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PCR技术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6个中国梨品种的s基因型进行了鉴定研究,并与已知S基因型的日本梨品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6个中国梨品种S基因型均不相同,‘西子绿’、‘金花’和‘金水酥’各包含了S1~S7以外的新的S基因,为这些品种田间授粉品种的选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2.
短头熊蜂Bombus breviceps是云南省优势蜂种,为更好地挖掘本土熊蜂资源,繁育农业授粉蜂群,本研究从云南3个地区(屏边、个旧和昆明)收集短头熊蜂蜂王后,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统计分析其蜂王产卵前期、工蜂发育期、蜂群生长特性、群势、产卵蜂王率及蜂群可应用率等繁育特性指标。结果表明:3个地区工蜂的发育期相同,屏边地区的蜂王产卵前期最长,蜂群始见工蜂时间及工蜂数量达到6头、30头和60头的时间也最长,均显著高于个旧地区和昆明地区(P<0.05)。3个地区短头熊蜂的群势差异不显著(P>0.05),但昆明地区的工蜂数量最少,显著低于屏边地区和个旧地区(P<0.05),而子代蜂王数量显著高于屏边地区和个旧地区(P<0.05),雄性蜂数量显著高于屏边地区(P<0.05)。昆明地区的产卵蜂王率和蜂群可应用率高于屏边地区和个旧地区。总体而言,云南的短头熊蜂群势强,产卵蜂王率75%以上,蜂群可应用率均在63%以上,易于人工繁育,具有重要的授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传粉昆虫在果树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授粉服务功能。但有关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对苹果和大樱桃的服务功能不清楚。本论文针对苹果、大樱桃传粉昆虫不足、果品品质不高等科学问题,连续3年系统地调查和分析了胶东半岛主要传粉昆虫(壁蜂、蜜蜂)对苹果、大樱桃的产量与品质促进作用,以评价传粉昆虫对苹果与大樱桃的生态服务功能。【方法】2015-2018年在山东省胶东半岛选择了6个果园进行了壁蜂、蜜蜂释放与不放蜂对照处理,系统测定了经壁蜂授粉、蜜蜂授粉、常规授粉等不同的授粉处理后苹果、大樱桃的座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产量的变化。【结果】利用壁蜂、蜜蜂授粉可以显著提高苹果、大樱桃的座果率、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总酸含量及风味(固酸比)值;可以增加苹果、大樱桃产量,显著提高其果品品质;而且壁蜂授粉的效果均高于蜜蜂授粉。【结论】在胶东果园可以通过释放壁蜂和蜜蜂,以提高苹果、大樱桃的授粉服务功能;且由于壁蜂具有耐低温、采集速度快、授粉效率高、管理简便、应用成本低的优势,壁蜂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84.
欧行奇  周岩 《生物学通报》2007,42(11):23-25
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是2种截然不同的授粉方式。通过比较和研究国内外有代表性的生物学、植物学、遗传学、育种学和种子学等相关学科教材及专著对植物授粉方式的论述,发现至今对植物自花授粉和异花投粉的概念不仅缺乏一个统一的认识,而且还存在着明显矛盾之处。作者分别从单花、单株、品种、基因型、遗传特性和天然异交率的角度,在对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的不同之处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概念作出了新定义,并对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具体概念作出了新界定。  相似文献   
85.
兔耳兰食源性欺骗传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科植物具有精巧、多样化的花部结构以及高度多样的吸引传粉者方式。作者对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治区级保护区内的一个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居群进行了连续2年的观察和研究。观察发现兔耳兰唯一的传粉者为膜翅目蜜蜂科的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中华蜜蜂一般直接落在唇瓣外弯的中裂片上, 然后调整身体的方向, 进入花中, 当发现花中无蜜液等回报时, 借助于后足的蹬力退出花朵。在退出的过程中, 花粉块连同药帽会通过粘盘粘附在中华蜜蜂的胸部。中华蜜蜂在花内的停留时间为8–71 s, 平均18.3 s (N = 11)。根据观察我们推测兔耳兰可能是通过其唇瓣上无规则的紫栗色小斑点(假蜜导)来吸引中华蜜蜂为其传粉, 属于食源性欺骗方式。在传粉过程中兔耳兰的药帽与花粉团和粘盘一起粘在中华蜜蜂背部。药帽的存在能够阻止下一朵被拜访的花实现雌性功能。兔耳兰药帽高度(0.154 ± 0.032 cm) (N = 10)加上传粉昆虫胸高(2005年为0.37 ± 0.03 cm (N = 10), 2006年0.35 ± 0.04 cm (N = 7))大于传粉通道入口的高度(0.29 ± 0.04 cm) (N = 21), 支持兔耳兰可能通过药帽来减少同株异花授粉现象的推测。2005和2006年该兔耳兰居群的自然繁殖成功率分别为21.13%和21.28%。繁育系统实验证明兔耳兰是高度自交亲和物种, 自交和异交的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该种在结实过程中未显示近交衰退。兔耳兰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花授粉的现象, 其结实依赖传粉者。TTC法检测结果显示兔耳兰种子活力达85.78%(N = 11), 可见种子活力不是制约兔耳兰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因此传粉者的密度和访问频率可能是影响兔耳兰结实的重要因素, 并最终影响兔耳兰种群的维持和扩张。  相似文献   
86.
