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2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285篇 |
专业分类
19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62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84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98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91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72篇 |
2000年 | 61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40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43篇 |
1994年 | 45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26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61.
在对江汉平原钻孔中的化石硅藻进行鉴定时,发现1个新种类:江汉异极藻(新种)Gomphonema jianghanensis sp.nov.,该种的主要特征为:壳面狭披针形或线性披针形,端部和基部圆形,中轴区窄。中心区宽呈横矩形,在紧靠中心区的一侧具1条很短的线纹,另一侧有时有1条很短的线纹,有时没有线纹,无孤点。壳缝呈直线,在中央区附近略弯向一侧,在极节处折向另一侧。线纹轻微放射状,中部略弯曲,在近顶端处没有线纹,在10μm内,中部具6—13条。长20—30μm,宽4—7μm。4个中国新记录属:楔异极藻属Gomphosphenia Lange-Bertalot、楔月藻属(新记录属)Cymbopleura Krammer、优美藻属Delicata Krammer、尖月藻属Encyonopsis Krammer,8个中国新记录种:微小异极藻Gomphonema minutiforme Lange-Bertalot&Reichardt、较细楔异极藻Gomphosphenia tenerrima(Hustedt)Reichardt、舌状楔异极藻Gomphosphenia lingulatiforme(Hustedt)Lange-Bertalot、瑞克舟形藻Navicula rakowskae Lange-Bertalot、北方羽纹藻岛屿变种Pinnularia borealis var.islandica Lange-Bertalot,舟形盖斯勒藻Geissleria tectissima(Lange-Bertalot)Lange-Bertalot&Metaeltin、岩生楔月藻小变种Cymbopleura rupicola var.minor Krammer和法国尖月藻Encyonopsis falaisensis(Grunow)Krammer,1个种的补充说明:中华优美藻Delicata sinensis Krammer & Metzetin。 相似文献
62.
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变化的EMD分析及情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分解并提取1961~2001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变化的波动周期,建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非线性动力学预测模型,提出未来50a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变化的3种预测情景。结果表明:(1)40a来,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在波动中不断增加,具有明显的3.5a和8a两个波动周期;中国人均生物承载力在波动中不断减少,具有明显的2.7a和28a两个周期。(2)若一切照旧,即未来50a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与生物承载力保持过去40a的年均变化率不变,则人均生态足迹会持续上升,2050年达到3.391g.hm2;人均生物承载力持续下降,2050年降为0.490g.hm2;而人均生态赤字急剧拉大,2050年为3.024g.hm2,可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3)若缓慢变化,即未来20a中国人均生态足迹保持年均增长率1.195%、人均生物承载力年均减少率0.614%不变,则2025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849g.hm2、人均生物承载力为0.860g.hm2、人均赤字0.989g.hm2。(4)若人均生态足迹快速减少,即2025~2050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年均减少率为0.996%、人均生物承载力年均减少率为0.614%不变,则2050年人均生态足迹为1.381g.hm2、人均生物承载力0.739g.hm2、人均生态赤字0.641g.hm2,但这需要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极大提高、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居民消费意识和消费模式的快速转变、人民生活质量的极大改善。这样,中国的生态发展才有助于实现全球水平的生态可持续发展,在促进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3.
64.
过去十年,在禄丰古猿地点作了多次的发掘和筛洗,采集到包括食虫类,翼手类,啮齿类和兔形类在内的一千余件标本,使这一小哺乳动物的化石组合从1979年首次报道的6种增加到了38种,成为我国南方新第三纪中期最丰富而有代表性的小哺乳动物群。材料的初步鉴定表明:动物群中有代表我国首次发现的化石科和属;并有相当数量与华北、印巴次大陆和欧洲有密切亲缘关系的类型;其地质时代属最晚中新世保德期,相当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土洛里期(Turolian)。 相似文献
65.
中国下泥盆统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层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综合了滇、黔、川、桂等地的一些早泥盆世地层剖面中的脊椎动物化石的出露情况,粗略地描绘出了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的一般特征,归纳成三个发展阶段。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下泥盆统的分层与对比。 相似文献
66.
