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6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重庆市主城区不同生境类型的蝴蝶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6年9-11月,选取重庆主城区人工次生林、溪流沿岸农田、山地农田、天然次生林和人工园林等5种不同的生境类型,进行蝴蝶调查.共采集蝴蝶529只,隶属于6科16属20种.研究区优势种蝶类为酢浆灰蝶(Pseudozizeeria maha)(相对多度为38.75%)和菜粉蝶(Pieris rapae)(相对多度为17.01%).5种生境类型的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为天然次生林>溪流沿岸农田>山地农田>人工次生林>人工园林.同时分析了人为干扰和生境类型与蝴蝶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人为干扰对蝴蝶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保留城区内残存的农田生境斑块对蝴蝶多样性的保护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是早寒武世微小骨骼化石中非常特征的一个类群。自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齿状的微型磷质骨片化石在中国下寒武统含小壳化石地层中被大量发现,据统计已描述有25属52种。通过文中的评述和讨论,证实其中的一些属种是次异名或属于无效的分类名称,还有一些在归属上尚存在疑问。通过对原牙形类和牙形状化石定义的讨论,将先前指定为原牙形类的13个属进行了分类评述。表明其中的5个属是次异名,还有2个属是未知的节肢动物。其它的12个牙形状化石属中也有5个属是次异名,它们不仅显示了有多种动物亲缘的牙形状形态,而且大多属于绝灭生物,只有Beshtashella和Paraformitchella(=Beshtashella)被指定为软体动物。文中还简要地讨论了大多数属的时空分布,包括3个阶段的原牙形类地层分布,这不仅具有划分对比地层的意义,而且还反映了原牙形类的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3.
公园里,一个稚气的小女孩拉着妈妈的衣角,好奇的问,"妈妈,这个花叫什么名字?""叫牡丹,宝贝。"妈妈回答到。"为什么呀?"小女孩不依不饶。"这哪有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叫。"妈妈也一筹莫展。小女孩不满意地撅起了嘴。这看似平常的一幕突然提醒了我:大家耳熟能详的花名,最初又是怎么得来的呢?  相似文献   
124.
外源水杨酸对马蓝叶片中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蓝为试验材料,运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处理下马蓝叶片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变化.从喷施外源水杨酸处理的马蓝叶片中共获得20个显著性差异蛋白点,并成功鉴定出8个差异蛋白点,分别为ATP合成酶、α-微管蛋白、细胞分裂蛋白、甘油醛-磷酸脱氢酶和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氧化酶.其中除乙烯合成的关键酶--ACC氧化酶表达丰度下降外,其余蛋白表达量均上升.施加外源水杨酸可以影响马蓝叶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增强植物体的逆境抵抗力和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25.
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生境质量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基于1996和2004年扎龙湿地丹顶鹤生境因子专题图,通过建立生境适宜性模型和种群格局最邻近体模型,定量分析了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生境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扎龙湿地丹顶鹤繁殖适宜生境经历了面积丧失和功能丧失过程;2004年,研究区内丹顶鹤繁殖适宜性生境已大量丧失,核心区繁殖适宜生境已经严重斑块化.丹顶鹤繁殖生境选择行为对生境质量变化的响应表现为两个过程:一是丹顶鹤巢址不断向核心区集中的过程,二是在核心区的分布格局经历了从均匀分布到成群分布的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126.
蒙古国喀尔喀部蒙古族4项群体指趾遗传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调查了160例(男66例,女94例)来自蒙古国的喀尔喀蒙古族留学生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足趾长4项群体指趾遗传学特征。研究结果:1)直型拇指率为44.38%,环指长率78.13%,指甲形状长型率58.75%、方型率6.88%、扁型率34.38%,足趾类型拇趾长率35.00%;2)指甲形状出现率性别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两两特征间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关系;3)与我国10个蒙古族族群相比,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7.
红树植物木榄幼树斑块形状的分形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士楚  王伯荪 《广西植物》2002,22(6):481-484-484
应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山口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木榄幼树斑块形状的分形特征。木榄幼树斑块在整体水平上的分形维数为 1 .1 2 ,而单个斑块的分形维数介于 1 .1 7~ 1 .3 7之间。分形维数的大小与斑块形状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频谱法和周长 -面积法都适用于分析幼树斑块形状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28.
七种蒿属植物种子重量形状及萌发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在实验室条件下 ,对 7种蒿属植物种子 (差巴嘎蒿、乌丹蒿、万年蒿、大籽蒿、黄蒿、野艾蒿和冷蒿 )进行重量、形状及萌发特性的比较研究。沙生先锋植物乌丹蒿和差巴嘎蒿的种子重量较大、形状扁平 ,这些特征是植物对流沙环境进化的适应机制之一。黄蒿种子小且呈圆形 ,具有持久土壤种子库 ,因此黄蒿抗干扰能力较强。 7种蒿属植物有 3种萌发格局 :大籽蒿、万年蒿、差巴嘎蒿和冷蒿的萌发前期快 ,后期平缓 ;野艾蒿和黄蒿整个萌发过程平缓 ;乌丹蒿早期和后期萌发平缓 ,中间快。乌丹蒿推迟萌发高峰是它比差巴嘎蒿更适应流沙环境的机制之一。从种子萌发格局分析 ,黄蒿种子具有生理后熟或休眠机制 ,大籽蒿种子萌发是典型的机会主义。黄蒿、野艾蒿和冷蒿种子具有风险分摊的萌发机制。种子重量和形状与发芽率之间无相关性 ,重量和形状则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9.
通过建立两斑块的单种群扩散系统,主要研究扩散对其中受污染的斑块上种群生存的影响.文中所考虑的是污染斑块上外界毒素的输入量存在极限值的情形,得到如下结论:无扩散时,若此极限值超过某一定值,则污染斑块上的种群趋于灭绝;扩散存在且两斑块上种群的扩散系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则可使该系统的种群永久生存或灭绝.  相似文献   
130.
黄土高原不同降雨量带退耕地植被-生物结皮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高等维管束植物恢复的同时,生物结皮大面积发育。然而,两者共同发育下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变异却鲜有报道。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降雨量带退耕地上植被盖度、维管束植物斑块面积、个数,生物结皮组成、盖度及其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降水量250—550 mm地区的退耕地及自然荒坡上,维管束植物与生物结皮共同存在,呈镶嵌分布。生物结皮多呈连续分布,可视为被镶嵌体,维管束植物多以斑块状存在,可视为镶嵌体。2)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盖度变化于80.8%—55.1%之间,在不同降雨量带之间差异显著,250—350 mm降雨量带生物结皮平均盖度(77.8%)显著高于350—500 mm降雨量带(60.3%),但不同类型生物结皮盖度差异显著性不同。3)黄土高原地区不同降雨量带维管束植物冠层盖度变化于10.0%—58.7%,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物结皮的发育和演替,两者表现出了"此消彼长"的关系。4)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高等维管束植物茎基斑块间的距离逐步减小,维管束植物覆被增加。研究结果数量化的揭示了黄土高原不同降雨量带退耕地上维管束植物与生物结皮的镶嵌式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