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6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1200篇 |
专业分类
31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77篇 |
2021年 | 88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54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97篇 |
2013年 | 87篇 |
2012年 | 86篇 |
2011年 | 118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114篇 |
2008年 | 171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04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58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97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82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41.
植物功能性状可以反映植物应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策略。该文以芒萁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冗余分析,比较了3种微地形(沟脊、沟壁、沟底)中环境因子和芒萁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分析了芒萁对浅沟微地形的响应及其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芒萁叶片功能性状的总体变异程度在0.05~0.47之间,叶厚和叶面积均表现为沟底>沟壁>沟脊(P<0.05),沟壁的叶氮含量显著高于沟脊和沟底,沟脊的叶磷含量显著低于沟壁和沟底,比叶面积和叶碳含量在3种微地形间均无显著差异。(2)沟脊的芒萁通过减小叶面积来降低水分散失进行自我保护,沟壁的芒萁通过增加叶氮含量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而促进生长,沟底的芒萁通过增大叶面积来提高光捕获能力而促进生长。综上结果认为,土壤养分和温湿条件的差异,促使芒萁通过调节营养物质含量和改变叶片形态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相似文献
242.
243.
北极-第三纪成分在喜马拉雅-横断山的发展及演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通过古植物学及古地史资料,论述了北极地区在第三纪早期气候变迁对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植物区系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一些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的特征类群;杜鹃属,槭树属,柳属,桦木属和桤木属以及一些草本类群虎耳草科的落新妇族,金腰属和虎耳草属,忍冬科的莛子镳属的分布式样和起源分化的分析,说明了喜马拉雅-横断山区系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这些北方起源的,北极-第三纪成分迁移是现代喜马拉雅-横断山植物区系成分的一个重要来源,并且讨论了喜马拉雅-横断山植物区系同北方植物区系可能的迁移路线,指出西南-秦岭-东北通道即西南沿四川盆地经秦岭和黄河至东北和西伯利亚和“中亚高地通道”即向西经帕米尔高原同北方交流,向东经西南-秦岭-东北通道迁移交流是喜马拉雅-横断山植物区系成分同北方交流的主要路线,由于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反复作用,各类成分在该地区保存,汇集,分化发展,使得该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成了北极-第三纪中心消失以后,在近代形成的温带和高山植物区系新的发展和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244.
纵向岭谷区澜沧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分异特征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以1985年、1995年和2000年纵向岭谷区的核心区-澜沧江流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GIS软件的支持下,以破碎度、分离度、优势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的脆弱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澜沧江流域景观生态安全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表明,在这16a期间,景观结构变化导致景观生态安全指数在时空分异性较强,生态安全程度呈下降趋势,由于研究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澜沧江流域的上、中、下游的生态安全指数分布形态及其下降幅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较低的生态安全指数(ES≤0.5)主要分布于该流域的下游呈东北-西南近"Y"形并沿江扩展,而较高的生态安全指数(ES≥0.6)主要分布于流域的中游呈东南-西北方向并沿江萎缩.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主要是在景观层次上进行,景观也是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础单元之一,应用景观方法研究生态安全,揭示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迁移转化特征并进一步识别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因素,对区域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5.
晋陕蒙交界地区生态退化与恢复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晋陕蒙交界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所存在的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但威胁该地区居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也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因此,开展针对该地区的生态恢复理论和恢复技术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对该地区数十年来在生态恢复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治理实践工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今后应该加强对植被退化机理、植被恢复目标群落的确定和如何在大尺度地域上开展生态恢复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建议,以便为更好地开展该地区的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46.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菁根瘤菌多样性与系统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这一特殊地理环境下田菁根瘤菌的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地位. [方法]采用了数值分类、16S rDNA PCR-RFLP、16S rDNA和GSⅡ序列分析方法.[结果]数值分类结果表明:在93%的水平上,待测菌株分布于6个群,其中4个群分别与R.tropici、 R.etli、 S.saheli、A.rubi的参比菌株聚在一起,两个群没有参比菌株与之聚群.16S rDNA PCR-RFLP结果与数值分类基本一致,只有两个独立群有所差异.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两独立群中心菌株SCAU176 和SCAU144与R.huautlense聚在一起,与该种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9%.GSⅡ序列分析中SCAU176 和SCAU144单独聚在一起,与最近的参比菌株R.tropici的同源性系数在90%以下.[结论]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田菁根瘤菌具有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分布于Sinorhizobium、Agrobacterium和Rhizobium三个属. 相似文献
247.
