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11篇 |
免费 | 179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16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46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50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45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42篇 |
1998年 | 33篇 |
1997年 | 38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43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马圈沟遗址鱼咀沟1号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的北坡,为该遗址最北的一处地点,2017-2018年发掘80 m2,发现7个文化层、4个化石层,发现207件石质标本和一部分动物化石。石制品152件,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残废品以及备料等,其中石器包括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钻器、砍砸器等,具有中国北方小石器工业的典型特征。原料主要为燧石(39.6%),其次是白云岩(27.5%)与硅质灰岩(19.3%),最后是玄武岩等其他岩类(13.6%)。遗址埋藏于早更新统泥河湾组的地层内,第4、第7文化层分别与马圈沟遗址第I、第III文化层对应,年代分别为距今155万年、166万年,整体年代处于距今166-150万年之间。该地点地层序列清晰,年代古老明确,文化层序众多,文化遗物丰富,进一步丰富了马圈沟遗址早更新世古人类的文化序列,为探索东亚地区早期人类的出现与演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32.
新疆准噶尔盆地三个泉中始新世依希白拉组内发现的晚叉额雷兽属新种——马氏晚叉额雷兽(Epimanteoceras mae sp.nov.)是新疆目前发现保存最好的雷兽头骨化石。标本为一件不完整的头骨,缺失鼻骨,前颌骨,部分上颌骨和泪骨。新种具有眶上突较粗大,额骨宽阔平坦,臼齿有中心窝,臼齿舌侧齿带前部上的齿尖不发育,M3无次尖等晚叉额雷兽属的特征。新种的颧弓成向外扩的弓形,额顶嵴在后侧向内收缩弯曲的弧度更大,外耳道较为倾斜,枕柱上方有舌状的突起,与唯一的属型种娇晩叉额雷兽(Epimanteoceras formosus)明显不同。马氏晚叉额雷兽同属型种关系最近,在系统发育分析中两者与雷兽亚族(Brontotheriina)构成一个三分支结构,但是两者是否为后者的姊妹类群尚无法确定。和属型种一样,马氏晚叉额雷兽在演化程度上与内蒙古伊尔丁曼哈期的谷氏原雷兽(Protitan grangeri)接近,但与同时期地理位置更近的哈萨克斯坦的雷兽Aktautitan hippopotamopus相比,马氏晚叉额雷兽较原始,表明新种所在的地层时代很可能要早于发现A.hippopotamopus的地层。三个泉剖面依希白拉组伊尔丁曼哈期以前发现的化石较少,此次马氏晚叉额雷兽的发现,不仅扩大了晚叉额雷兽属的地理分布,也为依希白拉组内存在伊尔丁曼哈期的沉积提供了新的佐证。 相似文献
33.
笔者在编研《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第1卷第3分册(百合科——五桠果科)的过程中,发现百合科两个物种在《中国植物志》和Flora of China中均使用了错误的名称,需要做出新处理。其中,有斑百合的正确名称应为Lilium concolor var.pulchellum(Fisch.)Baker,而非《中国植物志》使用的晚出等名Lilium concolor var.pulchellum(Fisch.)Regel,黄花油点草的正确名称应为Tricyrtis maculata(D.Don)J.F.Macbr.,而非Flora of China使用的Tricyrtis pilosa Wall.。 相似文献
34.
35.
描述了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晚二叠世龙潭组的植物茎干化石Guizhouoxylon dahebianense gen. et sp. nov., 茎具清楚生长轮,髓部较大,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原生木质部由环纹管胞、稀螺纹管胞组成,后生木质部包括有密螺纹管胞和密螺纹至梯纹增厚的导管组成,导管近端部的穿孔板椭圆形,梯纹至网纹增厚。次生木质部密材型,射线单列,一般低矮,管胞自内向外由梯状纹孔变为不规则拥挤分布的具缘纹孔,偶而可见木薄壁细胞。根据后生木质部中导管的穿孔板类型与低等被子植物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相似,也讨论了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36.
