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柑桔原生质体辐射诱变筛选抗寒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1161C/kg软X射线辐射“Page”桔柚(CitrusreticulataBlanco×C.grandisOsb.cv.Page)胚性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经-11℃低温选择后,将存活的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表明,“Page”桔柚胚性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在4128C/kg辐射剂量处理后几乎不能恢复分裂;2064C/kg辐射时分裂频率低,即使分裂也难以发育为胚状体;而1161C/kg辐射后,经-11℃低温处理仍有102%~169%的分裂频率,且部分细胞团能发育为胚状体。辐射的原生质体培养成胚状体后,经低温筛选,在改良的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萌发成为植株。再生植株中检测出2株的叶片原生质体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比对照低1.96℃和168℃。  相似文献   
12.
磷脂酰甘油分子种与杨树抗寒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分析了杨树叶磷脂酰甘油(PG)的分子种组成,用酶解和气相色谱(GC)方法分析了PG脂肪酸定位,比较了抗寒性不同的杨树叶片PG分子种。结果表明,杨树叶片PG主要含有以下的分子种脂肪酸组成(sn-1和sn-2):18:18:2(18:2/18:3),18:3/16:1(3t);18:3/16:0;18:2/16:1(3t);16:0/18:2,18:2/16:0;18:1  相似文献   
13.
<正>1.黄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植物,喜稍湿润而肥沃的沙壤土。在黑钙土、粟钙土上生长良好。根冠生于土表中,抗寒性和耐旱性比紫花苜蓿强,在一般紫花苜蓿不能越冬的地方,皆可越冬生长。在有积雪条件下,能忍受-601低温,属耐寒的旱中生植物。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上,主根发达,可伸入土中2~3m,适应年积温1700~20001及降水量350~450mm的气候条件。多见平原、河滩、沟谷、丘陵间低地等低湿生境的草甸中,很少进入森林边缘。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5月中旬萌发,7月初至中旬现裔,7月至8月中旬开花,8月至9月中旬果实渐熟。为抗逆性强的优异野生牧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我校生物学理科基地"微生物生物学"和"真菌分类学"两门专业课程采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与实践结果。几年的实践证明,课外科研讲座、撰写课程论文、开放式考试模式等教学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训练了学生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采油技术用于聚驱后油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聚合物驱后仍会有大量的剩余油残留在低渗透层中,而且油层中滞留的聚合物还会给后续的驱油带来负面影响。有很多证据表明,在聚驱油藏中、聚驱油田产出液中、油田土壤中,存在能降解常用驱油聚合物,并以之为唯一营养源的细菌。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除去油藏中残留聚合物,再结合常规微生物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聚驱后油藏的采收率。目前已经进行的室内、现场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明显局限性。不过通过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大部分问题会得到解决,所以该技术的发展前景仍然广大。  相似文献   
16.
油藏微生物群落研究的方法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油藏微生物群落的解析和认知是开发和应用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基础。利用各种提高油藏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和非培养技术解析不同油藏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功能和多样性,对定向调控油藏微生物群落、开发和应用有效微生物驱油技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调查新近发展的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和措施以及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微生物生态学技术,总结了油藏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学的最新进展。提高微生物可培养性的方法和措施主要通过模拟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富营养的毒害作用、添加信号分子维持微生物细胞间的作用和提供新型电子供体和受体等手段采用稀释法、高通量培养法等方法得以实现;不依赖于培养的分子微生物生态学技术主要包括荧光原位杂交、末端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构建克隆文库等技术。这些方法学的进展为更有效的获得各种油藏微生物资源、调控油藏微生物群落以提高石油采收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不同RNAi方法对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幼虫热激蛋白基因(GdHsp60和GdHsp70)的沉默效率,以选择一种可高效降低靶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方法,明确这两个热激蛋白在沙葱萤叶甲幼虫抗寒性中的作用。