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出露于新疆南天山东部的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属于近岸、富氧、温暖的浅海沉积。该组自上一个世纪三十年代创建以来,有关它的地质时代归属一直存在着争论,作者根据珊瑚(包括四射珊瑚、床板珊瑚和日射珊瑚)、介形类和牙形类等门类化石的综合研究,主张将阿尔皮什麦布拉克组置于下泥盆统下部的洛赫柯夫阶。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对产自新疆柯坪地区的阿克苏柯坪珊瑚(Kepingophyllum aksuense)的大量薄片观察,发现该类珊瑚在珊瑚体单骸形态、横板带宽度与泡沫板带宽度之比、隔壁长度、横板的形态、隔壁数目、隔壁数目与珊瑚骸直径之比等六个方面存在很大变异。此外,该类珊瑚中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生长变异现象,表现在泡沫板的排列疏密相间。与模式标本的对比研究发现,此类珊瑚的群体间变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3.
新疆鼠尾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新疆鼠尾草(Salvia deserta Schang0根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成分,根据化学和光谱方法鉴定为:正三十三烷(Tritriacontane)[Ⅰ]、6,7-去氢罗列酮(6,7-SDehydroroyleanone)[Ⅱ],7,β-羟基罗列酮(Taxochinon)[Ⅲ]、二十六烷酸(Hexaconsanoic acid)[Ⅳ]、3-乙酰剂墩果酸(3-Acetoxy-oleanolic acid)[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熊果酸(Ursolic acid)[Ⅶ],D-甘露醇(Mannitolum)[Ⅷ]。  相似文献   
104.
新疆天山野生果树研究及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多年调查和初步统计,新疆天山山区的野生果树种类有81种,由于新疆天山野果林生态系统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强烈影响,野果林分布范围缩减、面积下降,物种减少,有的濒临灭绝状态,必须引起重视,本研究提出了新疆野生果树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及对策:(1)加强新疆野生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2)开展资源调查、评价与利用工作,保育和开发利用并重,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3)应及早建立新疆新源野苹果林自然保护区和霍城大西沟野生樱桃李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5.
新疆药用苔藓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了台藓芭用植物资源18种,并阐述了他们的地理分布,生境及主要功效。  相似文献   
106.
新疆三工河流域苔藓植物生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将新疆三工河流域苔藓植物的生活型划分为:漂浮型、石生固着型、附生固着型、水生根着型、中生根着型和旱生根着型等类型。其中,中生根着型种类最多,占该流域苔藓植物种数的89.81%,主要分布于森林带;其次为旱生根着型,占该流域苔藓植物种数的11.57%;漂浮型种类最少,只占该流域苔藓植物种数的1.38%,且分布范围十分有限。从分析结果还可知,新疆三工河流域苔藓植物的种类和生活型类型是比较丰富的,反映出该流域独特而复杂的苔藓植物多样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7.
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在国际上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是由经蜱传播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引起的烈性传染性疾病,流行于中国新疆南部、俄罗斯北部、中东、南部欧亚大陆及非洲撒哈拉地区,平均病死率在20%~70%[1-4].中国的CCHF于1965年第一次诊断于新疆南部的巴楚县(病死率高达90%),时称巴楚出血热[5];后因在北疆地区亦查出抗体,故改称为新疆出血热(XHF),并在国内广泛沿用[6].  相似文献   
108.
新疆紫草中抗生育化学成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的根部分得四种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为rabdosiin二钾盐(dipotassium rabdosiin 1),迷迭香酸钾盐(potassium rosmarinate 2),迷迭香酸钠盐(sodium rosmarinate 3),阿魏酸钠盐(sodium ferulate 4).其中rabdosiin二钾盐具有显著的抗生育活性,而迷迭香酸钾盐、迷迭香酸钠盐和阿魏酸钠盐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109.
新疆石竹属野生种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与亲缘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新疆是我国石竹属植物分布和分化中心,种质资源丰富。通过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新疆石竹属(Dianthus)植物野生种共8个种及外类群(Lychnis coronata Thunb)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S,rDNA和ITS-2)进行序列测定。研究结果说明,新疆石生属植物的ITS序列总长度为617-621bp,长度变异较小,仅相差4bp,种间序列同源性很高,达97.6%-99.8%,外类群的序列同源性为80%左右。ITS区序列在石竹属内是相当保守的,石竹属物种间序列变异位点基本上是转移多于颠换,且转移率较高,转换/颠换率为1.0-3.0。系统地位和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分布于中国的石竹属植物3个组即齿瓣组(sect.Barbulatum Williams)和石竹组(sect.Dianthus),遂瓣组(sect.Fimbriatum Williams)的亲缘关系较远,而sect.Dianthus与sect.Fimbriatum Williams的亲缘关系较近。ITS系统发育树揭示了石竹组起源早于遂瓣组和齿瓣组,其结果与传统形态学论述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0.
五彩河采风     
钟健民 《生命世界》2002,(6):9-9,F002
2002年国庆假期,笔者相约几位摄影友租车去新疆北端的布尔津五彩河岸摄影采风。 五彩河岸是一处由棕色、红色、橘黄色、浅黄色、绿色、紫黑色、乳白色的泥岩、砂岩组成的雅丹地貌。五彩斑斓的山丘河岸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