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列教材的特点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雯莉 《微生物学通报》2022,49(4):1235-1244
优秀教材是高水平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在此之前针对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系列教材建设,国内外尚未有学者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研究.本文对华中农业大学出版的《微生物学》系列教材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发掘和提炼老一辈微生物学家的教材建设思想,汲取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的精华,以期为高等院校的农业微生物学教育和科研提供...  相似文献   
92.
用混合酒精水浴法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直是新旧高中教材设定的学生分组验证定性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认识不同颜色的叶绿体色素,深入理解叶绿体色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可以吸收利用不同的光波。如果实验中不能“提取”出“叶绿体中色素”,“色素的分离”就不能进行。由于教材设定使用有“臭味”和“毒性”的丙酮作叶绿体色素溶剂,所需要的用具多,步骤多,操作繁琐。加上学生研磨技能差,用药量不准。  相似文献   
93.
“酶的特性”是现行高中生物学课程的一组引导式学生探究实验。其中“酶的高效性、专一性”探究设置在必修教材里,为学生提供了较为规范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实验方案设计的起始课;“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分布于选修教材中,是必修部分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就实验内容来说,催化剂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内容。但生命体中的特殊催化剂——酶却是他们深感陌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
张忠峰 《生物学通报》2005,40(12):27-29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物学教材在山东省枣庄市被使用1年来,“新”、“精”、“难”是较普遍的教学体验。新课程标准是新教材的依据,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知识框架和较宽泛的教学要求。我们研究课标,就是研究怎样将其细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要求:教材正是我们来细化课标的有力工具。多年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生物学教学工作的中心也就是通过新教材来研究新课标、应用新课标、落实新课标,从而拓展新课程。新课标和新教材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工作平台,让我们在教与学中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浙科版教材站得高,望得远.其在知识引入上(如:化学键和生物热学以及代谢途径、细胞衰变、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等)和知识陈述上(如:物质的跨膜转运、细胞核的结构和代谢途径中光合作用的光系统以及呼吸作用中C2化合物、基因的表达)知识的落点和起点比以往的旧教材都要注重系统和连贯。  相似文献   
95.
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4个要素构成的。实践型课程是一种重要的课程形态,这4个要素之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课程需要一定的课程环境,而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型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6.
“生物技术实践”是我国普通高中首次开设的生物学选修模块之一,侧重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一课程理念是传统的“照方抓药”式的做实验所难以实现的。针对这一情况.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改变了传统的实验编写方式,借助课题研究的形式,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力求全面、真实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应相应地改变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7.
生物学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性教学将教师的探究性教学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从而培养其能力和增强其社会竞争力。研究性教学要求生物教师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准备,积极收集国内外教学资料,重视学科交叉,对学生充满热情、爱心和奉献精神,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坚持进行研究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并致力于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以促进开放、研究性的大学教学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98.
农业院校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教材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中,许多农业院校都将植物生理学实验和基础生物化学实验合并,单独设课,开设为植物生理生化实验课,并编写了《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教材[1].教材中除了实验方法外,还增加了实验理论部分,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基本理论的理解,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无疑对高等农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起了推动作用.但阅读几本已有的相关实验教材[2~5]后,我们认为,作为单独设课的教材,一般应包括实验导论、实验原理、实验技术、综合实验或设计实验及附录五部分.本文就我们在编写单独设课的实验教材中增加的实验导论和综合实验或设计性实验两部分内容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99.
生物学试验教材,常提到几种遗传病,如指甲髌骨综合征、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特纳氏综合征(即性腺发育不良)等。对于“综合征”与“症”.许多学生很难弄懂,为帮助学生理解,现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0.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编写的生物学教材突出探究性学习,教材的体系和结构以活动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体系的构建。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求生物学教师要学习新的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活动中传授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活动组织和开展得好坏是生物学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