苜蓿切叶蜂授粉扩散行为及苜蓿种子增产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苜蓿切叶蜂(Megachilerotundata)为苜蓿授粉的田间群体扩散行为和苜蓿种子增产效应研究表明,以授粉后苜蓿种子增产效应为指标,发现苜蓿切叶蜂以蜂箱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随着距离增大,蜂的扩散及授粉效应逐渐降低。但不同方向其扩散及授粉效应不同,以苜蓿种子产量Y≥50g·m-2为高效区,50g·m-2>Y≥30g·m-2为中效区,30g·m-2>Y≥15g·m-2为低效区。在高效区和中效区内,东北方向扩散距离最远,分别为50和60m,其次是东和北;在低效区,向北扩散距离最远,可达100m,其次是东北和西北;西、南、西南和东南扩散距离较短。据此做出了高效区、中效区和低效区的苜蓿切叶蜂授粉扩散行为图,由此可直观地看到3个区的范围.  相似文献   
87.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结实的花粉和资源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柄双花木(Disanthus cercidifolius Maxim.vsr.longipes H.T.Chang)只零星分布于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的少数县,已处于濒危状态。通过对其野外自然种群试验,研究了花粉和资源的有效性对雌性生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长柄双花木“花多果少”的生殖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花粉对长柄双花木结果率及结籽率均产生显著影响。花粉来源而不是花粉数量对长柄双花木结实存在显著影响。自然条件下,长柄双花木“花一果转化率”约为54馏,“胚珠-种子转化率”约为83.19。施肥处理有利于花芽发育,可使植株花芽败育率明显下降,开花比例升高;同时座果率和结籽率均显著提高,而果实败育率则显著降低。随剪除叶片量的增加,结果率明显降低,但果实败育率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剪除弱小枝条及病虫枝后,个体总开花数虽有所下降,但是结果率和结籽率均显著提高。去除花后,长柄双花木平均单果重、单粒种子重均显著降低。营养水平的时空异质性使自然种群结籽率受到资源和花粉的限制;补充资源可以通过增强花对传粉者的吸引而间接影响传粉。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的坐果率极低,而且存在严重的“大小年”结果现象,不同的因子可能对其低水平坐果率产生相互作用。选择性败育、子房供应和雄性功能假说似乎是长柄双花木“花多果少”的生殖策略的最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8.
王琛柱 《昆虫知识》2006,43(6):891-891
科学家报告说,不列颠和荷兰的蜜蜂以及被这些蜜蜂授粉的植物的多样性已经减少了。许多农作物和天然植物种群依赖野生昆虫的授粉。虽然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曾对授粉“服务”的丢失表示担忧,但是迄今为止究竟有多少授粉昆虫减少还没有证据。Biesmeijer和同事们分析了不列颠和荷兰数据库中1980年以前与以后的蜜蜂和食蚜蝇的观察记录。结果发现,2个国家当地的蜜蜂密度都有所下降,但食蚜蝇的变化没有固定的趋势;靠蜜蜂授粉的植物物种相对其他植物物种也有所下降。现在还不清楚是植物还是蜜蜂先减少的,或两是否都是在响应某种其他因素,但是它们的下降是并行发生的。Scince313:351~354(2006)  相似文献   
89.
中国几种果树传粉壁蜂授粉技术与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壁蜂的资源、生物学特性,壁蜂驯化和管理,授粉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综述和讨论。分析壁蜂繁育过程中的病害及敌害的情况,介绍建立壁蜂繁育基地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90.
传粉细蛾与大戟科植物专性授粉的互惠共生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海艳  李后魂 《昆虫知识》2008,45(1):166-169
在已知的昆虫与植物所形成的专性授粉互惠共生体系中,榕树—榕小蜂、丝兰—丝兰蛾体系是经典实例,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植物—传粉者互惠共生体系协同进化的机理和历史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鳞翅目细蛾科头细蛾属昆虫与大戟科植物之间也存在相似的协同进化关系。文章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传粉细蛾与大戟科植物互惠共生协同进化的研究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