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48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51.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孙敬三刘永胜辛化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APOMIXISINANGIOSPERMSSunJing-san,LiuYong-sheng,XinHua-wei(InstituteofBotany,AcademiaS...  相似文献   
52.
应用超声波技术来显示组织所含的粘多糖,经反复实验证明,它比传统应用的方法效果好,颜色鲜艳,定位准确,还可节省4~6倍的时间。奥申兰(Alcianblue)原法染色需1h,PAS需20min左右,用超声波技术前者仅需10min,后者只需5min左右。奥申兰是一类铜欧花青染料,含有带正电荷的盐键,它可与组织中含有的阴离子基因如合羧基和硫酸根的酸性粘液物的反应,生成不溶性复合物,PAS是靠过碘酸氧化组织中粘多糖的乙二醇基和氨羟基,致使其产生暴露出游离醛,与Schiff氏试剂起反应,产生新的复合物,这两类染色法,都能在超声彼技术的作用下来加速染色过程。超声波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仪器上所发出的超声波,以每秒钟80万次的高频振谐下作缩张运动。由此而带动了染色液中正负电荷,游离醛基等物质的缩张运动,从而加速了它们的结合,加速了染色的完成。  相似文献   
53.
植物的无融合生殖肖辅珍,王景林(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037)1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被子植物不经过精卵结合而产生种子的特殊生殖方式[1]。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或代替有性生殖(专性的),或与有性生殖共存...  相似文献   
54.
三种壁虎染色体核仁组织者的银染色观察与蹼壁虎的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骨髓细胞为材料, 采用常规制片法和一步银染色技术,首次报道了无蹼壁虎、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虑的NORs,并用α-巯基乙醇短期培养无蹼壁虎的骨髓细胞,分析其核型。结果表明,3种壁虎都仅显示一对NORs,也未见有融合现象。其中无蹼壁虎的NORs位于第18对染色体的次缢痕区,而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分别位于第19对和第14对上。另外,我们从C带分析中发现,铅山壁虎和多疣壁虎的NORs位点均为结构异染色质区。经α-巯基乙醇培养的无蹼壁虎的染色体明显“拉长”。具次缢痕的染色体可从以往报道的第 19 对调整为第18对,其次缢痕区也比直接制作的标本大而清晰。  相似文献   
55.
濒危植物——长喙毛茛泽泻的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喙毛茛泽泻 Ranalisma rostratum stapf 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为连续型,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三胞花粉。花药绒毡层为变形绒毡层。雌蕊由多数单室子房构成,每子房中含一具双珠被、薄珠心的倒生胚珠。胚囊发育为葱型。成熟胚囊中三个反足细胞退化;二个极核分别位于中央细胞的两端,其体积相差明显。这种极核分布可能与反足细胞过早退化有关。  相似文献   
56.
四环藻属新种和新变种(硅藻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7.
<正>由英国“应用微生物学及研究中心”研制的无细胞百日咳菌苗,含有凝集原2及3,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188名婴儿进入一项随机的双盲试验,以联合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的无细胞或全细胞菌苗按3、5及8~10个月的间隔进行接种。两组的局部反应相以,但在接种无细胞菌苗后,具有全身反应的婴儿显著地少于全细胞菌苗。对无细胞菌苗凝集原和毒素组分的抗体平均对致滴度高于全细胞菌苗。接种第三剂菌苗后一年,无细胞组抗体的持久性亦较好。  相似文献   
58.
实验结果表明,兰蛤的起始致死温度(TL50)值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冲击明显降低了酚对兰蛤的毒性,在20,25,30℃条件下,兰蛤的96hLC50值分别为14.0,18.5,20.0mg/L,随着温度的升高,兰蛤的耐酚能力明显增强,而在盐度-酚的联合影响中,兰蛤对盐度的变化反应不敏感。  相似文献   
59.
60.
兰种子发芽之后形成原球茎与根状茎,前者以亚美万代兰,后者以多花兰为材料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多花兰种子发芽初期,与亚美万代兰相似,但分化子叶的能力较差,在暗培养下,只形成鳞片状叶,紧贴在根状茎的分生组织上。根状茎只有转入光培养才有茎叶分化。兰种子发芽时的毛状物,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与根毛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