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应用前景,但生长缓慢且缺少系统的栽培技术研究,对其推广应用有一定影响。该研究分别将磷肥(P)、钾肥(K)、PK复合肥作为一次性基肥使用,研究不同施肥处理下大灰藓的生长生理和营养元素的变化,并用模糊隶属函数法选出最佳施肥处理。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增加大灰藓的覆盖度,K18处理的植株覆盖度较对照(CK)提高了53.9%。施肥能显著增加植株类胡萝卜素、叶绿素(除K12)、可溶性蛋白(P24、PK12、PK30除外)含量,降低植株可溶性糖含量(除P24、PK6),P18处理的植株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最高,分别为CK的3.42和2倍。P肥显著增加了植株P含量,以P18的影响最大,为CK的1.33倍;K肥对植株K含量积累的促进作用最好,K18处理的植株K含量最高(为CK的1.62倍)。模糊综合评价表明K1...  相似文献   
102.
盐胁迫对长春花幼苗生长和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景艳  刘兆普  刘玲  刘冲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0):2143-2148
以NaCl浓度分别为0、50、100、150、200和250 mmol·L-1的1/2 Hoagland营养液处理长春花幼苗,7 d后测定其鲜质量、干质量、丙二醛(MDA)和叶绿素含量、色氨酸脱羧酶(TDC)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及文多灵、长春质碱、长春新碱和长春碱等生物碱含量.结果表明:NaCl显著地降低长春花幼苗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提高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在低盐浓度(50 mmol·L-1)下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在高于50 mmol·L-1时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NaCl处理下,POD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上升;TDC活性在50 mmol·L-1 NaCl处理下活性最高,而后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文多灵、长春质碱、长春新碱和长春碱含量都是在50 mmol·L-1NaCl处理下最高,分别为4.61、3.56、1.19和2.95 mg·g-1,并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盐胁迫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长春花幼苗生长,但促进了其生物碱的代谢,提高了生物碱含量;50 mmol·L-1NaCl处理对长春花吲哚生物碱代谢的促进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03.
遮荫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遮荫对夏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显著降低玉米产量.不同时期遮荫对其影响不同,花粒期(从开花到成熟期)遮荫的影响最显著,农大108(ND108)和掖单13号(YD13)遮荫50%、90%处理分别减产67.5%、79.4%和82.9%和86.7%,其次是穗期(从拔节到开花期)遮荫,ND108和YD13分别减产34.1%、55.3%和47.2%、65.7%,而苗期(从出苗到拔节期)遮荫对其影响相对较小,ND108和YD13分别减产16.9%、24.5%和18.9%、24.3%.遮荫对YD13产量的影响大于ND108.遮荫时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显著地大于遮荫程度.遮荫后两个玉米品种的生育进程都延迟,并随着遮荫程度的增加,对其影响加剧.穗期遮荫显著影响玉米的穗分化,花丝数和雄穗分枝数显著降低,对YD13的影响大于ND108.苗期和穗期遮荫显著抑制玉米叶面积、株高和茎节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4.
海洋碳迁移转化与主要化学驱动因子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化学驱动因子对海洋碳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海洋碳迁移转化与各种化学驱动因子参与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密切相关.营养盐水平、pH、溶解氧浓度(DO)、氧化还原电位(Eh)、SO42-及硫电位(Es)等主要化学驱动因子的消长导致了海洋化学环境的变化,进而对海洋碳的迁移转化产生影响.在营养盐的供给和生物吸收情况良好的海域,CO2由于光合作用,并通过沉降有机物的氧化,不断被转移到海水深层,使得海水中的CO2分压(PCO2)降低,CO2的海-气交换量和有机碳输出通量增大,从使该海域表现为CO2的汇.由于CO2的溶解与吸收以及有机物的降解造成了海洋环境的日益酸化,引起了海水中碳酸盐溶解度增大;沉积物中酸碱环境的变化也与有机物的矿化以及碳酸盐的溶解、沉淀过程密切相关.此外,DO、Eh、SO42-及Es的变化与水体中有机碳的矿化分解过程和碳在沉积层中沉积埋葬过程相耦合.在水体中,高DO、高Eh利于有机碳向无机碳转化;而在DO和Eh较低的沉积环境中,高SO42-不利于有机碳的埋葬与保存.  相似文献   
105.
