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5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21.
Rab5a是Rab蛋白家族成员之一,属于小GTP酶。Rab5a是早期胞吞途径中一个重要的限速成分,主要负责调控胞吞中胞吞泡与早期内体的融合。近年来国内外对其研究非常活跃。现对Rab5a的结构、相互作用蛋白及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22.
胚胎干细胞(ESC)建系取材包括桑椹胚的卵裂球、囊胚的内细胞团(ICM)、上胚层细胞和原始生殖细胞(PGCs),甚至从新生鼠睾丸细胞也分离得到ES样细胞.传统观念常常把ESC等同于ICM细胞,也有学者认为ESC更像上胚层细胞,而在已知的基因标记方面,ESC所具有的特征更接近体内早期生殖细胞.不清楚ESC最接近的体内细胞类型与本质,可能是制约许多品系小鼠和大多哺乳类动物建系成功率提高的原因之一.综述了胚胎多能性细胞、早期生殖细胞和ESC的研究进展及相互关系,发现ESC可源于多种细胞类型.目前仍难以确定ESC最接近的体内细胞类型,进一步应通过研究不同体内细胞类型源ESC系间的差异,以弄清ESC本质,为提高ESC建系效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23.
作者系统研究了新疆乌鲁木齐郝家沟剖面郝家沟组、八道湾组的孢粉化石,共计98属300种(包括2新属4新种)。根据孢粉属种组成及其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5套组合:1.Concavisporites-Dictyophyllidites-Chas-mato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组合1),2.Cyathidites-Deltoidospora-Chasmato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组合2),3.Cyathidites-Brevilaesuraspora-Chasmatosporites-Cycadopites-Perinopollenites组合(组合3),4.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Pinuspollenites-Piceites-Perinopollenites组合(组合4),5.Cyathidites-Contignisporites组合(组合5)。依据组合中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讨论及其与相关组合的对比,将组合1归为晚三叠世,组合2—组合4归为早侏罗世早期,组合5归为早侏罗世晚期。并讨论了三叠系与侏罗系的界线及八道湾组的地质时代问题。文中描述孢子花粉2新属4新种,图示孢子花粉及疑源类共74属175种。  相似文献   
924.
中国晚新近纪哺乳动物群落与东亚环境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已有的中国晚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记录,综合新近研究成果,初步探讨中国晚新近纪哺乳动物群落演变进程及其对于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自中中新世晚期至晚中新世(约13 Ma至7-8 Ma),中国北方哺乳动物群落组成上没有明显的分异;而在其后的晚中新世晚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分化,分化为东部地区以适应潮湿的较为封闭的动物群落与西部地区适应干旱的开阔环境的群落,这种分异可能与东亚夏季风的加强密切相关;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化石类群的扩散与交流资料也表明由青藏高原隆升而形成的地理阻隔也可能发生在该时期;上新世哺乳动物群落演化表现出对于持续的干旱化气候背景的适应,而晚上新世某些类群的分异与主导地位的确立与该时期气候环境背景的剧烈震荡相一致。由于化石资料的不完整,时段分布的不均一,以及地理分布区域的局限,全面认识中国晚新近纪哺乳动物群落组成以及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尚有很长的一段历程。  相似文献   
925.
单纯疱疹Ⅰ型病毒即刻早期基因上游调控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感染人体的单纯疱疹病毒(HSV)在宿主细胞中,以级联反应的方式表达病毒蛋白.作为最早表达的立即早期基因,其上游都具有相似的调控序列.通过α4基因上游转录相关元件的依次递减,以CAT作为报告基因,评估了在病毒感染细胞早期阶段中,各DNA序列对立即早期基因转录所发挥的可能作用.实验数据表明,HSV立即早期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受到多种元件的共同调控,这些成簇分布的调控元件的排列分布将为深入了解HSV的复制周期提供有益的线索.  相似文献   
926.
《生命科学》2006,18(3):278-278
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杂志《Neuron》(神经元)2006年5月4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段树民研究员及其学生沈万华、吴蓓等有关突触发育的研究成果,同期杂志并发表评论对该成果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该工作“清晰地阐明了突触发育早期沉默突触转化为功能突触的深入机制……”,很好地解释了“早期研究发现的一些互不联系的现象”。这是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该杂志发表封面文章。  相似文献   
927.
目的观察局部转染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1)的特异脱氧核酶(ED5)对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后内膜增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ED5抑制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机制。方法96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4只。除假手术组外均应用2F球囊导管行颈总动脉内膜球囊损伤术,术中采用转染试剂FuGENE6介导ED5转染至损伤后大鼠血管中,以假手术组、单纯损伤组,FuGENE6组作为对照。术后3、7、14、21d处死动物每组6只。应用HE染色,RT-PCR,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情况和TGF-β1的表达及ED5对它们的影响。结果(1)内皮损伤后3d内膜增厚不明显,7d内膜开始增厚,14、21d时内膜明显增厚。(2)TGF-β1mRNA于术后3d开始升高,7d达高峰,14d时下降。TGF-β1蛋白表达于术后3d开始升高,14d达高峰。(3)转染ED5治疗后,在各个时间点内膜增厚程度减轻,TGF-β1表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过程中TGF-β1表达增加,ED5能抑制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血管损伤后内膜的增生。  相似文献   
928.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大鼠建立宫内HIBD动物模型,随机分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非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对干预组采取早期触摸和丰富环境刺激。干预28d后,通过三等臂Y型迷宫试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而后取大鼠额皮质和海马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并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反应法)检测凋亡细胞,观察脑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单纯HIBD组大鼠学习获得与记忆保持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HIBD干预组Y迷宫测试成绩则优于HIBD非干预组(P<0·01)。同时,HIBD非干预组脑额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远较正常组多(P<0·01),而HIBD干预组与HIBD非干预组之间神经元数量的差异则不那么显著。但HIBD干预组脑额皮质和海马神经元凋亡百分率明显低于HIBD非干预组(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减轻缺氧缺血性损伤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是早期干预促进HIBD大鼠脑功能修复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29.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6,27(4):252-252
英国卫生部日前宣布,英国政府将于2006-2007年两年内额外拨款2000万英镑用于国家健康服务委员(NHS)建立新的分子影像设备——PET/CT,如此一来,更多的英国癌症患者会得到快速有效的早期诊断。NHS目前共有7个固定应用PET/CT扫描场所,其中6个位于伦敦和东南部地区,一个位于伯明翰,每年约进行10500次扫描,到2007-200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0000次。  相似文献   
930.
脑静脉窦血栓(CVST)是一种少见的静脉梗死性脑血管病,主要引起静脉窦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常易漏、误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既往脑电图、脑脊液压力和成分分析及血液方面检查对确诊本病意义不大,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的广泛临床应用,使本病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笔者追踪分析了21例CVST病例的磁共振静脉血管影像表现及治疗后效果判定,旨在提高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CVST诊断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