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9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3003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19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277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46篇
  2008年   420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96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86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65篇
  1999年   230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91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41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云南兔Lepus comus G.Allen是云贵高原和滇西山地目前发现的唯一的一种野兔,初由G.M.Allen(1927)根据采自云南西部腾冲的标本命名。其后,国内外学者(包括G.M.Allen本人在内)对云南兔究竟是一独立种或为高原兔Lepus oiostulus(Hodgson)的一个地理亚种意见纷纭(罗泽珣,1981;高耀亭等,1964;Allen,1938;Ellerman et al.,1951;Angermann,1967;Corbet,1978。我们曾对国内有关单位所收藏的这两个类群的100余号标本进行较详细的对比研究。发现云南兔在形态上与高原兔确有明显区别,在分布上又有同域现象,因而主张仍应将云南兔保持其原定种的种级地位;同时,又查对了采于各地的云南兔所有标本,发现云南北部(丽江)至中部(景东、景谷)标本以及云南东部、南部和贵州西部标本都有异于滇西地模标本,且占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区。经研究,应属两个新的亚种。其中,云南东部,南部和贵州西部的新亚种,为纪念先师彭鸿绶先生毕生献身于云、贵、川的科学考察事业和他的指导与培养,特以彭先生之姓氏命名,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62.
63.
在浙江省采集仓贮稻谷及大米样品,共分离到真菌17属48种(不包括酵母菌)。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18种,青霉属(Penicillium)10种,镰孢霉属(Eusarium)4种。研究表明:在浙江省地区之间,贮粮真菌种类无明显差异。稻谷加工成大米后,籽粒表面带菌量及内部带菌率均明显下降,其真菌区系以贮藏真菌为主。稻谷在贮藏前以田间真菌为主。贮藏1—4个月的稻谷因贮藏真菌的种类、数量明显增长,而田间真菌的种类和数量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其表面带菌量及谷粒带菌率处于高峰期;贮藏1年以上的稻谷,其主要带菌种类为贮藏真菌,带菌量及带菌率明显下降。早籼谷和晚粳谷在相同贮藏条件下其带菌种类和数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4.
本文报道寄生在卷茎蓼Polygonum convolvulus L.植物上的一种霉霜,命名为中国霜霉Peronospora sinensis Tang,并作了描述和比较。  相似文献   
65.
韦裕宗  李树刚   《广西植物》1985,(3):151-156
<正>一、虫豆属 Atylosia Wight et Arn,1.白蔓草虫豆 新变种图1Atylosia scarabaeoidea(Linn)Benth ,var aryrophylla Cheng f,var ,nov  相似文献   
66.
1980—1981年先后自北京、昆明、福州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Lange)Sing.]上分离到一种真菌,在PDA上的培养性状与蘑菇轮枝菌(Vertieillium psalliotae Tresch.)和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 Gams var sincase J.D.Chen]近 似。镜检可见其兼具上述两种菌的形态。经反复多次纯化,并挑取单孢子培养,肯定了这种真菌是纯菌。在培养基上已保存4年,形态稳定。它具典型蘑菇轮枝菌形态,而其丝枝霉型瓶梗的形成和瘪缩时间、长度、原瓶梗数量、末端瓶梗数及排列密度等,都与蛛网丝枝霉中国变种有一定差异,与丝枝霉属其它种亦不同,故定为两型丝枝霉新种(Aphanocladium dimorphum sp-nov.)。本文详细描述了该新种的形态,井对文甲所提的五种真菌及其与Engyodontium属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告在四川西部采集的寄生于缴形科植物水芹(Oenanthe javanica (Bl.)DG.)和 卵叶水芹(O. rosthornii Diels)上拟盘梗霉属的一个新种——水芹拟盘梗霉(Bremiella oenantheae Tao et Y. Qin sp. Nov.)。它与在捷克和罗马尼亚发现的,寄生在缴形科 Berula erecta上的 Bremiella baudysii 较为接近,但根据它们的孢子囊形态、大小、长宽比及萌发的方式等方面的差别,可以将它们区分开。对新种作了拉丁文及汉文描述,并附有形态图。  相似文献   
68.
内蒙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的梳趾鼠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描述和比较了发现在我国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地区中渐新统的三属七种啮齿类梳趾鼠科化石,其中包括三个新种.并对某些种类的归属和性质做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9.
湖北菱科的数量分类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菱科(Trapaceae)植物为一年生水生浮叶草本,常见于湖泊,池塘及沟渠中。全世界约有70余种,主要分布于旧大陆的温带、亚热带地区,亦见于热带地区,如印度,东南亚及非洲,后来被引进美洲大陆和澳大利亚。中国有5至10种及其栽培种。菱科为一单属科。自林奈时期以来,菱科的分类学研究一直是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  相似文献   
70.
从3例急性成人腹泻患者粪便中,经电镜观察,成人腹泻轮状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DRV-ELISA)、普通轮状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ota-ELISA),猪抗C型(组)轮状病毒和鸡抗D型(组)轮状病毒血清分别与本病毒的免疫电镜试验以及RNA电泳等实验结果,发现了一种新轮状病毒,该病毒的形态结构与普通轮状病毒(Rotavirus)、成人腹泻论状病毒(Adult Diarrhoea Rotavirus,简称ADRV)极为相似,但抗原性与普通轮状病毒(A组),成人腹泻轮状病毒(B组),C型轮状病毒(C组),D型轮状病毒(D组)显然无关。基因分析表明,该病毒基因组由11个双链RNA片段组成,但其RNA电泳图型具有独自的特点,与目前公认的A组、B组、C组、D组论状病毒韵RNA电泳图型均不同,免疫电镜证实,该病毒能被人恢复期血清所凝集,表明该病毒可能是腹泻病人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