F/F牙形刺灭绝事件以后,牙形刺很快进入复苏期(王成源、Ziegler,2004)。有关法门期牙形刺的辐射,在国内外的文献中还没有详细的论述或论证。本文基于以前对广西桂林垌村和龙门剖面的牙形刺集群灭绝与复苏的研究,2003年又在垌村剖面加密采样,重点是研究F/F事件后,牙形刺由复苏到辐射阶段的特征,探索牙形刺何时和如何由复苏期进化到辐射期。本文的材料主要是依据华南的资料,特别是本文作者研究多年的垌村剖面的资料。牙形刺的灭绝与复苏是以法门期最主要的属Palmatolepis为主线,在种一级的水平上确定的。法门期牙形刺的辐射同样是以Palmatolepis属内种一级的水平上讨论的。同时也涉及到其它属。本文首次明确提出:牙形刺在晚triangularis带就进入辐射期,因为正是从晚triangularis带,Palmatolepis的minuta,werneri,sandbergi,perlobata,cf.regularis,subperlobata,tenupunctata7个重要种群开始出现,并在法门期中期达到辐射期的高峰。 相似文献
37.
《微体古生物学报》2019,(4)
新疆东部托克逊马鞍桥剖面桑树园组下部灰岩段的顶部发育了刺毛-珊瑚礁,通过对礁体及其上下地层的■类和牙形刺研究,可识别出■类3属14种,以属Eostaffella-Eostaffellina-Pseudostaffella组合为特征;牙形刺2属2种:Idiognathoides corrugatus和Idiognathodus sp.。■类Pseudostaffella antiqua,P.conspecta和P.paracompressa extensa的出现指示桑树园组灰岩段顶部相当于上石炭统滑石板阶上部,属于■类Pseudostaffella composite-P.paracompressa带。牙形刺Idiognathoides corrugatus和Idiognathodus sp.是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常见分子,对应上石炭统罗苏阶上部至滑石板阶上部。综合上述■类和牙形刺生物地层,可以确定桑树园组刺毛-珊瑚礁的时代为巴什基尔期中期(滑石板阶上部)。本文刺毛-珊瑚礁时代的确定可以为石炭纪中期生物灭绝/更替事件之后后生动物礁的复苏演化提供新认识。 相似文献
38.
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作为名贵的芳香植物,其生长、繁育、品质和产量均受低温影响。前期研究已获得1个耐低温薰衣草品种。该研究将对其处理的温度从20℃降至0℃,揭示薰衣草响应冷胁迫的生理及分子调控机制,同时结合薰衣草的细胞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变化。采用转录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分析相关耐寒基因,并探讨外施水杨酸缓解–10℃冻胁迫的可行性。研究发现7个编码脂肪酸去饱和酶和转移酶的基因(LaFADs)、3个参与合成可溶性糖的基因(LaBAM1和LaSS2)、19个编码胚胎晚期丰富蛋白的基因(LaLEAs)及7个编码过氧化物酶的基因(LaPODs),这些基因在低温胁迫下均上调表达,指导薰衣草合成并积累保护物质,维持膜稳定性以应对胁迫。此外, 150 mg·L-1水杨酸预处理能有效缓解植株冻害,可作为低温保护剂。该研究丰富了薰衣草重要抗逆基因家族的遗传背景,为后续分子遗传学功能分析和定向品种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9.
2007~2010年在云南昭通水塘坝砖厂采煤场进行的抢救性采掘中不仅出土了禄丰古猿新材料,使得云南的禄丰古猿产地新增了一处,而且还出土了一种麂的新材料。这种麂具有鹿角眉枝较低、主枝先向外侧偏上方向生长然后再向内侧弯曲,上臼齿具有发育的新棱和内齿带,四肢较短等特征。根据支序分析这种麂与元谋晚中新世雷老麂不是姐妹群关系,而是一个独立的支序,因此将新材料订立为一个新种:昭通麂(Muntiacus zhaotongensis sp.nov.)。1978年在昭通"永乐煤场"出土的"后麂(Metacervulus sp.)"也当归为昭通麂,而"永乐煤场"即为水塘坝煤场。根据古地磁地层对比的结果,昭通麂的出土层位均相当于C3An.1n,绝对年龄在6.1~5.9 Ma,为最晚中新世。 相似文献
40.
本文系统描述了产自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晚奥陶世晚期的管状体,包括2属8种,其中一个新种。通过对比研究,本管状体组合与Burgess和Edwards(1991)的下组合相当。根据本组合的研究,对Burgess和Edwards的组合进行了补充,其组合由不同类型的光壁管、低分异度的内壁加厚管组成、未见外壁加厚管和丝状体,组合的时代从中奥陶世到早志留世(晚Llandovery)。根据植物学的对比研究,管状体主要产自Nematophytales La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