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描述发现于西藏拉萨晚中生代林布宗组的种子蕨化石,确定为新种——西藏叉羽叶Ptilozamites tibeticus Yang sp.nov.。该种有别于其它叉羽叶各种:叶二次羽状;末二次羽轴较粗,具斜向纵纹或瘤状突起;末次羽片披针形,在羽轴上互生;末次羽轴的表面具斜的纵条纹;小羽片在末二次羽轴和末次羽轴上互生至对生,排列规则而紧密。中生代种子蕨类植物主要发现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新种的发现表明种子蕨类植物在青藏高原可一直延续到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932.
华南东部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海陆交互相地层中的半咸水-海相双壳类,对于我国广泛分布的陆相上三叠统和下侏罗统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中系统描述了该区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双壳类19属29种,其中Trigonucula sakawana Ichikawa,1949,Pteria sturi(Bittner,1895),Costigervillia minima Wen,1979和Cercomyapraecursor Quenstedt,1856为首次在这一区域报道;并根据新材料将前人报道的Isocardioides Fan,1962修订为Schafhaeutlia Cossmann,1897。综合这些材料和前人研究将该区小水组、三家冲组和金鸡组双壳类分别划为以下三个组合带,即Palaeopharus-Trigonucula组合带、Bakevelloides-Jiangxiella组合带和Parainoceramus-Ryderia guangdongensis组合带。文中通过对上述组合中代表属种在区域上的时代延限的分析,认为PalaeopharusTrigonucula带和Bakevelloides-Jiangxiella带的时代限于晚三叠世卡尼期(Carnian),可能延至诺利期(Norian)早期;Parainoceramus-Ryderia guangdongensis带的时代主要为早侏罗世辛涅缪尔期(Sinemurian),可能下延至赫塘期(Hettangian),上延至土阿辛期(Toarcian)。  相似文献   
933.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河北省安河湾盆地QK综Ⅰ孔介形类属种相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泥河湾组底部重新划分出Candoniella-Candona-Ilyocypris-Darwinula stevensoni化石组合带,属种之间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在0.9以上。Potamocypris plana,Leucocythe,Heterocypris salinus,Tanella opima与其它化石均不具有相关性,分别代表上新世、早更新世特殊的古环境。  相似文献   
934.
本文记述了2011年采自山东蒙阴盆地常路组二段的介形类化石共计6属10种4未定种,可建立一个Metacypris-Paracandona-Cyclocypris-Candona-Candoniella组合。根据介形类化石与国内已知化石组合对比研究,常路组二段的时代大致为古新世——早始新世。  相似文献   
935.
936.
产于广西崇左早更新世(?)洞穴堆积中的一大型豪猪被归入H.magna,从而补充了该种的特征,并依此与Hystrix属中已知各种作了较全面的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937.
描述了在兰州盆地渐新统韩家井组底部的黄砂层中新发现的巨犀化石:黄河巨犀(Paraceratherium huangheense sp.nov.)(新种),该化石产出层位的古地磁年龄为距今31.5Ma。新种主要特征为:P2之前无齿槽痕迹,一对下门齿粗壮,互相靠近,向前平伸且略微上翘,下颏孔位于p3之下,水平支下缘平直,p2前的齿隙部分向上隆起,下颌角圆钝,上升支后缘斜向后上方,齿式:?·?·3·3/1·0·3·3。除个体较大、下颌后缘有所不同之外,其下颌的总体特征与巴基斯坦的Paraceratherium bugtiense最为接近,显示两者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新标本的发现为确定经典的Dera Bugti地点产大巨犀化石层位的年代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青藏高原的隆升讨论提供了新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