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报道了在甘肃省东乡县龙担地点发现的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头骨化石.此前在早更新世龙担动物群中记述过的长鼻三趾马材料仅有一枚第三掌骨,头骨化石的发现不仅使该动物群的三趾马种级分类得到证实,同时扩大了对这个种头骨和牙齿特征的认识.由于最初建种的正型标本为老年个体,此后也未发现过中国长鼻三趾马的完好头骨化石,因此龙担的新材料将为该种的特征补充更多重要的信息,尤其是鼻切迹的构成.其鼻骨下部呈一细窄条状向前强烈延伸,组成鼻颌切迹下缘的后部,其前端尖,到达P2/P3界线水平,与前颌骨鼻突的末梢间有30 mm的距离.这些特征的识别对判断长鼻三趾马的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于2006-2011期间的4次野外发掘中,在泥河湾盆地的山神庙咀遗址发现了大量犬科化石,材料包括残破颅骨、前颌骨、上颌骨、若干下颌骨及头后骨骼的主要部件,其中的头后骨骼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早期犬属化石中最为完整的.依据有关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将其归入直隶狼(Canis chihliensis).具体特征如下:体形较大,I3强大,P4窄长,原尖发育,M1前后向变扁并具宽阔的齿带状次尖,m1具下后尖和下内尖,相对其M1大小而言,上、下第二臼齿较大,m2下跟座宽阔等.其头部骨骼及牙齿测量数据与现代灰狼的较为接近,但头后骨骼数据较后者明显为小.该种的最大特征是其下臼齿舌侧齿尖的退化和P4窄长及M1前后方向变扁.但山神庙咀犬属材料的ml舌侧齿尖的发育程度变异较大,因此,仅仅依据ml的特征不足以区分直隶狼和拟豺(Xenocyon dubius (=Cuon dubius)),尽管后者的鉴定与分类问题尚存争议,但直隶狼与被归入拟豺的材料有更多相似之处,它们与非洲野犬(Lycaon pictus)差异很大.山神庙咀遗址化石层与邻近的小长梁遗址文化层时代相当或稍晚,大约为1.3 Ma.  相似文献   
33.
周口店田园洞古人类化石点的无颈鬃豪猪(Hystrix subcristata)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周口店田园洞位于北京猿人遗址西南6km处,是新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地点。该地点是迄今我国北方地区第四纪化石地点中含豪猪材料最丰富的。从头骨、牙齿、头后骨骼的形态特征及大小判断,田园洞的豪猪应归入我国现生无颈鬃豪猪(Hystrixsubcristata)。14C测年表明,含豪猪化石的地层时代为3.05~0.467万年,为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中期,是目前所知豪猪化石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最晚记录。  相似文献   
34.
杨睿  赵祺 《化石》2005,(2):38-39
乳齿象、大角鹿、剑齿虎,这些哺乳动物曾在地球上构成一道壮观的风景线,类似这些体重大于44公斤的动物群体被称之为大动物群。57万年前,大陆上栖息着的大动物群超过150属,然而到了1万年前,至少已有97属绝灭了。解释这场绝灭有着不同的学说;较占优势的分别有: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变化以及两的相互作用。现今,来自最新的气候学、生态学、考古学、古生物学的证据又是如何解释史前这场对大动物群发动的“政变”呢?  相似文献   
35.
记述了发现于陕西镇安黄家湾早更新世晚期的一个大型哺乳动物群。动物群包括哺乳动物4目、11科、24种,它们是:Canis variabilis, Hyaenidae gen. et sp. indet. , Homotherium sp. , Megantereon sp. , Lynx cf. shansius , Panthera pardus , Elephantidae gen. et sp. indet. , Equus qingyangensis , Hesperotherium sinense , Ancylotherium sp. , Megatapirus augustus, Rhinocerotidae gen. et sp. indet. , Dicerorhinus lantianensis, Sus sp. , Moschus moschi ferus , Cervus unicolor , Cervus sp. 1, Cervus sp. 2, Hydropotes sp. , Capreolus sp. , Strepsiceros annectens , Leptobos sp. , Bubalus sp. 和 Budorcas taxicolor等。动物群伴生植物孢粉分析表明,当时在化石产地生长着下列植物:Selaginella sp. , Pinaceae gen. et sp. indet. , Picea sp. , Cotinus coggygria , Juglans regia , Quercus sp. , Myrica rubra , Meliaceae gen. et sp. indet. , Celtis sp. , Oleaceae ( Syringa sp. ?) gen. et sp. indet. , Chenopodiaceae gen. et sp. indet. ,Kobresia sp. , Scrophulariaceae gen. et sp. indet. , Humulus sp. , Gramineae gen. et sp. indet. , Ranunculaceae gen. et sp. indet. , Sparganium sp. ,Celastraceae gen. et sp. indet. ,Elaeagnaceae gen. et sp. indet. ,Compositae gen. et sp. indet. ,Aremisia sp. , Xanthium sibiricum 和Carex sp.等。分析了动物群生活时栖息地的气候、植被和地貌特征,结果表明,动物群栖息在温暖、湿润、有森林、灌丛草地并富有水体的生境中,当时秦岭腹地存在着相当开阔的河谷地带,山势没有现在这么险峻,因此阻断秦岭南北动物交流的天然屏障当时可能还未真正形成,秦岭南北两侧的动物可以沿着开阔的河谷地带随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互相扩散迁移。  相似文献   
36.
