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化石》2012,(3)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近日宣布,公司赢得汽车系统供应商日本电装公司的“2011年度技术开发大奖”。英飞凌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一殊荣,是因为它开发出一款专用的胎压传感器芯片,使电装公司能够设计出更加经济高效的系统并支持自动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82.
Lj-RGD1来源于日本七鳃鳗口腔腺,富含半胱氨酸并具有RGD(Arg-Gly-Asp)模体.为了验证Lj-RGD1是否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管新生等去整合素样典型功能,本文对七鳃鳗Lj-RGD1进行了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提取七鳃鳗口腔腺中总RNA进行RT-PCR扩增,获得Lj-RGD1的420 bp cDNA.对其进行克隆、表达及组氨酸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分子量为169 kD的可溶性蛋白rLj-RGD1.活性测定结果显示,rLj-RGD1呈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IC50为123 μmol/L;血管新生抑制实验结果表明,rLj-RGD1能够诱导ECV304细胞凋亡,抑制ECV304细胞增殖和管状物形成,并呈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鸡胚胎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新生.由此可见,Lj-RGD1具有去整合素样生物活性,在血栓或血管异常新生类疾病治疗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科研快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8):5601-5604
《微生物与感染》:研究首次证实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产生机制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微生物与感染》(Microbes and infec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科研人员的最新成果,首次揭示了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的产生机制,及其在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中被caspase剪切的特性。日本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以鸟类和猪作为主要宿主,经由蚊虫叮咬传播,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人群后可在儿童体内引发严重的脑炎。该病毒在亚洲流行较广,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和人类旅游活动范围的扩大,它随蚊虫以及旅游者携带传播的几率逐渐升高。因  相似文献   
84.
日本沼虾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一个适于日本沼虾研究用的 AFLP 反应体系.方法:以日本沼虾 DNA 为材料,对基因组酶切时间、选择性扩增中Mg2 、dNTP浓度、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及选扩性引物M 3/E 3配比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酶切5h,选扩 25ul PCR 反应体系中Mg2 2mmol/L,dNTP 1.2rmnol/L,预扩产物稀释 40 倍,选扩引物M 3/E 3配比为8:1,所得产物在毛细管电泳中可得剑稳定的结果.结论:该体系的构建为 AFLP 技术在日本沼虾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5.
第五届Yakuh代田会议于2007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日本东京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健肠长寿’的科学”。来自日本、中国、中国香港、巴西、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一些欧洲国家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养乐多代田会议从1999年第一届开始至本次第五届会议,和世界各国的专家探讨交流关于益生菌的最新科研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益生菌事业的发展。本次会议主要对益生菌的功能研究进行了交流,并对益生菌事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86.
2008年5月14—22日,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组织国内实验动物专家及相关人员27人参加了在日本仙台召开的“日本实验动物科学技术2008”学术年会,并参观考察了日本东北大学大学院医学系研究科医学部实验动物设施、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实验动物设施、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日本三菱制药田边制药株式会社等实验动物科研、生产、教学及相关单位。  相似文献   
87.
两种血吸虫病DNA疫苗的候选抗原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日本血吸虫基因SjFABP和SjGST原核表达产物检测二价DNA疫苗pVIVO2-SjFABP-SjGST在体内诱发的特异性抗体。方法:克隆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SjFABP和sjGST,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SjFABP、pET30a-SjGST及真核表达载体pVIVO2-SjFABP-SjGST;将pET30a-SjFABP和pET30a-sjGST进行原核表达,并将表达产物用镍亲和柱分离纯化;采用Western印迹对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VIVO2-SjFABP-SjGST免疫4周后的BALB/c小鼠血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克隆了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SjFABP(399bp)和町GST(657bp),并构建了pET30a-SjFABP、pET30a-SjGST及pVIVO2-SjFABP-SjGST重组质粒;经Western印迹检测,pET30a-SjFABP及pET30a-SjGST原核表达的抗原蛋白均能够与经日本血吸虫二价DNA疫苗pVIVO2-SjFABP-SjGST免疫的小鼠的血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日本血吸虫町尉即和町GST基因的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建立;原核表达的抗原蛋白具有免疫原性;以原核表达产物可检测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VIVO2-SiFABP-SiGST在体内诱发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88.
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中央研究所、环境分子生物学研究所的特聘研究员本乡裕一为首的团队,分离了在黄胸散白蚁肠内共生的分解纤维素的原生生物细胞,并成功地从该细胞采集了难以培养的共生菌Rs—D17。  相似文献   
89.
2007年10月,日本神户大学在校内设立了“综合生物炼制中心”。 校内的工程学、理学、农学等多方面研究人员聚焦在一起,以生物工艺和化学全面工艺的结合应用为宗旨,力争把该中心发展成为日本生物质(biomass)研究基地。 为吸引外部资金,该中心计划与日本非营利组织近變生物工业振兴会议建立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90.
第二届“前沿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ISABES-2)于2008年4月在清华大学隆重召开,会议为期两天。本次会议是清华大学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研究生培养项目的重要环节,由清华大学和东京工业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承办,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日本新能源与产业技术机构(NEDO)及企业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