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51篇 |
免费 | 98篇 |
国内免费 | 674篇 |
专业分类
20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66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62篇 |
2011年 | 75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129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74篇 |
2005年 | 81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99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51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5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株高是典型的数量性状,易受遗传背景的干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能减少遗传背景的干扰。以85个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其受体亲本为籼稻广陆矮4号(Oryzasativassp.in-dica),供体亲本为粳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ssp.japonica)。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s多重比较,分析单片段代换系与受体亲本之间株高的差异,对代换片段上的株高QTL进行鉴定。以P≤0.001为阈值共检测到24个株高QTLs,分别分布于除第10染色体外的其它11条染色体上,其中3个QTLs的加性效应表现为减效作用,另外21个株高QTLs的加性效应表现为增效作用。QTLs加性效应变化范围为-6.5-31.74,加性效应百分率的变化范围为-8.81%-41.96%。该研究对进一步发掘和利用新的矮秆或半矮秆基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综述了松毛虫CPV不同分离株基因组电泳图谱的研究状况。松毛虫CPV是松毛虫Dedrolimusspp .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在松毛虫灾害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病毒基因组电泳图谱是CPV重要的分类依据和研究基础。到目前为止 ,全世界范围共分离报道了 1 0株不同的松毛虫CPV ,基因组电泳图谱研究表明CPV -1型是松毛虫CPV的主要类型。PAGE分析显示 ,松毛虫CPV不同分离株中至少存在有 3种不同CPV -1的型内变异 ,它们有时以纯一型或混合型的形式出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马尾松毛虫CPV分离株 ,其存在有 2种不同形态的病毒多角体 ,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可以分为上下 2条带 ,上带多角体为锥形 ,基因组dsRNA电泳图谱显示 1 3条带 ,不属于目前已确定的 1 4种电泳型中的任何一种 ;下带多角体为六边形 ,基因组为纯合的CPV -1型 ;另外在不同时期不同地方感染马尾松毛虫也分离得到了纯合型的马尾松毛虫CPV -型 相似文献
993.
丰林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评价: 量化与解释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原始天然红松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天然林集中分布区.本研究根据景观分类图、各景观类型的属性数据库及1997年186个样地系统空间抽样数据,选用多样性、自然性、代表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稳定性和人类干扰7项指标,建立2个层次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计算出各生态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指数(CEI).结果表明,区内有高等植物113科568种、高等动物近220种,物种多样性赋分3分;保护区地带性顶极植被类型:椴树红松林、枫桦红松林、云冷杉红松林,隐域性顶极群落云冷杉林以及仍具有原始林性质的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90.0%和森林总蓄积的96.6%,代表性赋分3分;近20~30年内未受到强烈的外界干扰(人为和自然的),自然生境完好,次生化演替得到有效控制,自然性和人类干扰赋分4分;原始森林植物仍保存着很多古老第三纪的孑遗种,如红松、水曲柳、核桃楸、黄檗、紫椴和色木槭等,稀有性赋分4分;保护区总面积18 165 hm2,其有效面积大小适宜,足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面积适宜性赋分4分;保护区以红松为主体的红松混交林是一个稳定的群落,稳定性赋分4分.综合评价结果,该保护区生态质量CEI为0.87,表明其生态质量很好,保护价值高,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均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目前保护区的面积、结构及经营管理能满足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4.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UP—3—24为出发菌株,经亚硝酸多次诱变,获得一株从正十七烷(nC17)生产十七碳二羧酸(Dc17,)的优良生产菌株NP—260。以20%(V/V)的nC17为碳源,摇瓶发酵4天,Dc17,达8 0 g/L以上。在16L自动控制罐上,不另加其乏生长碳源,加人总量30%(V/V)nC17,进行发酵试验,产酸高峰期,每升发酵液每小时能够产生1.8g的Dc17。其中产酸速率为每小时0.18%,24小时每开发酵液可增加40g以上的Dc17。发酵6天,Dc17高达133g/L以上,回收残烃后,对nC17的转化率为61.8%,后处理收率为77.6%.DC17的纯度为95.4%。 相似文献
995.