长白山区分布的泥炭地与玛珥湖是孢粉的良好载体,适宜开展晚更新世以来孢粉分析重建古植被与古气候研究以对该区未来气候变化进行准确预测。几十年来,该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描述—半定量重建—定量重建的三个阶段。随着对研究剖面样本采集密度的增加,研究者们也得以观察到更多气候变化事件,尝试提出了气候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初步探索了气候变化驱动机制;同时,为了提高定量重建古植被、古气候的准确性,对长白山区也开展了现代孢粉植被关系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相信随着对现代孢粉植被关系认识的加深,古植被、古气候重建精度的提高,研究者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未来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37.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丰富。化石保存状况较差,以碎骨为主,牙齿较少,完整骨骼更少;但骨骼上鲜见啮齿类啮咬痕迹。华龙洞动物群与南京汤山猿人遗址、和县猿人遗址及重庆盐井沟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尤其是与和县猿人遗址及南京猿人遗址动物群最为接近,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都含古人类化石;2)都不含第三纪动物群的孑遗分子;3)都含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大熊猫、剑齿象、巨貘及猪獾等),同时也都含一定量的北方属种,但华龙洞含北方成分相对较少,只发现翁氏麝鼩、麝鼹、变异仓鼠、布氏毛足田鼠、棕熊、李氏野猪、葛氏斑鹿及大角鹿等,华龙洞的大角鹿是该属分布最靠南的地点;4)都含有剑齿象而不含晚更新世常见的亚洲象;5)都含有大量头后骨骼,与以含单个牙齿为主的其它南方洞穴迥然有别。从化石保存状况及属种组成判断,华龙洞堆积时代与和县猿人遗址最为接近,也是中更新世。由于遗址尚未完全暴露,其堆积性质尚不清楚;但从蝙蝠类化石判断,很可能与洞穴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38.
描述了1995~1997年东秦岭山地洛南盆地龙牙南洞洞穴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小哺乳动物化石,包括甘肃鼹Scapanulus oweni,峨眉鼩鼹Nasillus andersoni,鼩鼹(属种未定)Uropsilinae gen.et sp.indet.,长尾鼩鼱Soriculus sp.,似高山鼠兔Ochotona cf.O.alpina,偏皮氏毛耳飞鼠Belomys parapearsoni,艾克氏异仓鼠Allocricetus ehiki,沟牙田鼠Proedromys bedfordi,欧洲异费鼠Allophaiomys deucalion,始鼢鼠Eospalax sp.,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亚洲姬鼠Apodemus asianicus,姬鼠Apodemus sp.,马来豪猪(华南亚种)Hystrix brachyura subcristata,居氏大河狸Trogontherium cuvieri等。该动物群同时包括南方型和北方型动物,其动物组合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地带的特征。其中峨眉鼩鼹和似高山鼠兔为新发现的化石种。新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类似于龙牙北洞,显示出比较古老的性质,时代上多为早更新世晚期或中更新世早期,但龙牙南洞遗址含化石地层对应的热释光(TL)年龄结果分别为(356.6±17.8)ka BP,(273.9±13.7)ka BP和(210.5±10.5)ka BP,最近新的回授光释光(TT-OSL)测年数据进一步验证了热释光测年结果,获得的地层年代亦为距今40~20万年左右。  相似文献   
39.
甘肃兰州盆地更新世气候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兰州盆地已发现的腹足类、哺乳类和孢粉三大类古生物的化石,来推断更新世的气候环境。早更新世纪早期,兰州地区为低山丘陵地貌,黄河开始孕育,气候干冷;早更新世中期,风成黄土开始沉积,黄河形成,气候从干冷到明湿反复变化;早更新世晚期,黄河的六、五两组阶地形成,四级阶地开始发育,中更新世时,干旱冷和温暖湿润气候交替交换,有过异常干燥、风力极盛的情况。气候干冷时呈现干草原或荒草原环境;气候暖湿地显示出兰州至  相似文献   
40.
江苏太福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古生物群及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研究江苏武进市南部太(湖)滞(湖)地区ZK01,ZK02,ZK03和ZK04孔海侵层微体古生物有孔虫,介形类,钙质超微化石组合和双壳类,腹足类等大化石的地层分布,丰度,分异度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特征,结合沉积物结构分析和^14C年龄测定,证实晚更新世以来本地区经历了太湖海侵,滞湖海侵和镇江海侵,较全面地 证了每次侵影响范围和沉积环境类型,其中滞湖海侵分布面积最大,高峰期可能波及卜弋周围,微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