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陈月艳 《生物学通报》2006,41(10):23-26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细胞的代谢”是必修部分中“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第3学习单元,笔者将从知识内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谈谈对本学习单元的教学构思。  相似文献   
32.
我国中学阶段进行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渗透教育,生物作为中学生的一门主要课程,渗透健康教育有其内容方面的独特优势,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开展健康教育主要采取的策略有利用教材内容"、旁栏思考"、"小资料"等栏目内容,组织实践活动和利用新闻事件等进行。  相似文献   
33.
通过教学实例,论述延时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延时评价要适当、适时、适度,教师要重视和合理运用延时评价,通过调节课堂节奏,将学生引领到问题开始的地方,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合作意识。  相似文献   
34.
生物化学CAI课件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生物化学CAI课件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手段形象生动地表达课程内容,具有翔实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人机交互性.课件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生化的主动性,从而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阐述了该课件的研制意义、设计理念与制作过程,并介绍了课件包含的模块、应用特点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5.
接合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接合,我们除了系统介绍接合的发现过程及分子机理外,还开设了大肠杆菌与希瓦氏菌之间的远缘接合实验。理论教学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策略,在提问中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在讨论中传授科学的严谨性;实验教学采用以探究为主的方案,通过比较环境条件对接合的影响,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实验作风。通过这种理论结合实验的教学方式,学生灵活发散的思维能力、不畏权威的质疑精神和宽广智慧的人文情怀得以培养,综合创新素质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6.
吕华 《生物学通报》2008,43(3):43-44
随着高中生物学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始终是一线教师的追求和企盼.那么,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应包括2个方面:1)学生方面: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2)教师方面:关注教学的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关注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7.
1“边想边说”策略记得一位校长说过:“我曾问我的学生,你们对我上的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我,是在解答不出黑板上的题目时,站在那儿发呆。”学生常常对攻克难题的过程存在误解,许多人认为答案是可以迅速、容易并毫无错误地获取,当情况不是这样时,学生就对自己的思维能力失去信心,只能死记而不会思考。教师要把攻克难题的真相告诉学生,那就是:攻克难题通常都是迟缓、混乱的而很少是快捷、容易的。把这真相教给学生的最好方法就是向学生作示范。例题:分析图示生理过程并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所示正在进行的过程是,进行该过程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38.
构建概念是生物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以聚焦重要概念“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基于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发生在细胞的特定区域”的单元教学为例,通过借助科学史的探究与验证功能、历经问题串的交流与探讨、开展猜想与实证环节、分析或进行探究性实验等多元策略,促成概念的动态生成,为生物学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40.
针对初中学生学习"肺通气"的难点,引导学生在体验生命现象的基础上,通过模型构建、模拟实验等形式,认识肺通气的结构基础,理解肺通气的物理学原理,以达成"肺通气"概念的自主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