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6篇 |
免费 | 44篇 |
国内免费 | 59篇 |
专业分类
9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20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33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47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8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91.
正近期,著名SCI刊物"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2016年452期上发表了由中国和美国等国专家合作撰写的科研论文:"A new Minisauripus site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Tracks of small adults or 相似文献
92.
蔚县盆地牛头山(铺路)剖面晚上新世/早更新世小哺乳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头山(=铺路)剖面6个含化石层位中,第3、6、9和第12层为晚上新世,第15、16层为早更新世。晚上新世以Hypolagus,Nannocricetus mongolicus,Sinocricetus progressus,Mesosiph- neus,Pliosiphneus,Pseudomeriones complicidens,Micromys tedfordi等的最后绝灭为特征;早更新世以Allophaiomys deucalion,Yangia等的出现为特征。根据岩石地层和小哺乳动物组合分析,该剖面上新世/更新世界限应在第12-13层之间。根据动物组合或动物群的对比,将牛头山剖面、钱家沙洼村的洞沟剖面与小水沟剖面、东窑子头村的大南沟剖面及稻地村的老窝沟剖面的不同层位进行了时代排序。 相似文献
93.
94.
95.
本文记述了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新发现的鼠类化石, 共有7属11种, 包括了4个绝灭种, 占鼠类总数的40%。经系统比较研究显示, 三合大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重庆巫山龙骨坡的进步, 且较相似于湖北建始龙骨洞的相关鼠类; 古地磁的测年结果为距今在120—160万年, 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三合大洞鼠类除了个别广布型外均为东洋界成员, 而且几乎都是树栖和半树栖以及林地生活的种类, 与大哺乳动物反映的生态特征基本一致, 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气候温暖炎热, 森林茂盛的环境。三合大洞鼠类化石的研究填补了广西巨猿动物群缺少鼠类记载的空白, 这对于探讨其生态环境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96.
在广西崇左地区已发现4个早更新世的哺乳动物群,从老到新分别是:鲤鱼山百孔洞动物群(距今约200万年);泊岳山的巨猿洞动物群(距今约180万年);三合大洞动物群(距今约120万年);以及缺缺洞动物群(早于距今100万年)。事件6距今约260万年,应出现在百孔洞动物群之前,为步氏巨猿的最低层位事件(The Gigantopithecus blacki LSD)。事件7距今约190万年,应当出现在泊岳山的巨猿洞动物群和百孔洞动物群之间,为武陵山大熊猫的最低层位事件(The Ailuropoda wulingshanensis LSD)。事件8距今约100万年,应出现在缺缺洞动物群的末尾,为中华乳齿象的最高层位事件(The Sinomastodon HSD)。生物事件有规律地出现在寒冷期的末尾,或温暖期的开始。 相似文献
97.
出露于新疆南天山东部的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属于近岸、富氧、温暖的浅海沉积。该组自上一个世纪三十年代创建以来,有关它的地质时代归属一直存在着争论,作者根据珊瑚(包括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日射珊瑚)、介形类和牙形类等门类化石的综合研究,主张将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置于下泥盆统下部的洛赫柯夫阶。 相似文献
98.
报道了在甘肃省东乡县龙担地点发现的中国长鼻三趾马Hipparion(Proboscidipparion)sinense头骨化石.此前在早更新世龙担动物群中记述过的长鼻三趾马材料仅有一枚第三掌骨,头骨化石的发现不仅使该动物群的三趾马种级分类得到证实,同时扩大了对这个种头骨和牙齿特征的认识.由于最初建种的正型标本为老年个体,此后也未发现过中国长鼻三趾马的完好头骨化石,因此龙担的新材料将为该种的特征补充更多重要的信息,尤其是鼻切迹的构成.其鼻骨下部呈一细窄条状向前强烈延伸,组成鼻颌切迹下缘的后部,其前端尖,到达P2/P3界线水平,与前颌骨鼻突的末梢间有30 mm的距离.这些特征的识别对判断长鼻三趾马的系统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小长梁石工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小长梁遗址1998年和1990-1997年间5次发掘所获得的石制品,本文采用操作链(chaine opera-toire)分析概念,从石料、打制技术,二次加工、微痕观察,废片分析和认知考古学的角度,对小长梁石工业的结构及所反映的人类行为和智慧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表明,小长梁石工业受劣质石料的影响很大,碎屑块比例极高,打片技术简单,仅采用锤击和砸击法,二次加工制品比例很低,不存在概念型板的规范制品,微痕分析显示,遗址的经济活动主要为处理肉类以及植物,对石核剥片和二次加工的空间概念分析,小长梁古人类在打片过程中仅采用前运算智力和初级的具体运算智力,考虑到石料质地,数量和适应等因素,石工业并不反映古人群体的全部智慧,而表现了一种权宜性行为方式,但是他们的认知水平不会超过12岁儿童的智力。 相似文献
100.
广西柳城巨猿洞是迄今我国所发现的含爪兽化石最丰富的第四纪化石点。该化石点的爪兽上颊齿原尖强壮,呈圆锥状;次尖发育,呈新月形;原脊完全退失;m3齿带更发育;可归入我国第四纪较常见的中国黄昏爪兽(Hesperotherium sinense)。但柳城巨猿洞的标本明显比我国其他第四纪地点的爪兽较小,尤其是比早更新世晚期的代表小很多。在形态特征方面,柳城巨猿洞的爪兽与重庆巫山的最为接近,而与安徽繁昌及湖北建始的差异较大;但在牙齿的宽/长比值方面,却与安徽繁昌的最为接近。我国已发现的爪兽化石以单个牙齿为主,在分类鉴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通过牙齿测量的点散布图,可以有效地检验对零散爪兽牙齿齿序的鉴别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