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干扰素是同病毒病和癌症作斗争的有力工具,有所谓“妙药”之称。人干扰素一般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籍助诱导剂产生的,但需要大量血液,价格昂贵,而且干扰素还表现严格专一性,因此,临床应用就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基因工程制取干扰素获得成功为  相似文献   
103.
当代人类所面临最严重的疾病--癌症和某些病毒病特别是潜伏性病毒病。据报导美国每年有40万人死于癌症,每四人当中有一人患不明病因之症,死于癌症牺牲者占这种病的2/3,有谓人类“头号敌人”之称。潜伏性慢病毒病也是一种最辣手的难题,因为这种病一旦发生,生命是无法挽救的,为制服这类病症所需药物之供应是一项最紧  相似文献   
104.
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育种策略及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讨论了近年来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育种策略。这些策略包括利用植物自身的抗病毒基因;利用病毒宙蛋白基因、动物蛋白基因、复制酶基因、卫星RNA、反义链RNA和缺陷干扰型RNA;利用抗体基因、核酶和干扰素。并以各种策略的抗病毒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5.
在烟苗移裁期应用0.4%根施净颗粒剂根区施药防治烟蚜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应用1—3kg/667m。施药后59天和82天防蚜效果分别为97.4—99.8和79.3—88.5%,不同用药量间差别不大,同期内使用5%涕灭威颗粒剂(1kg/667m。)防治烟蚜效果仅为44.1和15.4%,从防蚜效果和经济考虑建议使用1kg/667m。药量为宜,调查表明:在早期防治蚜虫也明显地减轻烟草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1990至1991年在“榨菜”病毒病发生的始期和盛期,从四川九个县(市)近郊、远郊采集样品492份,用TuMV、CMV、TMV、PVX、PVY和CaMV六种抗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间接法进行检测,属于TuMV和TuMV与其它五种病毒之一或之二复合感染的有422份,占总样品数的85.77%,其中由TuMV单一感染的305份,占61.99%。此外,还有PVX、PVY、CaMV单一感染病样27份,占5.49%,而情况不明的43份,占8.74%,总检出率91.26%。检测结果表明,发病始期或盛期,近郊或远郊均以TuMV和TuMV与CMV复合感染的病毒为主,是四川“榨菜”生产上主要的病毒种类。  相似文献   
107.
双色A与不同胞质类型高粱不育系同工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双色A高粱新不育系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和细胞色素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的遗传背景与A1A2和A3不同胞质类型的不育系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双色A是否为新不育系类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8.
斑驳白化是一种先天性颜色失调表型,在翼手目中较为罕见。2016年5月至8月期间,分别在3个省份共发现3种存在斑驳白化现象蝙蝠。在河南省内乡县七里坪乡北湾村,发现1只怀孕雌性斑驳白化毛腿鼠耳蝠(Myotis fimbriatus),斑驳区域包括背部左侧区域及腹部左侧边缘一带。在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发现1只怀孕雌性斑驳白化亚洲长翼蝠(Miniopterus fuliginosus),斑驳部位包括背部下端、腹部底端股骨边缘、左右股骨、尾骨及小部分尾膜区域。在云南省晋宁县双河乡法古甸村,发现2只斑驳白化雄性栗鼠耳蝠(Myotis badius),斑驳区域分别为背部左下侧和背颈部一侧,区域面积较小。其中,毛腿鼠耳蝠和栗鼠耳蝠的斑驳白化现象为国内首次报道。此外,通过测量蝙蝠体重、前臂长等体型参数,并与同种正常个体进行比较,发现斑驳白化亚洲长翼蝠体重偏大,1只斑驳白化栗鼠耳蝠前臂长偏大,其余斑驳白化蝙蝠体型数据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斑驳白化现象对蝙蝠的正常生存与繁殖未造成严重影响。这为将来斑驳白化蝙蝠的生理生态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道了三生烟在接种带卫星RNA的黄瓜花叶病毒(CMV-S52)后,或接种后用强毒CMV攻击,其病状表现、组织中病毒含量,病毒基因组RNA合成与卫星RNA合成的关系.植物在接种CMV-S52后7~10天,所有接种植物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轻度花叶症状,此期正是组织内病毒含量最高,而卫星dsRNA占总dsRNA百分比较低时期.接种后不同时间的测定证明,组织内病毒基因组dsRNAl和dsRNA2的合成水平均较低,而卫星dsRNA则始终保持较高的合成水平;到接种后15天病状消失时,卫星dsRNA占总dsRNA合成百分比的84.79%之多. 用CMV-S52保护接种后再用强病毒攻击,植物中的病毒含量、病毒ssRNA合成不增加或稍有增加;而基因组dsRNA和卫星dsRNA合成都有增加,但卫星dsRNA合成仍占绝对优势.保护作用的效果,取决于攻强病毒时已存在于组织内的卫星RNA与基因组RNA合成量的相对比例。讨论了卫星RNA的保护机理。  相似文献   
110.
云南甘薯病毒的检测及主要病毒的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云南甘薯病毒的种类,并对主要病毒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PCR/RT-PCR技术,对采自云南16个县、市的279个甘薯样品进行扩增、测序,对所得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MEGA 5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除普洱和祥云的样品中未检测到任何病毒外,其余14个县、市的123个甘薯样品中共检测到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卷叶病毒(SPLCV)、甘薯C病毒(SPVC)、甘薯G病毒(SPVG)和甘薯病毒2号(SPV2)等6种病毒.其中SPVG的检出率最高,达39.1%,为云南甘薯病毒的优势种,SPFMV和SPVC的检出率分别为26.9%和24.7%,而SPLCV检出率最低,仅为0.4%.在所检测的样品中未发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和甘薯轻斑驳病毒(SPMMV).云南甘薯病毒多数为2-5种病毒复合侵染,占总样品数的31.9%,其中2-3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最为常见,单一病毒侵染占总样品数的12.2%.检出率比较低的SPCFV、SPLCV和SPV2未发现单独侵染现象.[结论]云南甘薯上发生的SPFMV分离物存在EA株系和O株系,未发现RC株系,另有两个分离物同EA、O、RC之间的亲缘关系均较远,有可能是一个新的株系;SPVC和SPVG分离物均可分为3个不同的组,大部分SPVG云南分离物属于Ⅰ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