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06篇 |
免费 | 102篇 |
国内免费 | 453篇 |
专业分类
18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58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47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83篇 |
2011年 | 84篇 |
2010年 | 76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75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2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3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72.
蓝斑核对上呼吸道阻力肌—颏舌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在38只经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健康家兔上进行,观察了电、化学刺激蓝斑核(LC)对颏舌肌功能的影响。结果如下:(1)长串电脉冲刺激蓝斑核使颏舌肌肌电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长吸性肌电积分幅度升高,膈肌亦出现与颏舌肌同步的肌电活动增强。(2)LC内微量注射胞体兴奋剂谷氨酸钠,也引起明显的颏舌肌和膈肌肌电活动增强。(3)上述电、化学刺激的区域对照和盐水对照实验,均未出现有意义的肌电改变。提示:电、化学刺激LC可特异性增强上呼吸道阻力肌──颏舌肌的紧张性活动,具有减小上呼吸道阻力的作用,这对于某些上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1 回归学生生活 学生生活一方面是课程和学习的源泉,另一方面又是创造生命意义的过程."生存"和"生活"都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生存"仅仅是生命延续的过程,而"生活"却是创造生存意义的生命活动.动物在生命活动中形成它的"生存世界",人类则在生命活动中创造了自己的"生活世界".笔者在许多场合多次重复的一句话是:"课程因为生活而生动,生活因为课程而精彩!"教师要将课程变成一溪流动的活水,让她既流过生活,又成为生活的源泉.哪怕是在呈现一个古老的经典,也应该让它像刚出水的鱼儿一样鲜活. 相似文献
74.
用河豚毒素(TTX)慢性阻断大鼠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后肢不活动,经过不同时间(最长7d)后离体观察了快肌伸趾长肌(EDL)和慢肌比目鱼肌(SOL)肌纤维终板区的诱发动作电位。我们发现在不活动期间动作电位超射和上升速率逐步下降,并从第4天起部分肌纤维能在含有1×10~(-7)g/ml TTX的溶液中被诱发产生动作电位(称抗TTX动作电位),待至第7天时全部SOL肌纤维和90%的EDL肌纤维都能被诱发出抗TTX动作电位。与去神经肌纤维相比,不仅抗TTX动作电位出现较晚,并且其超射和上升速率较低。在去掉TTX阻断使肌肉恢复活动后,动作电位超射和上升速率渐趋恢复,抗TTX动作电位逐渐消失。无论是动作电位的恢复还是抗TTX动作电位的消失,EDL肌纤维均快于SOL肌纤维。本文还讨论了不活动化使肌纤维动作电位变化以及快、慢肌差别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75.
灰蓝姬鹟的孵卵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 0 2年在莲花山自然保护区使用温度自动记录装置对灰蓝姬的孵卵节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灰蓝姬雌鸟日平均离巢 31.2 5± 7.5 0次 (n =8天 ) ,平均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为 7± 2min (n =2 6 4 ) ,平均在巢持续时间 2 1± 9min (n =2 5 6 )。雌鸟在巢率与环境温度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Spearman相关 ,r =- 0 .30 4 ,P <0 .0 1)。进一步的分析表明 ,灰蓝姬雌鸟每次离巢持续时间与环境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 (Spearman相关 ,r =0 .2 6 1,P <0 .0 1) ,每次在巢时间和离巢次数均与环境温度无关 (在巢时间 ,r =0 .0 2 6 ,P =0 .6 82 ;离巢次数 ,r =0 .0 14 ,P =0 .879)。认为灰蓝姬雌鸟主要通过调节离巢时间的长短来控制孵卵节律 相似文献
76.
帕金森病丘脑底核神经元的电活动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探讨了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 STN)神经元电活动的特点及其与PD症状的关系.
35例PD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 应用微电极细胞记录和EMG记录技术,
记录手术靶点STN及其周围结构神经元的电活动以及手术对侧肢体的EMG.
应用分析软件甄别单细胞电活动, 分析其特点及其与肢体EMG的关系.
