并蕴涵着复杂的空间模式变化.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的生态学效应主要体现在面积效应、隔离效应和边缘效应等.这些效应影响着鸟类的分布、基因交流、种群动态、扩散行为、种间关系和生活史特征等,最终影响着鸟类的生存.介绍和总结了栖息地破碎化过程、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栖息地破碎化对鸟类生存产生的诸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