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1396篇
  5153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19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1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八种昆虫离体细胞系对灭多威农药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MTT法,研究了灭多威农药对八昆虫离体细胞系敏感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同一浓度处理下,不同细胞系细胞病变的程度不同,敏感性差异很大。LC50值在10^2-10^5μg/ml范围内变化,其中,白纹伊蚊细胞系是最敏感的,而小菜蛾细胞系几乎不敏感。  相似文献   
72.
通过研究棉花8个部位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zgera的营养效果和其所含次生物质类萜烯和单宁的浓度及在组织中的分布,揭示了棉铃虫取食营养特点与棉花次生化学的关系。棉铃虫取食顶尖、转移蛀食蕾铃的习性,与有关器官或组织对幼虫的营养效果密切相关,而营养效果主要取决于类萜烯和单宁的含量。棉花顶尖嫩叶中单宁浓度随着棉花的生长发育呈升高的趋势;类萜烯浓度在第四真叶期、第六真叶期和现蕾初期之间出现一个明显的底谷,而此期幼虫主要为害顶尖。蕾铃外层的苞叶、花萼、花瓣和铃皮,因次生物质含量高,不利于幼虫生长,相反内部的花粉、子房和铃心,次生物质含量低,营养效果好,顶尖嫩叶则介于其间。类萜烯存在于组织的色素腺内,分布集中;单宁则散布于组织中,偏多分布于组织外层。结果证实,昆虫在寄主植物上的取食方式是昆虫对寄主体内变动的次生化学的一种适应,它使昆虫付出尽少代价获得最适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73.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各类材料如纳米材料、重金属材料应用,及其他一些生物质类材料的积累,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都有着较明显的生理毒理效应。只有对这些材料的生物效应有了清楚的了解才能正确地使用而避免它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本试验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对象,从生长发育到基因水平,考察了CdS/ZnS量子点对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发现CdS/ZnS量子点暴露不仅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长、头部摆动以及身体弯曲等生物行为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且对线虫细胞毒性相关基因、胁迫相关基因以及细胞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有一定的影响。当CdS/ZnS量子点的暴露浓度为3.33 nmol/L,线虫体长、头部摆动以及身体弯曲分别从空白组的(0.64±0.072)mm,(55.94±7.17)次/min和(9.95±2.42)次/20 s降到(0.48±0.099)mm,(15.83±6.76)次/min和(7.72±1.12)次/20 s;而GST-1,daf-21,HSP-16.4等基因表达分别增加了15.33, 19.51和35.01倍。本研究为量子点在应用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The pre-calling behavior of female adults of the common cutworm, Spodoptera litura (Lepidoptera: Noctuidae) collected in southern Japan and southeastern Asian countries was investigated. Most females started calling on days 1-4 after adult emergence. In three populations obtained in Saga prefecture in Kyushu mainland, Japan, two different patterns of pre-calling period (PCP) were observed: one was the above-mentioned pattern shown by most individuals, and the other was a pattern in which females sexually matured within several hours after emergence. Diel periodicity was shown in the time of calling activity, and its pattern varied among the populations. Pre-calling period was stable over successive generations in the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75.
韩宝瑜  陈宗懋 《生态学报》2000,20(3):495-501
采用培养皿,①承接茶蚜自然分泌蜜露;②惧蜜露浓缩后点于培养皿中心。逐头释放瓢虫于分别胃这2类蜜露的培养皿中心进行生物测定,两个试验均证明:①蜜露强烈地吸引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随着蜜露浓度呈梯并地增大,搜寻时间极显著地延长(P〈0.01);②蜜露可激发瓢虫的搜索行为由广域搜索型转换为地域集中搜索型。前0 ̄5s局限在较小范围内不断地转向,即搜索速度小,转动角度大。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 变种最敏感,搜索和  相似文献   
76.
《昆虫知识》2008,45(6)
果蝇脑中蘑菇体结构内的神经元,是学习、记忆和睡眠调控等过程所必需的。Sung-Tae Hong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它们在温度喜好行为中也起一定作用。一些动物,同我们人类一样,通过改变它们的代谢来从内部调控体温。但对像果蝇等其他动物来说,体温是与它们环境所进行的热交换的结果。果蝇能够本能地寻找一个与它们在遗传上所喜好的体温相匹配的环境,这个过程与哺乳动物设定固定体温的过程相似。当蘑菇体神经元中依赖于AMP的环状激酶活性被人为调低时,果蝇便不能找到它们所期望的温度;当这个活性增强时,它们便喜欢较高的温度。这项研究表明,温度感觉可能与学习和基因共享一些细胞机制。  相似文献   
77.
黄斑蕉弄蝶蛹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黄斑蕉弄蝶蛹的部分营养分析表明,黄斑蕉弄蝶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蛋白质含量丰富为76.3%、脂肪含量为15.8%;矿质元素种类多且含量丰富;总氨基酸含量较高为628.2 mg/g干重,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45.1%,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82,各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衡,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含量为24.4 mg/g蛋白质,占FAO模式参考值的70.0%。黄斑蕉弄蝶蛹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它的食用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8.
蜜蜂复杂的社会行为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了解蜜蜂的学习、记忆、导航、信息传递等行为的神经分子基础,可对探索人类自身的脑科学和复杂社会行为的分子基础提供比较研究信息.本文综述了多巴胺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蜜蜂行为中的作用,详细介绍了蜜蜂脑部的多巴胺受体,总结了蜜蜂脑部多巴胺水平的影响因子等,最后对进一步研究多巴胺神经通路对蜜蜂行为的作用及机制的前景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79.
芙新姬小蜂和潜蝇姬小蜂均为强卵育型(synovigenic)寄生蜂,成虫具有产卵寄生致死、寄主取食致死和寄主叮蛰直接致死3种寄主致死行为。为了明确成虫补充非寄主食物营养对2种姬小蜂控害潜力/控害行为的影响,本文比较研究了分别提供寄主食物和寄主食物+非寄主食物(10%葡萄糖)条件下的2种姬小蜂在初羽化前期(前6 d)内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致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仅提供寄主食物时,芙新姬小蜂的寄生、取食和总体致死量均显著的高于潜蝇姬小蜂,但是直接致死能力却弱于后者;补充非寄主食物和仅提供寄主食物处理相比,两种寄生蜂的寄生量,取食量和总致死量均呈下降趋势。该研究显示:在初羽化前期,取食寄主食物的雌蜂比取食寄主食物+葡萄糖的雌蜂具有更强的致死能力。  相似文献   
80.
《昆虫知识》2009,(6):977-977
人们普遍认为昆虫是没有思维活动的低等动物。然而,别看昆虫的大脑小如针尖,它们的智力却一点不逊于体形庞大的高等动物。英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昆虫不仅有思维活动、会数数、懂得分门别类,甚至可以识别人脸。“消除偏见”来自英国玛丽女王学院、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的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昆虫大脑开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昆虫的大脑容量足以使它们拥有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