结果表明, STN及其周围结构具有特征性放电活动.在36个记录针道中,
共发现436个STN神经元, 平均放电频率44.0±20.5 Hz. 其中, 56%的神经元呈不规则簇状放电;
15%呈紧张性放电; 29%呈规则的簇状放电, 其放电节律与肢体震颤的EMG高度一致(r2=0.66,
P<0.01), 称之为震颤细胞. 在PD震颤型患者的STN中发现大量震颤细胞,
且80%位于STN中上部, 而在PD僵直型患者的STN中均发现与运动相关的细胞电活动.
本研究提示, 通过微电极记录技术可准确地判断STN的位置和范围;
与震颤活动相关的细胞放电和与运动相关细胞的放电与PD症状有内在关系;
STN参与PD运动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77.
78.
舟山眼镜蛇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 7条舟山眼镜蛇 (Najaatra)研究动物对光暗周期加热光源反应所导致的体温变化。设计两项实验 ,每项实验历时 9d。实验一光照期覆盖整个白天 ,实验二光照期覆盖整个晚上。眼镜蛇仅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进行体温调节 ,但光照期内任何阶段都未发现所有个体同时处于热活动状态。两项实验中热活动个体百分比的时间变化显著 ,实验二热活动个体百分比波动相对大于实验一。在加热光源开启期间 ,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的百分比总体上大于实验二。在两项实验中 ,热活动眼镜蛇体温的时间变化都不显著。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的体温高于实验二 ,而两项实验中不处于热活动状态的眼镜蛇的平均体温无显著差异。实验一热活动眼镜蛇 (31 1±0 8°C)选择的体温上限高于实验二眼镜蛇 (2 6 0± 0 9°C)。在两项实验的任何时间段内 ,眼镜蛇的体温都不低于环境温度。 相似文献
79.
使用Videomex-V影像运动监视系统全天监测丰鲤(Cyprinus carpiovar.Xingguo♀×Cyprinus carpiovar.mirror splittered♂)、散鳞镜鲤(Cyprinus carpiovar.mirror splittered♂)和兴国红鲤(Cyprinus carpiovar.Xingguo♀)的活动(每种鱼12条,饥饿和饱食各6条)。结果显示,3种鱼饥饿时的活动水平都显著低于饱食时,但3种鱼白昼或夜间的相对活动水平都不受摄食与否的显著影响;饥饿或饱食时,丰鲤的活动水平与散鳞镜鲤都无显著差异,并且都显著高于兴国红鲤;丰鲤饥饿时的活动节律与散鳞镜鲤和兴国红鲤都不相似,饱食时的活动节律与散鳞镜鲤更相似。总的来看,丰鲤的活动水平和活动节律与散鳞镜鲤更为相似[动物学报51(5):806-812,2005]。 相似文献
80.
急性冷暴露和冷习服对大鼠和雏鸡某些内分泌活动影响的比较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冷应激对哺乳类和禽类某些内分泌活动影响的比较生理学机制。方法:Wistar大鼠和罗曼雄性雏鸡进行急性冷暴露和冷习服实验,探讨急性冷暴露和冷习服对大鼠和雏鸡某些内分泌活动的影响。结果:大鼠在急性冷暴露后血清T3水平在4-36 h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雏鸡的T3浓度则在冷暴露后除12 h有所升高外,其他时间均低于冷暴露前的水平;大鼠血清T4在冷暴露后2 h时升高,而后逐渐降低,而雏鸡冷暴露后2~4 h升高,12 h降低,而后又升高;血清胰岛素(Insulin)的变化趋势大鼠和雏鸡基本一致,均在冷暴露2 h升高,而后渐降;皮质醇(Cortisol)的变化,大鼠为冷暴露后2 h明显升高,而后渐降,而雏鸡则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冷习服后大鼠和雏鸡血清的几种激素水平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冷习服后血清T3升高,T4下降,胰岛素降低,而皮质醇则呈升高趋势。结论:冷应激对哺乳动物和禽类的内分泌活动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