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4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4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记述了在现代东洋界发现的鼩鼱类一新种:江南贝列门德鼩Beremendia jiangnanensis sp.nov.。化石产自长江以南安徽繁昌早更新世早期人字洞古人类遗址。新种的体型比该属已知种大;形态特征比我国渤海种B.pohaiensis原始,但比欧洲早上新世的B.fissidens进步。贝列门德鼩是喜湿耐冷的北方型动物,最早发现于欧洲北部上新统,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中亚高纬度地区,种群密度大,中更新世完全绝灭;它在东亚出现较晚,零星发现于华北早更新世地层中,其起源尚不清楚。新种乃是人字洞动物群的主要成员之一,该动物群由70多种哺乳动物组成。动物群的生态类型分析和分类统计表明,它与以往发现的早更新世南、北动物群及当地现代动物群截然不同,具有东洋界和古北界交错带动物群的特色,但动物组合特征为北方动物稍占优势,北方色彩较浓。贝列门德鼩和三门马(Equus sanmeniensis)、次兔(Hypolagus)、科氏仓鼠(Kowalskia)、模鼠(Mimomys)等大量北方型动物在我国东洋界的出现,足以说明第四纪早期有一次明显的降温事件。寒冷气候促使北方动物大规模南迁,古北区动物地理区系的界线在早更新世时要比目前更靠南;而且在古北界与东洋界之间确实存在南、北动物过渡带,其界线大致南移至现在的长江以南。贝列门德鼩在我国现代东洋界地区的首次发现,为研究该属的系统演化,探讨上新世一更新世气候转型时期鼩鼱类扩散事件及我国第四纪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变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362.
363.
本文首次描述山东东营凹陷晚更新世海侵层中的沟鞭藻类化石12种含1亚种1比较种和1新种(Dissiliodinium tuberculatum sp.nov.),归属于6属3科;简要介绍了沟鞭藻组合特征。 相似文献
364.
2015年11月《人类进化杂志》(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崔娅铭博士、吴新智院士与安徽省博物院、安徽和县博物馆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和县人脑颅化石形态.该研究扩展了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脑颅的形态变异范围,在中国中更新世直立人可能共存着不同的支系,这使得东亚中更新世古人类的演化历史要比以往研究所认为的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365.
本文首先简要梳理了晚更新世华北地区石片石器发展历程;进而探讨石片石器与南邻的砾石工业,北部边疆地区新发现的莫斯特文化遗存,以及更晚来自西北方向的石叶/细石器技术的交流互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晚更新世华北石片石器与现代人在该地区出现与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提出石片石器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的主流,亦是追溯该地区现代人出现与发展课题至关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相似文献
366.
三峡库区二级阶地发现的东方剑齿象化石及其环境与考古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的象化石产自三峡库区长江右岸二级阶地。该二级阶地沉积物可分为两个沉积单元:由下部含化石的砂砾层和上部具乌木的土状堆积组成。显然,这些沉积物反映不同的古环境。据铀系法测定,下部沉积的年代约为距今6.4万年前,而上部堆积层的14C测年值为距今约8 000年。依二级阶地上、下层间呈不整合接触和测年数据,下部沉积之后曾有较长时间的沉积间断。下部埋藏阶地的砂砾石层被钙质胶结的现象表明,该地区在二级阶地形成后有一段气候干燥而寒冷的时期。迄今三峡库区已发现了55处旧石器地点,大多数位于二级阶地中,但缺乏化石和测年的可靠证据。这次埋藏阶地象化石的发现为三峡地区二级阶地的旧石器遗址提供了可资对比的地层和时代依据,对古人类在该地区生存行为演变的阐释及旧石器分期提供了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367.
368.
在中国寻找第一把石刀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寻找最早的文化遗物是人类起源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各国考古学家所重视。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开展较早,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能扩大调查,多学科深入研究,有希望对此项研究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69.
土堂旧石器地点位于太原盆地的北端,是太原境内汾河中游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地点,埋藏在太原西山山前黄土台地中。共获得石制品20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球以及石锤等,其中砾石砍砸器最具特色。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370.
狭义(或经典)泥河湾动物群主要产自桑干河北岸的下沙沟村周边,化石来源于不同地点;该动物群被作为我国北方早更新世的代表,但其绝对年代一直饱受争议,最新古地磁测年数据是2.2-1.7 MaBP。由于受河流及断层切割影响,泥河湾盆地内部不同区域尤其是桑干河两岸的地层对比,一直是个科学难题,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在桑干河南岸未发现重要化石点。最近,在桑干河南岸的岑家湾台地发现了山神庙咀化石点,目前已在此地点做过9次正规发掘,出土哺乳动物化石1526件,鉴定出25个种(含未定种),其中23种属于狭义泥河湾动物群的成员。由此看出,山神庙咀动物群的时代应当与狭义泥河湾动物群的时代接近,其地质年代应当不晚于1.7 MaBP。山神庙咀遗址与小长梁遗址隔沟相望,但其化石层稍高于小长梁文化层;山神庙咀动物群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长梁遗址年代要比先前所测得的1.36 MaBP要早;小长梁周边的史前遗址的地质年代应当再做深入研究。小长梁地区的泥河湾层底部普遍存在砾石层,但其出现的水平位置以及砾石在分选和磨圆程度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调查清楚不同剖面中底砾层的分布状况及其性质,将会对本地区地层对比研究以及推断当时泥河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