复合生态系统动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由Rees W E.于1992年提出、由Wackernagel M.于1996年完善的生态占用(生态足迹)原理与方法,其主要成果是评价出全球52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占用盈亏情况,进一步得出全球人均生态占用阈值为1.74hm^2(量纲,下同)、基准值为2.0hm^2,而人均实际生态占用为2.4hm^2,人均生态赤字达0.4hm^2以上,评价结果表明全球生态环境进人了危机阶段,因此具有重要的预警战略意义。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1)主要是反映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未能全面反映出社会经济反馈力(人力、物资、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投人效用),尤其是忽略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提高复合生态系统承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和贡献;(2)将各生态类型加权抽象化后所得到的等量化综合指标,难于反映复合生态系统要素与要素间的复杂变化规律;(3)最初创建的方法未反映动态变化情况:(4)新开发的4种时间序列的方法,仍不能反映复合生态要素间生动地相关关系。针对以上主要缺陷,旨在将复合生态系统进行要素分解,进行要素与时间相关分析及要素间动态相关分析。将社会经济冲击力、自然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反馈力三者相结合进行分析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于2002年创建了复合生态系统动态足迹(生态史迹)分析原理、方法和研究案例。鉴于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冲击力、生态环境资源系统的承载力及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反馈力都是在变动的,必需进行复合生态系统动态足迹的相关分析。在做出复合生态系统单要素(含因子,下同)随时间要素动态变化、双要素间动态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可反映出复合生态系统冲击力、承载力及反馈力的多要素间动态足迹相关模式图。模式图的基本原理是:反映冲击力的人均生态需求(I/P)应小于或等于复合生态承载力的人均有效生态空间(E/P)与单位有效生态空间产出(I’/E)的乘积。以E/P为横轴、I’/E为纵轴作图,图中各点为I/P;图中系列I/P理论等值线可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承载力基准和序列标准曲线。模式图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有:(1)通过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可以绘制出复合生态系统有关要素承载力基准与序列标准曲线;(2)通过历史统计资料,可以绘制出复合生态系统相关生态因子冲击力的动态变化曲线;(3)可以对冲击力与承载力基准与标准序列间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4)可以对反馈力增加复合生态系统承载力的情况进行评价;(5)进一步再进行针对性的原因分析及包括提高反馈力在内的对策性研究。 相似文献
67.
内蒙古道虎沟中侏罗世假古蝉属化石(同翅目,古蝉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古蝉科化石3新种,即多点假古蝉Pseudocossus punctulosus sp.nov.,美丽假古蝉P.bellus sp.nov.,弯脉假古蝉P.ancylivenius sp.nov..所有标本均采自内蒙古宁城道虎沟中侏罗世九龙山组,其中2个新种保存有完整的臀区.模式标本保存在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68.
中国盘羊的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盘羊(Ovis ammon)化石和岩画分布的分析,初步探讨自更新世以来我国盘羊的分布趋势和历史变迁。在更新世,盘羊曾经出现在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栖息地以草原、荒漠和山地为主。在黄河中下游,盘羊分布区开始由黄河以南向黄河以北退缩;更新世盘羊化石分布点现在已经没有盘羊分布。从盘羊岩画分布看,石器时代的一些分布点现在还有盘羊,一些位于现代盘羊分布区的外围,一些地方现在已经没有盘羊分布;这个时期盘羊开始从华北地区消失,栖息地既有山地、丘陵、也有高原。由于来自人类发展的影响,历史时期盘羊分布区虽然继续缩小,但保持着连续分布。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本文介绍新疆以外我国盘羊的现代分布。在祁连山,盘羊分布于西祁连山。在阿尔金山,盘羊分布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位于与西祁连山连接部的北阿尔金山,另一是索尔库里以南的南阿尔金山。在昆仑山,盘羊主要分布在昆仑山口、野牛沟和那仁郭楞河以东的东昆仑山。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北坡是西藏盘羊的主要分布区。在内蒙古高原,盘羊主要分布于四王子旗和苏尼特左旗一带。目前,我国大部分盘羊栖息于山地和高原,这些地方已成为盘羊最后的自然庇护所。另外,羌塘高原、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和中、西昆仑山盘羊非常稀少,这些地方大部分区域高原面与湖盆相差50-200m,不是盘羊理想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69.
刘鹏举尹崇玉陈寿铭唐烽高林志 《古生物学报》2010,(3):308-324
文中详细介绍发现于我国贵州瓮安和峡东地区陡山沱组的管状微体化石Ramitubus increscens,R.de-crescens,Crassitubus costatus,Sinocylocyclicus guizhouensis,Quadratitubus orbigoniatus和Yangtzitubus semiteres等5属6种。以往,虽然对这些化石的亲缘关系有不同的认识,但大部分学者均认为这是一类后生动物化石;特别是刺丝胞动物床板珊瑚类的学术观点,更是得到多数学者的支持。文中根据管状微体化石的形态特征、分枝特点及其内部构造,对此类化石的古生态特征、生物属性和地层学意义进行详细讨论。指出具有分枝特征的Ramitubus确为底栖固着生活类型,目前将其亲缘关系解释为床板珊瑚类是合适的;但不具分枝特征的Crassitubus,Sinocy-locyclicus和Quadratitubus的古生态特征尚不清楚,虽然它们与Ramitubus大小相近,形态相似,但现有的形态学特征似乎更支持将此类化石可与丝状蓝菌联系起来。此外,Sinocylocyclicus和Quadratitubus在贵州瓮安和峡东地区均有稳定的产出层位,似乎显示出这两个属具有生物地层对比的潜力,但两地的产出层位中所共生的化石内容相差较大,因此,两属的地层学意义尚需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