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5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47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6年   10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991.
通过建立网室近自然实验种群,结合野生个体观察记述了云南玉溪九香虫Coridius chinensis (Dallas)种群的各虫期形态特征、在云南玉溪红塔区的年生活史、寄主范围、取食偏好、成虫及若虫的行为习性,为该虫的保育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九香虫卵有绿色和粉色两种生态型,若虫有5个龄期;在云南玉溪红塔区1年仅发生1代,仅以成虫态越冬;红塔区九香虫野生个体主要以佛手瓜和南瓜等葫芦科植物为食;取食偏好选择试验表明该虫最喜取食葫芦,冬瓜和南瓜次之;雌雄成虫可多次交配多次产卵,单雌单次平均产卵量为16.3±6.0粒。研究表明,云南玉溪红塔区的九香虫种群为典型的一化性昆虫,休眠期可达8个月;该虫食性较广,可取食多科植物,但以葫芦科瓜类为主;羽化成虫每年9月中旬至10月上旬陆续从佛手瓜、南瓜等寄主植物上迁至枯树皮下、柴堆等隐蔽场所越冬,翌年4月下旬陆续解除休眠,迁至佛手瓜、南瓜等作物上取食繁殖。  相似文献   
992.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Ⅲ.金星蕨科1.毛蕨属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产毛蕨属51种植物孢子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属孢子为单裂缝,两侧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肾形,由周壁形成表面纹饰。表面纹饰可分为3种类型:(1)周壁具流苏状的翅状纹饰,表面有突起或穿孔,有19种属于此类型;(2)鸡冠状纹饰,有11种属于此类型;(3)刺状纹饰,有10种属于此类型。另外有11种具有上述纹饰的混合纹饰,被认为是中间类型。孢子的形态特征可作为该属的分类学和孢粉学研究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比较鼠脑复壮前后狂犬病毒的形态变化,并观察病毒感染BHK-21细胞后不同时间的形态发生情况.[方法]以保存时间较长的SRV9毒株为原始材料,经乳鼠脑传代复壮后接种BHK-21细胞,浓缩、纯化后观察.[结果](1)未经复壮的病毒中DI粒子占较高比例,典型粒子只占少数,而复壮后典型粒子所占比例升高到病毒粒子总数的90%.(2)感染24h后在细胞浆内可以观察到典型病毒粒子,其数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带毒传代之后的培养过程中细胞内病毒数量增加不明显.(3)病毒可以在细胞内的空泡膜表面以多种方式成堆出芽.[结论](1)鼠脑复壮可恢复狂犬病毒中典型粒子所占比例.(2)带毒传代1~2次时为狂犬病毒收获的最佳时机.(3)本研究为狂犬病毒的装配机制补充了数据.  相似文献   
994.
10种刚竹属植物花部形态的补充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补充和描述了黄古竹Phyllostachys angusta,乌芽竹P.atrovaginata,角竹P.fimbriligula,美竹P.mannii,早园竹P.propinqua,芽竹P.robustirames,水胖竹P.rubicunda,衢县红壳竹P.rutila,天目早竹P.tianmuensis,9种竹子的花部形态特征,并根据采得了可靠花枝标本对台湾桂 竹P.makinoi的花部形态特征作了增补和修订。  相似文献   
995.
植物生活史繁殖对策与干扰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0,自引:7,他引:50  
植物生活史繁殖对策研究是涉及植物的适应或进化、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方面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研究内容的生态学研究领域。按Grime的植物生活史繁殖对策分类、植物营养繁殖与干扰适应、种子形态学与干扰适应、土壤种子库与干扰适应、植物繁殖体传播和萌发与干扰适应论述了当今极受关注的植物生活史繁殖对策与干扰关系,简述了我国干旱区干扰与植物生活史繁殖对策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996.
