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84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林隙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树种更新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林隙梯度(林隙中心、林隙近中心、林隙边缘)中主要树种的数量特征,以及林隙大小对树种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梯度林隙内灌木树种的密度均明显高于非林隙,同种灌木密度的比值在1.08~18.15之间;随林隙面积增加,乔木幼苗更新密度逐渐增大,幼树Ⅰ(高度H≥1 m,胸径DBH≤2 cm)和幼树Ⅱ(H≥1 m,2 cm<DBH≤5 cm)的更新密度呈多峰曲线.林隙灌木总体更新密度主要随幼苗和幼树Ⅰ数量而变化.林隙内不同位置幼苗的平均树高、平均基径、种密度和个体密度有所差异.从林隙中心到非林隙,更新层乔木幼苗重要值的大小顺序为:林隙中心>林隙近中心>林隙边缘>非林隙;物种均匀度呈高-低-高的变化,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为早期林隙>中期林隙>晚期林隙.  相似文献   
82.
为了给笋用竹林土壤合理补充养分提供科学依据,以红哺鸡竹(Phyllostachys iridescens)为对象,开展了长期施用不同肥料(生物有机肥、复合肥、菜籽饼肥和不施肥(对照))竹林2年生立竹叶片C、N、P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片C、N、P含量分别为514.26~582.77、18.25~30.20、1.20~1.75mg·g-1,施肥竹林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竹林,以施菜籽饼肥竹林叶片C含量最高,施生物有机肥竹林叶片N、P含量最高;叶片C:N、C:P分别为18.71~35.02、304.41~458.52,总体上施肥竹林较对照竹林极显著降低,施肥竹林N、P养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叶片N:P为15.28~17.12,相对稳定,施肥竹林与对照竹林无显著差异;叶片N、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含量与N:P相关性不显著,而P含量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3.
菌群在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附近的动力学过程是抗生素药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建立一种能确定精确的MIC且又能准确分离抗药性菌株的方法,是目前临床对药敏实验新的要求.根据Fick扩散定律制备了线性梯度平板:将15mL含适当浓度恩诺沙星的琼脂培养基在9cm培养皿中倾斜凝固,刚好覆盖整个平板底面,然后水平放置,再在其上层加入同样体积的无药琼脂培养基,凝固12h后,药物浓度达到扩散平衡而呈均匀连续线性梯度.通过实测验证药物浓度在平板表面呈线性梯度分布.将待检E.coli菌群均匀涂布在梯度平板上,培养12h后,随恩诺沙星浓度提高依次形成连续密集小菌落区和离散大菌落区,根据两区域的分界线可以确定菌群自然形成的真实的MIC,与常规药敏实验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大菌落重新涂布高梯度平板,分界线显著上升,并检测出抗药性基因突变,表明该方法很容易筛选出菌群中的抗药性菌株.梯度平板可以方便地呈现整个菌群在MIC附近的动力学过程和遗传生理变化,并预警该抗生素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抗药性,从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84.
以开菲尔(Kefir)粒为材料,经过DNA抽提和16SrDNA V3区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并切割电泳条带进行序列测定,并与现有的数据库进行了比较,对Kefir粒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GGE图谱中可检测到的8条带的16SrDNA基因序列中有7个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登录的相关序列的相似性大于98%,余下的1个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也大于96%。相似性大于98%的7个克隆中,有3个属于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2个属于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其它2个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rrterobacter)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首次报道了鞘氨醇杆菌作为优势菌群存在开菲尔Kefir粒中。  相似文献   
85.
《植物杂志》2010,(12):7-7
由于拥有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及大量濒危物种,山区多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中国科学家研究云南中部哀牢山鸟类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发现:鸟类组成的空间异质性极高,沿海拔梯度的变化最快,坡向次之;低海拔地区鸟类组成的空间异质性要比高海拔地区高。这些结果表明设计山区保护区时,不能仅保护位于山顶部的成熟林,还要注意保护不同海拔带以及坡向的植被。  相似文献   
86.
