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69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脉冲降水对森林中土壤有机物矿化的影响:空间变化和控制因素 降水脉冲效应使土壤有机物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解并释放大量CO2到大气中。降水脉冲效应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土壤碳平衡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它在森林土壤中的空间变化和基本机制仍不清楚。我们采集中国东部22个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土壤样品(0–10cm),研究模拟脉冲降水对土壤微生物呼吸速率的影响。模拟降水脉冲使土壤样品达到65%饱和含水量,以分钟为单位测量Rs,持续48 小时。研究结果显示,降水脉冲可以使微生物呼吸速率迅速增加1.70–38.12倍。微生物最大呼吸速率 (Rs-soil-max)、碳释放总量Rs (ARs-soil)和达到呼吸峰值的时间(TRs-soil-max)在不同的土壤中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不同 气候区的脉冲效应也有明显不同。中温带的Rs-soil-max (11.701 µg C g−1 soil h−1)和ARs-soil (300.712 µg C g−1 soil)最高。土壤化学特性(总碳和总氮、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粒径与森林土壤的脉冲效应密切相关,但土壤微生物的贡献较小。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尺度范围内,脉冲变化短期内增加森林土壤中CO2的排放,并揭示了对这种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些发现为未来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和调节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对患儿呼吸、循环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4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生理盐水组(S组)(n=20),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输注时间为10min。术中高频射流呼吸机给氧,保持患儿自主呼吸,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结果:D组患儿术中屏气、咳嗽、喉痉挛、术中SP02〈90%显著低于S组(P〈0.05);D组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结论:在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有很大的优势,对呼吸系统影响小,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3.
【背景】鲍曼不动杆菌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因其耐药率高、治疗难度大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该菌的交叉耐药及耐药相关因素尚未完全阐明。【目的】通过体外诱导分别获得耐美罗培南或耐替加环素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并研究其诱导前后的交叉耐药性和细菌呼吸耗氧率差异。【方法】采用多步法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进行体外诱导耐药,PCR扩增诱导前后菌株的16S rRNA基因并测序鉴定,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诱导前后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及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变化,Seahorse XF~e96细胞能量代谢实时测定仪对诱导前后菌株的耗氧率进行分析。【结果】通过88d的体外诱导实验,分别获得耐美罗培南或耐替加环素的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菌株。耐美罗培南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对替加环素、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仍处于敏感状态,但是对头孢吡肟交叉耐药;耐替加环素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及头孢吡肟仍处于敏感状态。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被美罗培南或替加环素诱导耐药之后的耗氧率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罗培南的使用不仅可能诱导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对美罗培南耐药,也可能会导致该菌对其它一种或几种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对美罗培南或替加环素耐药后其耗氧率下降,从而说明呼吸耗氧率下降可能是该菌耐药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离鉴定新型有机卤呼吸细菌,拓展有机氯污染物降解菌种资源。【方法】在限制性培养基中,基于特定脱卤微生物的能量代谢特点以及对抗生素的抗性特征,应用绝迹稀释法从脱氯富集培养物中分离纯化新型有机卤呼吸细菌。通过添加酵母提取物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等方法鉴定菌株纯度。通过考察细胞形态、16S rRNA系统发育树以及对有机氯化物的利用能力来描述此新型菌株的基本特征。【结果】菌株GP是一株来自脱卤单胞菌属(Dehalo genimonas)的新型有机卤呼吸细菌,可耐受1.0 g/L的氨苄青霉素和0.1 g/L的万古霉素,其细胞平面形态为直径0.4–0.8μm的不规则圆形。在乙酸作碳源、氢气作电子供体的条件下,菌株GP可利用1,1-二氯乙烯和一氯乙烯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有机卤呼吸,脱氯终产物为无毒害的乙烯。16SrRN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GP与Dehalo genimonas formicexedens菌株NSZ-14有高达99.5%的同源性,但两菌株对有机氯化物底物的利用范围不同。【结论】从脱氯富集培养物中分离纯化出一株新型有机卤呼吸细菌,为深入研究脱卤单胞菌这一重要脱卤微生物的遗传学信息和生理生化性质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暗腹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正常血液生理生化特性,本文对暗腹雪鸡21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海兰褐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var. Hyline)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暗腹雪鸡的红细胞纵径及横纵径乘积、平均红细胞容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大于海兰褐鸡(P<0.01);暗腹雪鸡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胆固醇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海兰褐鸡(P<0.01)。其他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两禽种间之间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暗腹雪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家养蛋鸡之间有一定差异,暗腹雪鸡对高原低氧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可能与其红细胞体积较大、平均红细胞容积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较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6.