不同时长的电脉冲高频刺激(high frequency stimulation,HFS)对于脑神经系统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数秒时长的短促HFS可通过"点燃"效应制作动物癫痫模型,也可以产生长时间保持的突触可塑性变化,而数分钟以上的长时HFS却可以安全地用于临床的深部脑刺激,治疗多种脑疾病.因此推测,持续的HFS可以改变短促刺激产生的效应.为了验证此推测,在大鼠海马CA1区的输入轴突纤维Schaffer侧支上,分别施加5 s和2 min两种时长的100 Hz HFS,并监测刺激结束后下游神经元群体对于单脉冲测试的响应电位,即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结果显示,5 s短HFS结束时会紧跟后放电痫样活动,并且,从测试脉冲诱发的PS幅值和潜伏期可见,短HFS诱导的兴奋性增强可以维持数十分钟.反之,2 min的长HFS结束时紧随之后的是数十秒无发放活动的静息期,而且,PS在数分钟内即恢复到HFS前的基线水平.这些结果表明,长时HFS的后期刺激可以改变前期短促刺激对于下游神经网络的作用,即消除短刺激可能产生的长时程兴奋效应.此发现对于深入了解高频刺激的作用机制、促进深部脑刺激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8.
参照已发表的猪瘟病毒弱毒株的序列,设计7对覆盖全长基因组的引物,通过RT-PCR从感染猪瘟病毒弱毒株的PK-15细胞中扩增得到7个cDNA片段,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利用DNASIS软件获得猪瘟病毒C81株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AY663656)。C81株基因组全长12310nt,只有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898个氨基酸的聚蛋白。序列分析表明,C81株开放阅读框与其它各毒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变化较大,分别为84.4%~99.6%和91.6%~99.4%。同时,我们绘制了26株CSFVORF的进化树,比较了CSFV5'非翻译区核苷酸序列并推测其二级结构,发现不同毒株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另外对C81株聚蛋白的功能域和三维结构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49.
测定了南海球形棕囊藻香港株P1、P2和湛江株ZhJ1的rDNAITS区序列(含5.8srDNA),结合Gen Bank的13条同源序列,比对长度为904bp,变异位点271个,简约信息位点221个,平均(A+T)(34.5%)<(G+C)(65.4%).藻株P1、P2和ZhJ1序列存在变异位点20个,序列间相似性为97.9%~98.5%.ITS序列在种间和种内的解析度高于18srDNA和28srDNA基因;构建的NJ树、MP树、贝叶斯推断系统树的结构是一致的,不同种类的棕囊藻单独聚类,不同地理来源的球形棕囊藻混杂分布但相同地理来源的藻株多聚类在一起.RNA二级结构显示,不同藻种间5.8srDNA区结构基本一致,表现出属的特异性;ITS1、2区结构表现较大的种间差异,表明ITS区RNA二级结构可为棕囊藻分类鉴定提供有用的分子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250.
Aixia Li Wenlong Yang Xueyuan Lou Dongcheng Liu Jiazhu Sun Xiaoli Guo Jing Wang Yiwen Li Kehui Zhan Hong-Qing Ling Aimin Zhang 《植物学报(英文版)》2013,55(11):1026-1037
Plant height is an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 Dramatic increase in wheat yield during the "green revolution" is mainly due to the widespread utilization of the Reduced height (Rht)-1gene. We analyzed the natural allelic variations of three homoeologous loci Rht-A1, Rht-B1, and Rht-D1 in Chinese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micro-core collections and the Rht-B1/D1 genotypes in over 1,500 bred cultivars and germplasms using a modified EcoTILLING. We identified six new Rht-A1 allelic variations (Rht-Alb-g), eight new Rht-B1 allelic variations (Rht-Blh-o), and six new Rht-D1 allelic variations (Rht-Dle-j). These allelic variations contain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or small insertions and deletions in the coding or uncoding regions, involving two frame-shift mutations and 15 missenses. Of which, Rht-Dle and Rht-Dlh resulted in the loss of interactions of GID1-DELLA-GID2, Rht-Blicould increase plant height. We found that the Rht-Blh contains the same SNPs and 197 bp fragment insertion as reported in Rht-Blc. Further detection of Rht-Blh in Tibet wheat germplasms and wheat relatives indicated that Rht-Blc may originate from Rht-Blh. These results suggest rich genetic diversity at the Rht-1 loci and provide new resources for wheat breed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