【方法】分别通过饲喂法和显微注射法进行RNAi沉默沙葱萤叶甲1和2龄幼虫的GdHsp60和GdHsp70,采用qPCR检测GdHsp60和GdHsp70的沉默效率;通过显微注射法分别 对GdHsp60和GdHsp70进行RNAi后24 h,用热电偶法测定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过冷却点和结冰点,生物测定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暴露于不同低温条件下(-6~-14℃) 2 h的半致死温度(Ltemp50)以及在-5℃低温条件下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半致死时间(Ltime50)。【结果】用饲喂法和显微注射法进行RNAi均可以降低GdHsp60和GdHsp70的表达水平,但显微注射法的沉默效率更高。与对照组(显微注射dsGFP)相比,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分别显微注射dsGdHsp60和dsGdHsp70 24 h后,GdHsp60和GdHsp70的表达水平均降至最低,分别降低了84.15%和92.38%。在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中,显微注射dsGdHsp60 24 h后其过冷却点、结冰点、Ltemp50及Ltime50值分别-10.56±0.42℃,-7.66±0.56℃,-8.33℃和49.25 h,显微注射dsGdHsp70 24 h后其过冷却点、结冰点、Ltemp50及Ltime50值分别为-9.08±0.23℃,-6.09±0.28℃, -8.20℃和52.21 h,而对照组的分别为-14.71±0.11℃,-13.94±0.09℃,-10.63℃和87.13 h。与对 照组(显微注射dsGFP)相比,在沙葱萤叶甲2龄幼虫分别显微注射dsGdHsp60和dsGdHsp70 24 h后过冷却点 、结冰点和Ltemp50显著上升,而Ltime50值显著缩短。【结论】显微注射法可作为沙葱萤叶甲Hsp相关基 因RNAi的主要干扰方法;沉默GdHsp60和GdHsp70基因均会显著降低了沙葱萤叶甲幼虫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寄主植物是影响昆虫抗寒性的主要因子之一。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3龄幼虫取食小白菜、甘蓝、葱和菠菜后,对过冷却能力和体内冷冻保护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3龄幼虫的过冷却能力有显著性影响,其中以取食甘蓝的幼虫过冷却点最低。温度和寄主植物对其过冷却点、结冰点和虫体含水量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寄主植物对其体内的海藻糖含量有显著性影响,而对甘油和糖原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温度和寄主植物仅对海藻糖含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取食不同寄主的幼虫体内海藻糖和糖原含量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认为海藻糖是由糖原转化而来。研究结果提示冬季合适的寄主植物有利于甜菜夜蛾低龄幼虫越冬。  相似文献   
19.
利用PCR技术从实验室建立的天山雪莲DNA文库中克隆了天山雪莲质膜水孔蛋白基因sikPIP3,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ikPIP3,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品种NC89,经PCR和RT-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并得到了表达,采用水分胁迫进行抗旱分析和采用冷冻胁迫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显示:(1)克隆出具有水孔蛋白基因特性的sikPIP3基因。(2)经断水干旱处理,转基因烟草的生长表型优于野生型烟草,特别是在断水9d的情况下,野生型烟草已经完全萎蔫,转基因烟草萎蔫症状较轻;生理指标测量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电导率和MDA的含量低于野生型烟草,相对含水量和CAT活性高于野生型烟草。试验表明转sikPIP3烟草的抗旱性高于野生型烟草。(3)经不同温度胁迫处理,转基因烟草的生长表型优于野生型烟草,特别是在-4℃冷处理6h情况下,野生型烟草已经完全萎蔫,转基因烟草只出现少量伤斑;生理指标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电导率和MDA的含量低于野生型烟草,CAT活性高于野生型烟草。试验表明转sikPIP3烟草的抗寒性高于野生型烟草。综合结果表明:sikPIP3基因在抗逆基因工程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接种菌根菌短枝木麻黄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冲  张勇  马妮  仲崇禄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0):2068-2074
通过对接种不同菌根菌短枝木麻黄幼枝进行系列低温胁迫处理,分析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与接种菌根菌短枝木麻黄抗寒性关系,探讨短枝木麻黄接种菌根菌对低温胁迫的响应特征,为科学评价和改良短枝木麻黄的抗寒能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接种菌根菌有助于短枝木麻黄形成菌根,可显著促进其苗期生长。(2)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接种菌根菌短枝木麻黄嫩枝SOD、POD、CAT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逐渐增加,且细胞膜透性均升高。(3)与相同温度处理下未接种对照相比,7个接种处理短枝木麻黄的嫩枝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并在0~4℃达到最高值,其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显著降低,而且各菌株处理的升降幅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在一定低温胁迫下,接种菌根菌可以显著提高短枝木麻黄嫩枝主要保护酶活性,有效降低其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从而提高自身抗寒能力;接种内生菌根菌苏格兰球囊霉和外生菌根菌多根硬皮马勃对短枝木麻黄耐寒性的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