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51篇
  3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黄喉拟水龟摩氏摩根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俗称石龟、石金钱龟、黄板龟等,为龟科拟水龟属,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福建以及越南、日本等。黄喉拟水龟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近年来野生资源日趋减少,人工养殖发展迅速。细菌性病原感染是黄喉拟水龟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目前已报道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1]、松鼠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ciuri)[2]、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3]、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momas  相似文献   
152.
贺美  邵波  刘勇  李鑫  张定凯  郑妙洁  田磊 《生态科学》2018,37(5):195-202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诸多环境问题中,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及排放废液污染问题表现尤为突出, 压裂返排液及排放 废液组分的复杂性及性质的独特性决定了其处理难度大、费用高, 被普遍认为是最难处理的工业污水之一, 如何合理处置页岩气开发中产生的大量返排液及排放废液已成为页岩气规模化开发的重要瓶颈问题之一。文章综述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及排放废液的环境影响与风险及处理现状, 并针对压裂返排液及排放废液的水质特点, 讨论了相应的资源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3.
黄喉拟水龟消化道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黄喉拟水龟消化道的组织结构.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HE染色方法对黄喉拟水龟的消化道进行观察.除了口咽腔以外,消化道的管壁是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区别在于粘膜层,食道和大肠的是复层柱状上皮,胃和小肠的是单层柱状上皮.黄喉拟水龟的舌桔红色,不能伸缩;食管中无食管腺,扩张性强;胃呈囊状,有大量胃腺,腔面皱襞较多;小肠较长,是消化的主要场所,表面有大量的绒毛,在绒毛中可见肠腺;大肠无绒毛,也存在皱襞.  相似文献   
154.
于2009~2010年研究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自然保护区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的求偶交配行为。共记录4大类17种求偶交配行为。鹅喉羚的发情期分为2个阶段:发情准备期和高峰期。从发情准备期开始,雄羚开始沿雌羚每日移动路线建立领域并在整个白昼呆在领域内。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但雄羚整个高峰期始终停留在领域内。排泄物标记是鹅喉羚采用最多的领域标记方式,而角标记则持续时间更长。小跑是鹅喉羚圈雌时采用频率最高的步法,其次是走动和奔跑,走动步法持续时间最长,不同步法的组合使用是圈雌成功率和能量节约的最优化权衡。鹅喉羚的求偶交配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探接近阶段,若雌羚已作好交配准备,则进入第二阶段,雄羚以直立行走或碎步行走接近雌羚,第三阶段为爬跨交配阶段。鹅喉羚的交配模式属于Dewsbury交配行为模式分类系统的第13类和Dixson分类系统的第14类。鹅喉羚成功交配后,并不存在个体配偶看护,而是通过守卫领域以提高总体配偶看护水平。  相似文献   
155.
FGF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局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切为SD大鼠右侧坐骨神经,近端套接单盲硅胶管后,管内立好注入20μlbFGF(浓度为4000u/ml)或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周,观察L3-L5脊央前角外侧群大、中小型神经元乙酰胆碱酯酶(acetyl cholinesterase,AChE),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Ac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阳性细胞数、反应强度和平均灰度。结果: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腰节段运动神经元因受损伤的影响发明明显改变。表现为AChE降低,Acp,NOS活性升高,局部应用bFGF后,大型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阳性细胞数,反应强度和平均灰度接近正常侧,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性意义(P<0.01)。结论:bFGF可以有效地防止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退变,促进其恢复。  相似文献   
156.
摘要 目的:探讨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设计,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基础治疗+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和观察组(常规基础治疗+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各为75例。观察两组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用药安全性,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脑血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同期,一氧化氮(NO)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茁)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脑脉利颗粒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血管内皮功能和神经损伤,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7.
外来种隐蔽入侵: 类型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蔽入侵(cryptic invasion)是指在形态上与土著种(或早期建群种)不能或难以区分的外来种在人们未觉察的状态下成功入侵的过程。人们对这类入侵方式往往视而不觉。本文综述了外来种隐蔽入侵的类型以及生态影响。隐蔽入侵的类型主要包括外来姊妹种形式的隐蔽入侵、 不同遗传支系的隐蔽入侵、 不同地理种群的隐蔽入侵以及“返传入”。其中, “返传入”目前还是一种假说。由于这类入侵外来种更容易与土著种(或早期建群种)杂交或基因渗透, 因而可对入侵种自身或土著种产生深远的生态影响。鉴于隐蔽入侵现象的广泛性, 建议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8.
目的:探讨不同声强超声对孕鼠子宫收缩及胎鼠神经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32只孕鼠随机分为A(0)组、B(2)组、C(4)组、D(8)组,每组各8只,分别接受声强为0 W cm~(-2)、2 W cm~(-2)、4 W cm~(-2)和8 W cm~(-2)的超声辐照20 min。记录孕鼠子宫收缩及子宫平滑肌ATP酶的活力,检测胎鼠大脑皮层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胆碱能神经系统相关酶的活力。结果:超声增加孕鼠子宫收缩频率、收缩幅度、收缩张力和子宫活动度(P均0.05),降低孕鼠子宫平滑肌中钠钾ATP酶、钙ATP酶和钙镁ATP酶的活性(P均0.05)。超声降低胎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Bcl~(-2)水平(P0.05),增加Bax和Caspase-3水平(P均0.05)。以及促进乙酰胆碱酯酶活力,降低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转移酶水平(P均0.05)。且4 W cm~(-2)和8 W cm~(-2)的超声比2 W cm~(-2)超声对这些指标的作用更强。结论:4 W cm~(-2)和8 W cm~(-2)超声可能通过降低ATP酶的活性促进孕鼠子宫平滑肌收缩,并可引起胎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损伤,机制可能与胆碱能神经元系统失衡有关,2 W cm~(-2)声强的超声对胎鼠神经元损伤甚小。  相似文献   
159.
神经营养因子是一类分泌性多肽类生长因子,可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的生长、存活以及分化,但其前体分子却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也有着不同的受体以及细胞内信号通路。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蛋白的研究予以综述,着重讨论其在神经损伤与情绪障碍和神经退行性变疾病模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0.
繁殖期黄喉鹀的领域鸣唱及其种内个体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镜泊湖自然保护区收录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的鸣唱声,室内作出鸣唱的语图和声谱图。繁殖期黄喉鹀领域鸣唱的频率范围2.4—6KHz,有13—28个音节,2—3个泛音,鸣唱持续时间2.2—4.0秒;具相似的频谱结构,但种内个体间亦存在差异。野外对比实验的结果可说明,黄喉鹀有识别邻鸟和陌生鸟领域鸣唱的能力,有对声音的记忆和定位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