《生物学杂志》2010,(4):F0002-F0002
植物营养学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植物营养机理与作物施肥技术、植物营养环境生态、土壤养分资源管理与信息系统等3个方面。安徽科技学院植物营养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设立的土壤农化课程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8年被遴选为安徽省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87.
了解土壤胞外酶活性和酶计量的变化对评估山地生态系统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的营养限制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亚热带山地森林土壤微生物的营养限制状况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武夷山不同海拔(1200~2000 m)黄山松林为对象,测定了土壤基本性质、微生物生物量以及与碳(C)、氮(N)、磷(P)循环...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对叶百部化学成分HPLC行为进行了细致研究并尝试了一种新的HPLC测定方法,全面考察了流动相组成及pH值变化对百部生物碱及非生物碱HPLC行为的影响,并首次应用pH梯度洗脱HPLC色谱法进行不同产地对叶百部非生物碱成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流动相组成及pH值变化对对叶百部化学成分HPLC行为有较大影响,尤其是pH值对生物碱色谱峰峰形及非生物碱色谱峰保留时间影响更大。HPLC图谱显示不同产地对叶百部生物碱成分差异显著,非生物碱成分相似度较高。同时发现,本文所应用pH梯度洗脱HPLC色谱法在实现较好色谱峰分离基础上,有效抑制基线漂移。  相似文献   
89.
秸秆还田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大田定位试验,在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以小麦品种‘西农889’和玉米品种‘郑单958’为供试作物,采取不施肥秸秆不还田(CK)、秸秆还田(S)、秸秆还田+腐熟有机肥(SM)、秸秆还田+氮肥(SN)、秸秆还田+氮肥+磷肥(SNP)共5种处理,对不同处理下土壤电导率、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作物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秸秆还田后土壤的电导率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不同处理间周年电导率平均值表现为SNP>SN>SM>S>CK,且差异显著。(2)秸秆还田配合施用氮肥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脲酶活性最高,蔗糖酶活性最大值(70.62mg.g-1.d-1)为对照的1.36倍,脲酶活性最大值(3.58mg.g-1.d-1)比对照提高了9.15%。(3)土壤有机碳含量在S、SM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而S、SM处理与CK、SN、SNP处理之间差异显著,SM处理比对照处理提高了8.91%。(4)土壤全氮含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并以SNP处理最高,其次是SM处理,S、SN处理再次之,且SNP、SM、S、SN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8%、11.1%、9.88%和7.41%。(5)秸秆还田处理的作物产量显著高于CK,并以秸秆配施氮磷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50.6%;秸秆配施氮肥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比CK提高了34.3%。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配施有机肥、无机肥可以有效促进有机物矿质化,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从而促进作物增产。  相似文献   
90.
太湖湖滨生态修复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梯度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忱  刘茂松  徐驰  汤浩  王磊  黄成 《生态学杂志》2012,31(5):1186-1193
2010—2011年对太湖贡湖湾湖滨带生态修复区滨岸挺水植物带(Ⅰ)、湾相沉水植物带(Ⅱ)和堰外开敞水体(Ⅲ)3个滨岸生境梯度带的水质状况和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共发现底栖动物13科18种,其中仅出现于1个生境梯度带的物种7个;在其余的11个物种中,有5个种群的密度在生境梯度带间存在显著差异;比较发现,按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类群的相对比例,刮食者相对丰度在带Ⅰ最高,收集者在带Ⅱ最高,滤食者在带Ⅲ最高,不同生境梯度带间底栖动物的摄食功能类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对底栖动物相对丰度和水环境参数的冗余分析显示,环节动物和昆虫与DO、NO3--N和PO43--P浓度正相关,软体动物则与NO3--N和PO43--P负相关,一些腹足类对低DO耐受能力较强,与NH4+-N和COD正相关。修复区3个梯度带水动力条件、水质状况和底质类型的差异性对底栖动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形成了生活习性、摄食特征等显著不同的3个底栖动物群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