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芦苇群落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湿地典型芦苇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采集0~10cm,10~20 cm和20~30 cm不同层次的土壤样品,分析根际微生物与非根际微生物的数量特征及季节动态变化特点,探讨微生物数量对水热季节变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季节的根际微生物与非根际微生物组成,均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微生物数量分布大小顺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最高比例为96.62%,放线菌最高比例为35.38%,真菌的比例较低,最高仅为0.30%。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垂直变化明显,均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不同土壤层次根际微生物与非根际微生物的季节变化一致,细菌数量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真菌数量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放线菌数量表现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最大值分别为2.70×10~7、1.92×10~6、3.35×10~4cfu·g~-1,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呈显著正相关。芦苇植物群落根际土壤微生物呈现出一定的根际效应,并与微生物数量、土壤深度、月平均降雨量和月平均气温变化等有关,而在冬季的根际效应则表现不显著。土壤养分含量是调节会仙喀斯特湿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12.
采用微波照射(MW)、紫外照射(UV)和MW+UV处理技术,对替考拉宁产生菌AT-92的孢子进行诱变,诱变处理的孢子悬液涂布在含替考拉宁致死浓度的培养基平板上培养,获得替考拉宁抗性突变株,通过摇瓶发酵对替考拉宁抗性基因突变株进行筛选,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替考拉宁高产菌AT 92-52-37菌株,其产替考拉宁能力比出发菌株的提高5倍。  相似文献   
613.
利用稀释平板法从中华真地鳖体内分离得到52株共附生放线菌,活性筛选表明菌株BD2C2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其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超过23mm,对枯草芽胞杆菌的抑菌圈直径约17.5mm,对大肠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其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中等极性部位。在供试浓度为每张滤纸片30μg时,菌株BD2C2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约27.5、22.4和10.7mm,其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硫酸庆大霉素相当。利用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初步鉴定该菌为Streptomyces sp.,为一个潜在新种。作为微生物源杀菌剂,DB2C2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14.
在微生物资源的开发研究过程中,利用TLC方法,配合TLC数据库的检索,对嗜碱放线菌菌株YIMGQ14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并从中分离纯化出两个具有生物活性的专利化合物“Umycin C”和“Umycin B”。结果证明:相对于常规的生物活性筛选,TLC法在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研究中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的特点,适合于小量常规筛选的目的。通过进一步对相关的TLC数据库进行构建和补充,将能极大地改善该方法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615.
利用稻瘟霉分生孢子萌发时菌丝形变为指示,从150余株放线菌中筛选到一株抗肿瘤活性很强的菌株JXJ-0108,并从其发酵液中纯化到一个抗肿瘤活性较强的化合物JXJ-0108-1,该化合物在治疗胃癌和肝癌的药物研制中具有潜在的价值。四氮唑盐酶还原法(MTT)体外研究表明,JXJ-0108-1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人胃癌细胞BGC-823的IC50分别为1.63和0.95 ug/mL;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分别从0.50和0.30 ug/mL的化合物作用浓度开始,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肝癌细胞BEL-7402和胃癌细胞BGC-823的G0/G1、S和G2/M期细胞比例有极显著差异,其中G0/G1和S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上升。本文为抗肿瘤放线菌的筛选及活性成分的跟踪分离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16.
不同红树林地区老鼠簕内生放线菌的分离及其环境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依莉  王蓉  洪葵 《微生物学通报》2012,39(1):0025-0032
【目的】比较不同红树林地区的老鼠簕内生放线菌的地理分布,了解内生放线菌与其所处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分别从5个不同地点的红树林采集老鼠簕全株植物,采用9种分离培养基,从植株不同部位分离内生放线菌,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到属,用添加不同NaCl浓度的ISP 2液体培养基进行耐盐度测试,用无氮基础培养基进行固氮活性测试。【结果】共分离得到内生放线菌52株,其中从叶、茎和根部分别获得5株、2株和45株,花和果中未分离到。52株内生放线菌分别属于小单孢菌属(47株),链霉菌属(3株),疣孢菌属(1株)和继生菌属(1株)。48株菌表现出耐盐或嗜盐特征,其中18株最高耐盐度20%,4株不能在无盐条件下生长,12株菌可在含有3.3%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4株菌可在无氮培养基下生长。【结论】对47株内生小单孢菌的地理分布分析表明,老鼠簕内生小单孢菌的类群因不同地理位置有很大差异。耐盐和固氮活性测试结果表明了老鼠簕内生放线菌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17.
玉米大斑病生防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对玉米大斑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方法】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采用平板对峙法、牛津杯法、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抑制孢子萌发法进行拮抗菌的筛选;根据菌株BZ45的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培养基组分及发酵条件。【结果】通过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具有强抑制作用的放线菌菌株BZ45,它对常见的8种病原真菌均有拮抗作用,菌株BZ45的发酵滤液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CC9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菌株BZ45与链霉菌中的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的亲缘关系较近,且形态与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与壮观链霉菌的基本相符。研究表明其最佳发酵配方和培养条件为:果糖1.5%、蛋白胨3.0%、KH2PO40.1%、NaCl 0.04%、CaCO30.1%,起始pH为7.2,装瓶量50 mL/250mL,28℃,200 r/min,种子液接种量为10%,摇瓶培养4 d。【结论】菌株BZ45鉴定为壮观链霉菌(Streptomyces spectabilis),菌株BZ45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CC9显示出较强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618.
采用室内盆栽实验,利用柴油按不同比例混合土壤0 g/kg(CK),2 g/kg(L1),10 g/kg(L2)和50 g/kg(L3)制备了含不同浓度PAHs的污染土样,选择1年生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幼苗为供试植物,进行了土壤微生物对柴油的响应及对PAHs的修复研究。结果表明:(1)4个树种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以细菌占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2)在各测定时间树种间土壤微生物总数对污染处理响应差异较大。栾树各污染处理组土壤微生物总数均高于对照组;樟树各污染处理土壤微生物在实验前期低于对照;广玉兰为污染处理组在4月份显著低于对照,而在其他月份多高于对照;马褂木在4月份均低于对照,其他月份为L1处理低于对照,L2、L3处理高于对照(1月L2除外)。(3)4个树种对照土壤中微生物总数随时间的变化都是从10月逐渐增加至翌年4月,然后不断减少至10月;污染处理土壤微生物总数呈现峰值提前或滞后现象,主要出现在1月或7月。真菌是控制PAHs降解的重要因素。(4)经过1a实验,各树种L1、L2处理土壤中的PAHs浓度已与对照土壤相当;L3处理各树种土壤中PAHs含量为马褂木>栾树>广玉兰>樟树。  相似文献   
619.
对分离自台湾海峡海底沉积物样品的两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产生菌FIM09-1157及FIM09-0041进行分类鉴定。采用GA、YM212、HV琼脂培养基分离海洋放线菌,对FIM09-1157及FIM09-0041采用形态学、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细胞化学组分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初步的分类鉴定。结果显示,菌株FIM09-1157归属于链孢囊菌属,定名为Streptosporangium vulgare FIM09-1157;菌株FIM09-0041归属于链霉菌属,定名为Streptomyces fradiae FIM09-0041。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20.
嗜碱放线菌是一类嗜好碱性生活环境的特殊资源微生物。近年来,从嗜碱放线菌中发现多个新分类单元和结构新颖、活性独特的天然产物,由此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有效的选择性分离方法是收集与挖掘嗜碱放线菌物种资源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嗜碱放线菌的生理特点,归纳了嗜碱放线菌的分离方法及存在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