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8篇 |
免费 | 110篇 |
国内免费 | 535篇 |
专业分类
10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33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62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5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北京昌平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城市化作为一种巨大而又毫无计划的蔓延过程,强烈地影响着全球的大面积土地,而且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和生态效应,因此全面了解城市化的生态学效应的研究已成为国际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基于昌平区1989、1996和2001年3期土地利用景观数据提取城镇用地信息,采用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对昌平平原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昌平平原区有3种主要的城镇化模式,即都市边缘带状城镇扩展模式、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模式和卫星城面状城镇扩展模式.昌平区城镇化过程主要集中在研究时段的前期(1989~1996年).都市边缘带状城镇扩展区内,前期以城镇斑块面积独立扩展和新的城镇斑块不断产生2种方式为主,而后期以城镇斑块面积的合并扩展为主;交通主轴线状城镇扩展区则为城镇斑块面积独立扩展、合并扩展,以及新城镇斑块的产生3种方式同步进行;最后,在卫星城面状城镇扩展区,前期以城镇用地的合并扩张为主,后期则表现为卫星城周边新的城镇用地不断涌现.城镇扩展强度指数和城镇景观格局指数结合使用,能较好地揭示昌平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992.
放牧干扰下的蝗虫-植物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和蝗虫群落在不同放牧强度影响下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盛度变化。比较了蝗虫群落与植物群落在放牧梯度上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放牧干扰活动会明显地影响植物和蝗虫群落结构,但蝗虫群落结构的变化趋势并非与植物完全同步。蝗早与植物间的联系列多地表现在植物起着蝗虫栖息地条件的作用,而并不完全是食料植物作用。文中对放牧实践与多样性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3.
癫痫发作间期alpha波的窄带相位同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元同步化放电是癫痫发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作者提出并运用窄带相位同步技术对比分析了54个癫痫病人和10个正常成年人的脑电信号(EEG)数据.结果表明,相对于对照组,癫痫组的Alpha波的平均窄带相位同步值有显著下降(P=0.02058).为了更准确地刻画和衡量癫痫组和其对照组在同步模式上的差异,提出了一个新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即alpha波的窄带相位同步发散率.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的窄带相位同步发散率明显低于癫痫组(P=0.003060),说明对照组的alpha波振子间互诱导强度更高.这可能反映了癫痫组窄带相位同步发散率的升高及所代表的alpha振子间互诱导强度的减弱与患者在癫痫发作间期的状态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4.
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结构参数,研究4种不同择伐强度(弱度13.0%、中度29.1%、强度45.8%、极强度67.1%)对中亚热带天然针阔混交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度择伐后林木的平均混交度最大,中度择伐次之,极强度择伐林木单种聚集的比例最高;不同择伐强度对林木的大小分化程度影响不大,但各主要树种的地位都有一定程度变化;择伐并未改变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各样地林分整体和主要树种均为聚集分布,极强度择伐林木多呈团状分布,而弱度、中度择伐树种大多处于不均匀和随机分布。总的来说,弱度和中度择伐有利于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子宫内膜病变灌注特征及其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50例经阴式或腹式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病变的术前患者。造影剂选用SonoVue,剂量为2.4mL,以团注方式由肘部浅静脉注入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宫腔内病变和子宫肌层、子宫内膜造影剂的显影特征及增强方式等超声造影表现,绘制时间-强度曲线(TIC),与病理结果对照并分析各病灶的造影剂灌注特征,比较良、恶性病变的曲线参数的差别。结果:5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9例良性病变和21例恶性病变。19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造影剂多同时或晚于子宫肌层增强,增强均匀,廓清晚于子宫肌层或同步于肌层。16例子宫内膜癌病变增强迅速,呈整体强化,病变区造影剂廓清,出现早于肌层,表现为”快进快出”。通过对时间.