Yu-ShengWANG Xiao-HuaTENG Da-MingHUANG MikiNAKAMURA Rui-MinHONG 《植物学报(英文版)》2005,47(7):811-822
The genetic variation and clonal diversity of two divergent types (grey-green and yellow-green) of clonal populations of Leymus chinensis Tzvel at 14 loci were compared. Total gene diversity (HT) and the coefficient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GST) were all higher for the yellow-green type (HT = 0.270; GST =0.186) than for the grey-green type (HT = 0.250; GST = 0.157) of L. chinensis. Rare alleles usually occurred as heterozygotes rather than homozygotes and significant deviations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were found only at a few loci. This indicated that these two types of populations were mainly out-crossing. Clonal diversity, evenness of clones, and mean clone size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types. We found th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lone size and genetic variation of the yellow-green type of populations occurred with different climate and habitat population groups. However, for the grey-green type of populations, these genetic variations decreased under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climate and habitat population groups. 相似文献
996.
能源短缺和原油价格上涨是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优质的替代液体燃料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油料作物、废食用油和动物脂肪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相比而言, 产油微藻具有光合效率高、生物量大、油含量高、生长速率快、不受季节的限制及不占用耕地等优势15, 被认为是制备生物柴油燃料的更有潜力的原料。由于目前微藻生物柴油生产成本过高, 尚未获得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97.
998.
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不仅反映种群的生态调控能力和环境可塑性机制,也是其在群落中地位与生存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宁夏盐池县,选择以蒙古冰草为优势种的荒漠草原为对象,按丛径将蒙古冰草个体划分Ⅰ级株丛(0—5 cm)、Ⅱ级株丛(5.1—10 cm)、Ⅲ级株丛(10.1—15 cm)、Ⅳ级株丛(15.1—20 cm)和Ⅴ级株丛(﹥20 cm)5个株丛级,采用点格局分析中的O-ring函数统计方法,分析了蒙古冰草种群的株丛结构、各级株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关联性。结果表明:(1)蒙古冰草种群中Ⅰ、Ⅱ级株丛占比(79.24%)明显高于Ⅳ、Ⅴ级株丛占比(8.46%),种群中可供更新的幼苗充足,种群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2)在小尺度范围内,蒙古冰草Ⅰ、Ⅱ、Ⅲ级株丛主要表现为聚集分布,而且个体越小聚集程度越高,随尺度的增大,逐渐过渡到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Ⅳ、Ⅴ级株丛在所有尺度上均为随机分布。(3)蒙古冰草种群Ⅰ级株丛与Ⅱ、Ⅲ级株丛,Ⅱ级株丛与Ⅲ级株丛在小尺度内呈显著正关联,随研究尺度的增大趋于无关联,其余各级株丛在0—5 m尺度上主要呈无关联。 相似文献
999.
分蘖型克隆植物黍分株和基株对异质养分环境的等级反应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为揭示 1年生分蘖草本黍对异质养分环境的等级反应 ,比较了 4种异质养分环境中黍分株和基株的生长、繁殖特征。在分株水平 ,异质养分环境显著影响源株高度、叶面积、繁殖分配、千粒重和种子数 ,而对生物量无影响 ;异质养分环境显著影响分蘖株的这 6个指标。在基株水平 ,生物量、分蘖数和种子数随环境中养分总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大 ,根重比恰好相反 ;繁殖分配不受异质养分环境的影响 ;除一种处理外 ,其它 3种环境中的千粒重不受养分状况的影响。这些结果指示 :黍分株和基株对异质养分环境的反应具有等级性 ,源株和分蘖株对相同环境的反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古地中海退却与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隆起在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及高山植物区纱的形成与发展上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横断山-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开端是在晚白垩纪和早古近纪(早第三纪)。古植物资料在古近纪初期横断山-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是同古地中海沿岸一致的以照叶林为主的暖湿植物区系。古近纪后期和新近纪(新第三纪)以后古地中海气候逐步旱化。原来的暖湿植物区系在地中海地区逐步消失,而在横断山及喜马拉雅和东亚其他地区得以保存和发展,现代横断山及东喜马拉雅的亚热带森林即是其后裔。古近纪中期以后由于古地中海的逐步退却,气候变得干旱,原暖湿植物区系逐步被现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所取代。新近纪以后,旱生的现代地中海植物区系由于喜马拉雅和横断山的隆起而转向适应高山环境,逐步分化形成了现代的中国-喜马拉雅成分。横断山-喜马拉雅地区硬中高山栎林的起源;铁筷子属,绿绒蒿属,芒苞草属,假百合属及马桑属的地中海,喜马拉雅-横断山间断分布的形成便是古地中海植物区系残遗的体现;黄花木属,独一味属等众多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是古地中海祖先的后裔。这些代表类群的分析研究表明现代的喜马拉雅-横断山的高山植物区系以及中国-喜马拉雅成分中有相当的一部分是起源于新生代旱生的地中海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