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41.
【目的】分析人工饲养条件下眼斑芫菁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不同发育阶段体内斑蝥素含量的变化。【方法】收集不同发育阶段的眼斑芫菁,通过热碱浸提法提取斑蝥素,而后以气相色谱法检测含量。【结果】在幼虫期,1龄幼虫斑蝥素相对含量最高,2龄幼虫斑蝥素相对含量降到最低点;以后随着虫体的发育,幼虫体重和斑蝥素含量都逐渐增加。羽化后的成虫经隔离饲养,雄虫在羽化后5~30天大量合成斑蝥素,而雌虫体内斑蝥素含量则极低,具有典型的性二型现象;雌雄混合饲养组中,20~30天雌虫体内可以检测到大量斑蝥素,而同期雄虫斑蝥素含量远低于隔离饲养组。【结论】幼虫期斑蝥素含量随虫体发育而增加;成虫期主要由雄虫合成斑蝥素。混合饲养组成虫平均单头斑蝥素含量高于隔离饲养组雌雄虫平均斑蝥素含量。成虫身体各部位的斑蝥素含量以腹部最高,胸部次之。  相似文献   
142.
红褐斑腿蝗卵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蒸馏水沉淀法、凝胶过滤、蛋白质电泳等方法提取纯化了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 (Stål)的卵黄蛋白,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电泳结合不同的染色方法证明红褐斑腿蝗的卵黄蛋白为一种糖脂复合蛋白,其分子量约为548 kD,由7个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47.3,100.2,95.9,59.6,53.6,49.0和42.2 kD。卵黄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到17种氨基酸和NH3峰,其中谷氨酸(Glu)百分含量最高,达13.46%,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半胱氨酸(Cys)、精氨酸(Arg)含量比较高,脯氨酸(Pro)、组氨酸(His)、赖氨酸(Lys)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43.
测定并分析了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个成员种(多斑按蚊、威氏按蚊、伪威氏按蚊、达罗毗按蚊和塞沃按蚊)核糖体DNA 28S-D3序列,应用PCR-SSCP技术对该复合体成员种进行分子鉴别。结果显示:我国多斑按蚊复合体5个成员种的D3序列长度范围为388-394bp,GC含量为58.12%—59.79%,D3序列在种内保守,在种间存在差异,种间差异最大的是达罗毗按蚊与伪威氏按蚊为6.55%,最小的是达罗毗按蚊与多斑按蚊为2.58%,平均差异率为4.59%。用SSCP分析多斑按蚊复合体5个成员种的28S-D3扩增产物,结果显示电泳条带具种特异性,可用于鉴别各蚊种。  相似文献   
144.
145.
记述采自滇西南地区德宏的卵翅蝗属Caryanda 1新种:德宏卵翅蝗Caryanda dehongensis, sp. nov., 模式标本保存于大理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 德宏卵翅蝗Caryanda dehongensis,新种(图1~4) 本新种近似于方板卵翅蝗Caryanda quadrata Bi et Xia 和大尾片卵翅蝗C. macrofurcula Mao et Ou,但以以下特征区别于后二种:1)体较大,♂19.5~20.0 mm,♀22.5~25.5 mm;2)前胸背板沟前区长为沟后区长的2.4(♂)或2.8(♀)倍;3)雄性次末节背板后缘具三角形小尾片;4)雄性肛上板长盾形,后缘中央三角形突出;5)雌性下生殖板后缘接近平直。 正模:♂,云南德宏(24.7°N,98.2°E),2002-Ⅷ-20,李燕珍采;副模:2♂♂4♀♀,云南德宏(24.7°N,98.2°E),2002-Ⅹ-01,李燕珍、徐吉山、杨国辉采。  相似文献   
146.
云南卯翅蝗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斑腿蝗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e new species of Caryanda Stal, namely C. dehongensis, sp. nov. fromsouthwestern Yunnan Province is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paper. Type specimens are kept inthe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and Chemistry, Dali College, Yunnan.  相似文献   
147.
虎斑游蛇颈背部皮下腺液致动物死亡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晓军 《蛇志》2003,15(1):8-8
多年来 ,在捕蛇中经常发现虎斑游蛇颈背部在挣扎过程中挤压出一种乳黄色粘液 ,手触感粘滑液体。解剖虎斑游蛇发现颈背部背鳞皮下长有两串米粒大小腺囊 ,充盈时带有乳黄色腺液 ,腺液排空后肉色囊状 ,长约 3.0 cm,宽 0 .8cm,左右对称两排似葡萄样腺体 ,无腺导管与口腔牙基连接 ,口开在脊鳞鳞片之间绞合区 ,经挤压分泌出乳黄色或带有血丝样乳白色不透明粘稠状液体 ,用生理盐水稀释振摇后不易起泡沫。作者用虎斑游蛇的这种皮下腺体分泌液做动物试验 ,现报告如下。1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于 2 0 0 2年 4月 1日上午 9:0 0在龙岩市黄晓军中医外…  相似文献   
148.
中国椴斑蚜属研究(同翅目,蚜科,角斑蚜亚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中国椴斑蚜属Tiliaphis Takahashi已知2种,朝鲜椴斑蚜Tiliaphis coreanus Quednau,1979和小椴斑蚜T.shinae(Shinji,1924)(中国新纪录)。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各种提供了观察标本、地理分布、寄主植物等信息新纪录种提供了详细的形态记述和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9.
抑癌基因PTEN编码产物具有双专一性磷酸酶活性 ,并与细胞骨架张力蛋白同源。PTEN可参与粘着斑的形成和解聚而影响细胞迁移。现用PTEN表达质粒转染SMMC 772 1肝癌细胞 ,研究SMMC 772 1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及PTEN与粘着斑激酶 (FAK)酪氨酸磷酸化水平之间的关系。PTEN过表达能够显著抑制细胞在Fn基质上的活动 :细胞在Fn基质上的迁移下降了 35 % ;在 30min和 6 0min两个时间点 ,Fn基质上细胞铺展分别降低了 2 9%和 2 6 % ;而在多聚赖氨酸基质上细胞铺展并没有变化。运用免疫沉淀和Western印迹方法 ,分析FAK及其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发现PTEN过表达不影响FAK表达 ,但显著降低Fn诱导的FAK酪氨酸磷酸化水平 ,两者水平呈负相关。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 ,PTEN抑制细胞 ,S期细胞下降了 16 %。上述结果提示 ,PTEN抑制肝癌细胞迁移铺展和增殖 ;PTEN对细胞运动的影响可能通过调节FAK酪氨酸磷酸化水平而实现。  相似文献   
150.
利用黑色斑蚕作亲本、选育日系普斑限性品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家蚕Bombyx moli斑纹互作原理,利用2032限性品种的雌,与自然突变体雄杂交。F2代出现分离,于是淘汰所有黑色斑蚕,只留下普斑蚕和素斑蚕,即得到新限性普斑系。新限性品系得到后,做连续3代的系统选育,其中F3代为蛾区混合育,F4~F5代采用单蛾育。蛾区混合育着重个体选择,单蛾育以蛾区选择为主,个体选择为辅。性状基本稳定后,即初步对其作主要经济性状的测定。结果显示:新限性品系在5龄经过、全龄经过上比两亲本略短。在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几项指标上较两亲本为优,分别比两亲本平均值提高31%、3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