施肥对雷竹林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重施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重施肥习惯对雷竹林土壤碳库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有机肥、化肥混合处理土壤总有机碳(TOC)、水溶性碳(WSOC)、微生物量碳(MBC)、矿化态碳(MC)及WSOC/TOC、MBC/TOC和MC/TOC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各处理.3个有机肥、化肥混施处理中,随着有机肥用量减少,TOC、WSOC、MBC和MBC/TOC显著下降,有机肥用量减少一半,上述各类碳分别下降10.75%、12.02%、30.94%和22.61%.单施化肥处理中,氮素用量超过1009.5 kg·hm-2·年-1会使土壤WSOC、MBC、MBC/TOC明显降低.雷竹土壤TOC、WSOC、MBC和MC两两之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进一步通过6个处理变异系数分析发现,土壤MBC、MBC/TOC是衡量雷竹土壤碳库质量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06.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沈宏  曹志洪 《生态学报》2000,20(4):663-668
讨论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活性碳库和碳库管理(CPMI),结果表明,不同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CPMI明显受施肥、气候、土壤利用方式,耕种年限等因素的影响。供试土壤的活性碳含量范围为0.49~4.99mg/g,土壤CPMI为51.6~165。不同施肥地红壤CPMI的影响顺序为绿肥(GM)〉概肥(FYM)〉FYM-NPD〉参考(REF)〉NPK〉对照(CK),在水稻土中,共相应的影响顺序为,稻草(RSC  相似文献   
107.
数量化理论Ⅰ在评价牧草与杂草关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数量化理论I评价了华南地区两个典型人工草地中人工管理措施对牧草与杂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牧强度对东方示范牧场的牧草优势度、施肥水平对粤北第一示范牧场的牧草优势度有重要的影响,其主要危害杂草分别为飞机草(E.odoratum)、赤才(E.rubiginosum)、牛筋果(H.perforata)和白茅(I.anlindrica)、一年蓬(E.annus),并确定其草地适宜载畜量为1~4头牛·hm-2,适宜施肥水平为过磷酸钙500~1000kg·hm-2,KCl150~250kg·hm-2.  相似文献   
108.
中国古代在认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勋陵 《生物多样性》2000,8(4):429-434
中国古代的先人们经过长期劳动实践和调查研究,很早就对生物物种、生态环境及遗传的多样性有了较多认识,并记述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他们还通过发展农牧业、合理利用和管理生物资源以及建立各种形式的保护地和园林等,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9.
梅州沙田柚结果树中矿质元素的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梅州沙田柚 (Citrusgrandisvar shatinyuHout )叶片、果实在各时期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沙田柚在年周期中 ,树体的营养元素含量随着物候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说明沙田柚的栽培必须按各物候期、迎合沙田柚对营养要求 ,适时地、适量地供给各种养料 ;根据成熟果实中N、P的吸收量可推算出其全年所需的施氮、磷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0.
苹果果实的色泽因不同种类、不同品种而表现各异。果实在发育成熟时 ,有的呈金黄色 ,如金冠 ;有的为青绿色 ,如青香蕉、甜香蕉 ;有的呈现红色 ,如新红星、红富士等。这主要是由于果实所含色素 (如叶绿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及黄酮素等 )不同所致。在生产当中 ,所谓苹果果实着色 ,主要是指果实的红色而言。它是果实品质分级的主要标准之一 ,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因素。果实红色来源主要是花青素 ,花青素在果实中的合成依赖于苯丙氨酸解氨酶 ( PAL)的活动。 PAL能够阻止戊糖呼吸中形成的苯丙酮酸与氨结合形成苯丙氨酸 ,并向形成蛋白质方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