主要针对“呼吸作用”学习中的常见误解进行了剖析,首先通过计算证明了无氧呼吸第2阶段要放能,然后详细阐述了无氧条件下脂肪不分解的原因,最后指出无氧呼吸产水的根源在于糖酵解。  相似文献   
77.
通过分组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茵的呼吸方式,使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最终能做到学以致用,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沈征涛  施斌  王宝军  姜洪涛 《生态学报》2013,33(10):3011-3019
土壤有机质转化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是气候变暖与全球碳循环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掌握土壤有机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对准确评价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土壤有机质的转化至关重要.综述了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对基质成分、基质损耗、测试方法、微生物、水分含量等因素,对土壤有机质转化与温度关系的影响机理与影响规律以及Q10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稳定有机质与不稳定有机质温度敏感性异同问题,应作为土壤有机质转化与温度关系中的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通过分析,提出室内短期培养是首选测试方法.分析认为微生物生长温度曲线与微生物呼吸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而在过低和过高之间,水分含量是否会影响土壤呼吸,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提出随着城市热岛效应这一环境问题的加剧,研究及评价更大温度区间内的城市土壤有机质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9.
光照和生长阶段对菖蒲根系泌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林  王国祥  万寅婧  夏劲  唐晓燕  陈昕  梁斌  庄巍 《生态学报》2013,33(12):3688-3696
以自然湖泊沉积物为研究基质,利用微型电机控制溶氧微电极实现纵向精确微位移,在照光与遮光条件下,对典型湿地植物菖蒲幼苗、成株根系根基部起总根长1/4处(根1/4)、根系中部(根1/2)、从根基部起总根长3/4处(根3/4)及根尖(根1)处根系微界面径向溶氧浓度变化进行原位精确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有无光照,菖蒲幼苗、成株根系不同部位均存在从根表面至沉积物氧饱和度由高到低的氧扩散层,其厚度0.18—0.68 mm;根1/2、3/4、1处氧扩散能力菖蒲成株较幼苗显著增强(P<0.01),根1/4处二者则无显著差异(P>0.05);光照对菖蒲幼苗、成株根系不同部位氧扩散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光照对菖蒲幼苗根1/2及菖蒲成株根1/2、根3/4处影响显著(照光组显著高于遮光组,P<0.01),而对菖蒲幼苗根1/4、根3/4、根1及菖蒲成株根1/4、根1处无显著影响(P>0.05);从根系泌氧空间差异上看,照光条件下菖蒲幼苗、成株分别表现为根1/2>根3/4≈根1≈根1/4(P<0.01,P>0.05)和根1/2>根3/4>根1>根1/4(P<0.01),遮光条件下菖蒲幼苗、成株分别表现为根1/2≈根3/4≈根1≈根1/4(P>0.05)和根1/2>根3/4≈根1>根1/4(P<0.01,P>0.05)。  相似文献   
80.
施肥对旱地花生主要土壤肥力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纯无机肥及不同用量有机-无机配施对旱地砂壤土花生土壤微生物种群及数量、土壤主要酶活性、土壤呼吸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随有机无机肥配施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单施无机复合肥对微生物数量的增加不明显,中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比单纯施中量无机肥处理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全生育期平均值分别提高114.9%、49.0%和29.0%.(2)施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呼吸速率,其中有机无机中、高量配施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量纯无机肥(农民常规施肥)相近于或低于(尤其在生育后期)低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施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小于其余3种酶.(3)不同类群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主要酶活性及土壤呼吸作用关系密切,相互间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4)有机无机中、高量配施花生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中量无机肥加中量有机肥比中量纯无机肥增产14.0%,表明在砂壤土上施用有机肥,其对土壤肥力提高的增产作用远远大于其本身所含花生生育所需营养直接供应作用.(5)兼顾土壤肥力和花生产量,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可采用中量有机无机肥混配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