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26篇 |
免费 | 400篇 |
国内免费 | 957篇 |
专业分类
45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02篇 |
2022年 | 122篇 |
2021年 | 125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87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41篇 |
2014年 | 215篇 |
2013年 | 179篇 |
2012年 | 189篇 |
2011年 | 179篇 |
2010年 | 170篇 |
2009年 | 180篇 |
2008年 | 240篇 |
2007年 | 161篇 |
2006年 | 145篇 |
2005年 | 153篇 |
2004年 | 157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28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100篇 |
1999年 | 94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94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94篇 |
1993年 | 72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52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1.
麻疯树脂酶全长基因克隆、表达及其蛋白质结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脂酶(Lipase,EC3.1.1.3)是普遍应用于皮革、饲料及生物柴油工业的工业酶制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对植物来源的脂酶研究较少。本研究用在生物柴油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油料植物——麻疯树(Jatrophacurcas)作为研究对象,克隆了该物种的脂酶基因(JcLIP)。通过多序列比对并结合物种的亲缘关系设计了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简并引物,通过使用RT-PCR和RACE技术,最终获得了麻疯树脂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酶活测定结果表明,麻疯树脂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在包涵体中,但是能产生具有活力的蛋白质,酶活约为0.8U.mL-1。结构预测和比较表明,JcLIP蛋白质具有脂酶的结构核心和催化活性中心,而在非核心区具有较毛霉脂酶更多的插入和随机卷曲,这可能是决定二者之间酶活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2.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儿茶酚胺(catech01amines,CAs)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提高或抑制该酶的活性可大幅度影响CAs的合成。近年来对于TH的关注越来越多,大量的研究表明,TH含量及活性的异常改变能通过影响CAs的含量而导致相应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导致疾病。本文将TH的结构功能、分布、表达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疾病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3.
脂激活转录因子PPAR的骨生理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激活转录因子PPAR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对细胞生长、分化以及凋亡具有重要影响,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及肿瘤细胞的生长有密切关系。本文重点从PPAR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阐述PPAR的骨生理学效应。 相似文献
94.
为评估定量荧光PCR(QF-PCR)方法在男性不育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章对78例非梗阻性男性不育患者,采用精液常规检测精子情况,并检测患者性激素水平;采用QF-PCR方法对患者性染色体多态性STR位点及特异性位点进行检测;采用常规染色体G显带方法进行核型分析;PCR检测AZF微缺失。结果显示78例非梗阻性男性不育患者中发现无精子症患者18例,少精子症患者20例,总检出率为48.72%。采用QF-PCR方法检出3例47,XXY患者,2例46,XX(SRY+)性反转患者,1例AZFc区微缺失患者,与细胞培养染色体分析和AZF微缺失PCR检测结果相符。与传统方法相比,QF-PCR技术能更迅速、直接、可靠地检测到男性不育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区域,及早发现染色体细微结构异常,有助于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男性不育症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5.
通过研究小牛血清对CHO-C28细胞培养及HBsAg表达的影响,探讨小牛血清的不同采集时间对血清质量的影响。采集出生后4、8、12h(未进食)小牛的血清,对CHO-C28细胞进行传代、换液培养,并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达量。结果可见:①在细胞传代4次时,4h采集的血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8h采集的血清细胞出现明显的衰老,12h采集的血清细胞大面积死亡;②在细胞维持换液方面,4h采集的血清可维持细胞换液25次以上,8h采集的血清可勉强维持20次,12h采集的血清维持细胞换液10次时已大部分死亡;③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达量的检测结果,同批培养上清,4h采集的血清培养细胞表达量最高。可见,小牛出生后采集血清时间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96.