马尾松种源在异质养分环境中的觅养行为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广东信宜、福建武平、广西岑溪3个不同磷效率特性的马尾松种源,构建同质和异质两种养分环境开展盆栽实验,研究马尾松搜寻利用异质分布养分的获取机制及不同种源觅养行为差异。结果表明,与同质营养环境相比,异质营养环境中马尾松种源具有较高的苗高、地径生长量、较强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生产能力。研究证实了根系形态可塑性和生理可塑性在马尾松获取异质分布养分中的重要性。马尾松可通过在富养斑块中须侧根的大量增生、对N、P、K等元素的有效吸收提高其觅养能力。马尾松在拓殖富养斑块的初期主要依靠新生侧根的增加和侧根的延长,在拓殖一段时期之后则主要靠新生侧根的生成和须根数量、须根密度的增加来搜寻异质分布养分。异质养分环境中的根系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效率主要缘由在富养斑块中对N、P、K大量的吸收。综合比较分析认为,在3个参试种源中广西岑溪和福建武平种源在异质营养环境中拓殖富养斑块和觅养能力较强,广东信宜种源拓殖和觅养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997.
中国荞麦属果实形态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解剖镜和扫描电镜对中国产荞麦属Fagopyrum Mill.8种1变种的果实形态和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这些种类的果实可分为3类:(1)果实三棱锥状,表面不光滑,无光泽,具皱纹网状纹饰,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苦荞麦、金荞麦。(2)果实卵圆三棱锥状,表面光滑,有光泽,具条纹纹饰,此种类型的植物有荞麦、长柄野荞麦、线叶野荞麦。(3)果实卵圆三棱锥状,表面光滑,有光泽,具大量的瘤状颗粒和少数模糊的细条纹纹饰,此种类型的植物有硬枝野荞麦、细柄野荞麦、小野荞麦、疏穗小野荞麦。研究结果认为金荞麦与栽培种苦荞麦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998.
通过环境扫描电镜结合X射线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对21种不同基因型水稻颖壳内、外表面以及糙米表面、糊粉层、近糊粉层和米中部Pb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21种不同基因型稻米不同部位Pb含量的变化范围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颖壳内表面>糊粉层>近糊粉层>糙米表面>颖壳外表面>米中部;不同基因型稻米之间对Pb的富集量存在遗传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稻米的同一部位和不同部位之间Pb含量的差异上;不同基因型水稻米中部Pb含量与颖壳内表面、糊粉层、近糊粉层、糙米表面、颖壳外表面之间、水稻糊粉层Pb含量与颖壳内表面、近糊粉层、糙米表面、颖壳外表面、米中部之间以及颖壳内表面Pb含量与颖壳外表面、糊粉层、近糊粉层、糙米表面、米中部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一方面反映出不同基因型稻米中部Pb的富集量均通过颖壳和糊粉层调控,即存在相同的调控机制;另一方面揭示了不同基因型稻米不同部位之间对Pb富集的相互调控能力存在差异,并且基因型间的这种差异存在非线性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99.
以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为材料,研究了革胡子鲶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of clarias lazera,clGH)基因的表达。以clGH基因为外源基因,以增强型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体外酶切和连接,构建了含有这两个基因的融合表达载体pCEGFP-clGH。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pCEGFP-clGH转入斑马鱼受精卵进行表达。结果显示,成功得到了携带外源clGH基因的转基因斑马鱼,并可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0-72h)观察到绿色荧光,荧光表达率分别为7.2%,45.7%,71.7%和8.5%;外源基因的表达特点为嵌合型、瞬时表达;外源基因最早在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囊胚期(3h)开始表达,在注射后24h达到最强,在仔鱼孵出前后(72h)表达水平降至最低。本试验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正确,为今后进一步研究clGH基因的功能及利用clGH基因进行快速生长转基因鱼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植物根系形态对低磷胁迫应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对磷营养高效吸收有关的根系形态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植物适应低磷胁迫的根系形态特征,以及植物适应低磷胁迫根系形态变化的激素调控的内在机制,着重阐述了植物适应低磷根系形态变化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并对开展此类工作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