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33篇
  162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省建水县岔科地区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豫鼠(Yuomys),定地层时代为晚始新世。这套地层暂称岔科组,以示滇南地区第一个含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的地点和层位。  相似文献   
12.
高进 《化石》1992,(2):32-32
晚元古代埃迪卡拉动物群(Ediacara fauna)的绝灭是目前所确定的最早的大规模绝灭。其原因尚不清楚,具体的绝灭过程也未见论述。对此本文作一初步探索。埃迪卡拉动物是最早的后生动物,首先发现于澳大利亚南部阿第雷德地区的埃迪卡拉附近。这个动物群中的主要动物有腔肠动物、水母类、蠕虫动物、海鳃类、节肢动物及分类不明的动物等(见附图)。与它相当的动物化石在世界各地广为分布,我国陕西的宁强和黑龙江的鸡西也有发现。埃迪卡拉动物群的生存年代为6—7亿年前,这正是南沱冰期以后与罗圈冰期出  相似文献   
13.
白滨  金迅 《化石》2010,(1):33-34
位于内蒙古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东北约50公里处,有一处高耸的红色台地,沉积了从晚古新世至渐新世的地层,当地人称之为“大红山”,但其官方名称却是“脑木更平台”或“神圣高地”(图1、2)。尤其是“神圣高地”这一名称,每次听到总令人肃然起敬,给人以无限遐想。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宝格达乌拉晚中新世副竹鼠化石(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1996-2007年间在内蒙古阿巴嘎旗晚中新世宝格达乌拉组采集的副竹鼠化石。材料包括下颌骨1件、牙齿14枚和肢骨4件,分别采自该组的2个地点。根据标本较大的尺寸、形态特征,以及颊齿的釉质曲线高度,宝格达乌拉材料被归入三趾马层副竹鼠Pararhizomys hipparionum Teilhard de Chardin Young,1931。Pararhizomys是一类具高冠、脊形和冠面构造简单颊齿的啮齿动物。该属目前发现的化石地点少,材料也不多,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和蒙古高原周缘,其地史分布为晚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中期。与鼢鼠类(siphneids)和鼠平类(arvicolids)一样,Pararhizomys属的颊齿有由低冠到高冠发展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牙齿侧面釉质曲线(dentine tract)由平直、远离内外两侧谷底到起伏、接近甚至超过内外两侧谷底。为方便比较,本文为釉质曲线的高度设立"H"指数,即从每侧最深谷的谷底和釉质曲线的最高处取平行于冠面的平行线,此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H值越大,表明齿冠越低,反之则齿冠越高。尽管目前发现的副竹鼠标本不多,但似乎可以看到从早期到晚期,其颊齿的个体有从小变大,釉质曲线高度H值逐渐减小,即齿冠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Pararhizomys的牙齿形态多少与竹鼠类的低冠竹鼠Brachyrhizomys和竹鼠属Rhizo-mys及拟速掘鼠属Tachyoryctoides有相似之处,故常被与Brachyrhizomys和Rhizomys一起归入竹鼠科(Rhizom yidae),但该属的牙齿不具中脊和下中脊,褶沟少,一般为2-3个,与上述三属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对下门齿所作的切片观察也表明,Pararhizomys的釉质层结构与Brachyrhizomys,Rhizomys和Tachyoryctoides者相差甚远,其内层(PI)明显增厚,釉柱和釉柱间质(IPM)的排列方式存在明显差别。颊齿的冠高、冠面形态,以及下门齿的釉质层结构,似乎都表明了Pararhizomys属不大可能归入竹鼠科或速掘鼠科(Tachyorictoididae)。而下门齿釉质层切片显示了Brachyrhizomys与Rhizomys有着高度相似的釉质结构,进一步证明了两者有较接近的亲缘关系。地理分布上,Pararhizomys与Tachyoryctoides属只发现于古北区,伴生的哺乳动物显示了其可能适应偏冷、干旱的草原环境,而Brachyrhizomys和Rhizomys主要局限于东洋区,共生的哺乳动物多能适应温暖、湿润的树林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张莉 《蛇志》2005,17(2):123-124
我科自2003年以来,对12例晚期肿瘤患者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进行化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绥滨地区晚侏罗世东荣组的沟鞭藻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黑龙江绥滨86-11孔的沟鞭藻类进行了初步研究,共描述化石10属16种(包括2新种,6未定种);其中不少是在我国首次描述的。这些化石分成两个组合,其优势分子分别为Gonyaulacysta jurassica和Amphorula delicata。根据组合内各分子的时代分布,两化石组合的时代分别为Late Oxfordian—Early Kimmeridgian和Portlandian期,并对其产出层位东荣组的时代作了讨论,认为属于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7.
日本九州渐新-中新世沉积物中新发现的啮齿类,有四种类型:1.河狸科未定属种A;2.晚渐新世Sasebo(佐世保)群的Steneofibersp.;3.河狸科未定属种B;4.早-中中新世Nojima(野岛)群的山东硅藻鼠(Diatomysshantungensis)。河狸科的两个未定属种的标本属于大型河狸,头骨大小接近于巨河狸(Trogontherium),门齿珐琅质具有明显的纵沟。个体大小和门齿珐琅质特征方面的相似性表明这些标本可能为同一个属。Steneofiber是一个遍布北半球的属,以前还未曾在东亚的晚渐新世地层中发现过。山东硅藻鼠的出现使我们有理由推测,在早中新世晚期,位于东亚边缘的日本和中国东部的哺乳动物同属一个区系。  相似文献   
18.
王頠  莫进尤 《人类学学报》2004,23(2):130-137
广西扶绥县南山洞发现人类化石及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包括2枚智人牙齿化石,分别是左下第三臼齿和右下第二臼齿,其形态特征与广西其他山洞发现的智人化石相似,归入晚期智人。哺乳动物化石多为华南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成员,时代属更新世晚期。该地点新发现的蒙古野驴化石属华南晚更新世动物群的首次发现。南山洞所有化石发现于洞内浅褐色砂质粘土中,堆积物第二层钙板层的铀系年龄为30—40ka。蒙古野驴的出现暗示中国南方大陆可能在末次冰期出现过干冷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9.
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早期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记述了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早期植物化石19属29种(包括6新种,2相似种和10未定种),这是一个以种子蕨类为主的安加拉型植物群。文中对这一植物群的性质和地质时代作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和对比。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陕西蓝田地区蓝田组底部发现的新罗斯祖鹿化石。该种中等大小,具三分支鹿角,主枝弯曲,角基脊延伸至额骨上;年轻个体的角环与第一分支间距离长,眉枝长且弯曲;下颊齿的古鹿褶不发育或缺失。整理中国发现的祖鹿化石,认为中国晚中新世至早更新世应该有5个种存在:新罗斯祖鹿(Cervavitus novorossiae)、山西祖鹿(C.shanxius)、化德祖鹿(C.huadeensis)、最后祖鹿(C.ultimus)和凤岐祖鹿(C.fenqii)。新的生物年代学数据以及对比分析提示祖鹿可能起源于欧洲,随着东亚夏季风的加强从保德期开始迁入中国。不同于新罗斯祖鹿,山西祖鹿为适应气候与环境改变而出现了较明显的形态改变。上新世之后冬季风的加强致使祖鹿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小,到更新世早期仅在中国南方有遗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