无尾两栖类动物的呼吸方式为肺呼吸和皮肤辅助呼吸,为探究两种呼吸器官的显微结构,本文采用解剖学和组织学的方法,对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腺角蟾(Megophrys glandulosa)、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华西雨蛙(Hyla gongshanensis)、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滇蛙(Dianrana pleuraden)、双团棘胸蛙(Gynandropaa yunnanensis)、贡山树蛙(Rhacophorus gongshanensis)、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饰纹姬蛙(Microhyla fissipes)、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的皮肤和肺的形态及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背部和腹部皮下可见血管交错成网状,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构成。除华西雨蛙外,其余10种均有分布于真皮疏松层与致密层间的钙化层;色素细胞位于疏松层上层,体背色素层较发达。肺囊状,中空密布血管,分为大小相当的左右肺叶,两肺叶相通并与心粘连,无气管和支气管。肺由肺囊壁、隔膜、毛细血管、肺泡细胞等结构组成。肺囊壁分为胸膜层、中间层和内层:胸膜层由扁平细胞构成,中间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内层由肺细胞和毛细血管组成,隔膜由毛细血管和结缔组织构成,游离隔膜向中部靠拢可形成半封闭腔室,结合隔膜与肺囊壁形成封闭小腔室。在这11个物种中,肺较发达的个体,其皮肤结构中黏液腺的数量就会相对较少,组织形态学特征表现出与环境适应性关系较大,而受到系统发育关系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构建骆驼蓬脂转移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 from Peganum harmala,PhLT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探讨其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PhLTP基因亚克隆至pcDNA3.1上,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PhLTP;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及空载体外转染B16细胞,MTT检测其对B16细胞生长的影响。建立B16荷瘤小鼠模型,设重组质粒(pcDNA3.1-PhLTP)、空载(pcDNA3.1)、生理盐水和阳性药物(CTX)组,分别处理小鼠后测量各组肿瘤体积并称瘤重,计算抑瘤率。光镜观察鼠脾、肝等组织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瘤体中PhLT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pcDNA3.1-PhLTP转染B16细胞72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01)。注射pcDNA3.1-PhLTP组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肿瘤体积小于空载和生理盐水组(P0.05)。显微镜下可见重组质粒组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点、片状坏死,而肝、肺等无明显病理损伤。重组质粒组肿瘤组织中有PhLTP蛋白的表达,且VEGF和bFGF的阳性表达指数都低于空载和生理盐水组(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PhLTP,体内外实验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地抑制B16细胞的生长,预示了该重组质粒在治疗黑色素瘤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8.
硝普纳处理对白刺愈伤组织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 Bobr.)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处理对其膜脂过氧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检测结果显示,白刺愈伤组织在SNP处理下细胞中NO含量显著增加,而N-硝基-L-精氨酸(L-NNA)处理使细胞中NO水平降低。低浓度SNP(10和25 μmol·L-1)处理后,白刺愈伤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减少,而高浓度SNP(100 μmol·L-1)和L-NNA(0.5 mmol·L-1)处理后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与对照比,SNP处理诱导白刺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却使脯氨酸含量减少。白刺愈伤组织在不同浓度SNP处理下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增加的变化趋势,低浓度SNP处理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弱,而50 μmol·L-1 SNP处理后POD活性约增加为对照的119%。结果提示,外源NO可促进白刺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的合成,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增强了白刺愈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表现出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
氮、磷对缺刻缘绿藻生长、总脂及花生四烯酸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其在四种不同氮、磷浓度下的生长、总脂(TL)及花生四烯酸(AA)含量的变化,分析测定了低氮和低磷浓度下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在BG-11培养基基础上,氮浓度的改变对缺刻缘绿藻的生物量影响不明显,不同氮浓度下的最终生物量均在2.1 g.L-1左右。在低氮浓度下TL和AA达到最大,分别为33.37%(%干重)和36.63%(%总脂肪酸,TFA),其中AA占藻体干重的11.56%。不同磷浓度对缺刻缘绿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最终生物量在0.90~2.07 g.L-1之间。TL在8~20 mg.L-1的磷浓度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为28%左右。TL与氮、磷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低氮有利于AA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