强度曲线的分析得出,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平均绝对峰值强度、上升时间和斜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内膜病变不同超声造影灌注模式特征和时间一强度曲线(TIC)不同,并对其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在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为期4年的刈割(留茬1 cm、3 cm及不刈割)、施肥(尿素7.5 g·m-2·a-1+磷酸二铵1.8 g·m-2·a-1、不施肥)和浇水(20.1 kg·m-2·a-1、不浇水)控制实验, 对该生态系统中功能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及其与初级生产力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刈割和施肥显著影响植物性状和生产力, 而浇水作用微弱。刈割对物种多样性无影响, 但对不同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同; 施肥降低了物种多样性和以所有性状(除植株高度外)量化的功能多样性; 浇水仅对物种丰富度有微弱影响。各功能多样性的平均值能更好地反映群落物种间的功能差异。功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呈正相关或不相关, 且二者与初级生产力的关系可表现为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 说明三者间的关系是性状依赖的, 并受生境资源状况和刈割扰动的影响。植物功能性状对群落初级生产力有更加直接的影响。在考虑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时, 应更加注重对植物功能属性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放牧作为家畜饲养方式之一,是草地最简单、有效的利用方式,放牧中的家畜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球畜牧生态学研究的焦点。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严重,虽然在青藏高原地区已有较多放牧对草地影响的研究,但探究连续4年放牧对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定位实验却鲜见报道。本研究在青藏高原东缘选取典型高寒草地,使用高原特有且分布最广的牦牛作为大型草食放牧家畜,设置了4个牦牛放牧强度(禁牧:无放牧、轻牧:1头/hm2、中牧:2头/hm2和重牧:3头/hm2)以研究其对高寒草地土壤和植物功能的影响。开展4年试验后的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土壤含水率显著增加;而土壤容重、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对放牧强度均无显著性响应;土壤全氮和pH的响应主要在表层0-20 cm,其中全氮为轻牧和重牧处理分别显著高于中牧,中牧处理下的土壤pH为显著高于轻牧;土壤全钾含量在禁牧处理中显著高于放牧处理;而土壤有效氮和速效钾均为中牧处理显著高于禁牧;放牧可以显著降低植物地上生物量。牦牛放牧强度显著影响土壤含水率、有效养分和植物地上生物量,而对其它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弱。本研究结果揭示放牧对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地上生物量的影响,为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保护、可持续管理和合理放牧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999.
不同光照质量和刈割强度对小糠草无性繁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实验于1996年在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草原,野生动物和渔类系的温室和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材料均为盆栽糠草,实验设计为在自然光照下(R/FR=1.1),以不同留茬高度(10,15,20cm和不刈割)作为不同刈割强度,用不同红光/远红光比例(R/FR=1.3和0.7)处理不同刈割强度的小糠草,观测不同处理对小糠草无性繁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糠草净增蘖数随刈割强度增加而减少,除不刈割处理外,光照质量变化(R/FR的比例)对分蘖性能影响不大,所有刈割强度下都不存在分蘖的补偿性生长效应,但幼叶伸长速度随刈割强度的增大而加快,可以认为小糠草应适度利用,强度利用或不利均不利于该草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对Ⅱ区屈指肌腱愈合的促进作用,并探讨其减少肌腱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II区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治疗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LIPU组(33例,共39指),该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进行治疗;对照组(34例,共41指),所有患者在治疗时放置超声探头,但不接通电源。在术后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手疼痛程度;采用肌腱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评定标准评价肌腱的功能状况;采用Lovett分级法评价患指屈指肌力。结果:两组术后无肌腱再断裂病例出现。术后12周时,LIPU组与对照组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9±1.8)和(2.3±1.9)(t=0.996,P=0.337)。根据TAM系统评定标准,LIPU组与对照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4.9%和7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98,P=0.000),LIPU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指屈指肌力恢复正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5.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51,P=0.162)。结论:LIPU具有促进II区屈指肌腱愈合,改善患指主动活动功能的效果,且不增加肌腱断裂的风险,但其促进肌腱愈合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