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同号文 《化石》2016,(1):74-75
貘类动物起源于北美始新世早期,体型较小,后来发展为美洲和欧亚大陆特有动物.我国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的貘化石发现很稀少.197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时墨庄等人在云南一四三煤田地质队的协助下在昭通永乐褐煤矿采掘到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他们依据其中的几件貘化石下颌骨残段建立一新种——云南貘,并认为其地质时代为距今250万年至300多万年的晚上新世.但当时这一发现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野外和室内研究工作中断多年.  相似文献   
82.
叶勇 《化石》2016,(3):53-56
正近期,著名SCI刊物"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2016年452期上发表了由中国和美国等国专家合作撰写的科研论文:"A new Minisauripus site from the Lower Cretaceous of China:Tracks of small adults or  相似文献   
83.
报道北羌塘盆地笙根地区前人划分的上侏罗统索瓦组的上部发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早白垩世的Dicheiropollis花粉。表明在该地区索瓦组上部是以前未能识别的下白垩统。根据该套地层中Dicheiropollis花粉的出现及孢粉组合中大量出现的Cyathidites和Classopollis,以及较为丰富的Gonyaulacysta jurassica与多类型沟鞭藻化石组合特征,确定索瓦组上部时代归属为早白垩世早期。这不仅为北羌塘盆地笙根地区早白垩世海相地层的存在提供了依据,而且为进一步分析和完善北羌塘中生代盆地演化史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84.
85.
内蒙古满洲里扎赉诺尔露天煤矿为大兴安岭西侧重要含煤产地,经自下而上逐层采集孢粉样品,在大磨拐河组获得十分丰富的孢粉化石。根据孢粉属种与含量的变化,划分出三个孢粉亚组合:1)Concavissimisporites-Foraminisporis-Classopollis亚组合,时代为Valanginian期;2)Aequitriradites-Hsuisporites-Jiaohepollis亚组合,时代为Hauterivian期;3)Cicatricosisporites-Pil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亚组合,时代为Barremian期。这种细致划分对于进一步探讨地层内部生物演化及煤层详细对比有较重要意义。本文还探讨了该地区的三个亚组合时期的古气候演变,并命名了6个新种。  相似文献   
86.
中国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纲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一勇 《古生物学报》1995,34(2):212-227
简要地叙述中国大陆及陆架区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纵向演变和横向分异,将纵向演变归纳为6个主要的孢粉植物群发展时期。即:1)早古新世榆科花粉发育期;2)晚古新世正型粉扩展期;3)早始新世榆科-桦科-胡桃科花粉繁盛期;4)中始新世壳外科花粉发育期;5)晚始新世蒺藜科花粉扩展期;6)渐新世松科花粉发育期。据横向地区差异,将中国大陆及陆架区划分为7个早第三纪孢粉植物地理区,为:1)东北暖温带至亚热带湿生孢粉植物区,2)华北暖温带至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3)西北暖温带至亚热带旱生孢粉植物区,4)中南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5)东海南部陆架亚热带湿生孢粉植物区,6)南方亚热带、热带中生至湿生孢粉植物区,7)西藏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对以上各期的孢粉植物区的主要特征和各地理区范围,代表性的孢粉和特征分别进行叙述,并以此对中国早第三纪的主要含孢粉地层列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7.
塔里木北缘早侏罗世塔里奇克组植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舜卿 《古生物学报》1995,34(4):468-474
描述了新疆库车塔里奇克组的植物化石7属9种,根据植物化石及有关的动物化石,结合地层层序,指出塔里奇克组属早侏罗世早期。进一步阐明我国晚三叠世植物分区西端的界线不在天山而在昆仑山。  相似文献   
88.
安徽淮南早寒武世蠕虫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天瑞 《古生物学报》1995,34(4):505-508
Palaeoscolexhuainanensissp.nov.是我国华北地区寒武纪地层中首次发现的蠕虫化石,也是我国寒武纪地层中所发现的蠕虫化石的最高层位。  相似文献   
89.
对甘肃靖远一带和内蒙古自治区黑山地区早石炭世前黑山组、臭牛沟组和靖远组中三亚纲鱼类微体化石进行了形态学和古组织学研究。这些化石涉及 7个目或亚目 ,含 4属 4种 ,其中有 2新种。文中记述的属均为全球广布的属。建立了 3个早石炭世鱼类组合 ,这是我国早石炭世第一个鱼类组合序列。辐鳍鱼类和软骨鱼类中 2个目的化石均为我国早石炭世鱼类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0.
珠江三角洲全新世硅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桂荣 《古生物学报》1998,37(3):305-325
通过对采自江门市附近的两个钻孔46个样品的分析,共检出硅藻41属,150种,其中含6新种,2新变种。着重描述了新种一些国内首次或很少报道的种类。并且根据硅藻组合讨论了研究区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