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探究不同方式组建授粉蜂群的授粉效率,利用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蜂王上颚腺信息素(Queen mandibular pheromone, QMP)替代蜂群内的真正蜂王组建授粉蜂群给“日本新秀”西瓜授粉,比较有王群(Queenright)、无王群(Queenless)、假王群(QMP+queenless)和人工授粉(Hand pollinated)4种不同授粉方式对设施西瓜授粉后的产量、品质和蜂群采集活动及蜂群损失情况差异,以此验证利用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替代蜂王组建蜂群为设施西瓜授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假王群采集活动趋势可与有王群保持一致,两者蜂群损耗、出巢、回巢和带粉回巢的采集蜂数显著高于无王群;有王群和假王群授粉西瓜平均产量均显著高于无王群和人工授粉。有王群、假王群和无王群处理的西瓜果实种子饱子数均显著高于人工授粉。且有王群和假王群西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无王群和人工授粉处理。综上所述,使用蜂王上颚腺信息素替代蜂王组建小型授粉蜂群为设施西瓜授粉切实可行,该研究为设施作物授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拓展了昆虫信息素在农业系统中的重要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
紫云英属于异花授粉植物, 品种内个体基因型杂合, 品种鉴定难度大。本文以紫云英闽紫系列3个审定品种为材料, 采用SSR标记进行取样策略对3个品种鉴别能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4对引物组合,从5~50进行梯度取样时,品种内的扩增位点总数、观测等位基因数趋于增多,但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on信息指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增大到最大值后趋于下降,其中总体样品的最大值是出现在取样量为30的时候;随着样品量的增加,品种间Nei氏遗传距离以及分子方差分析的品种间期望变异系数比例值(PhiPT)均呈减少趋势,但PhiPT值的置信度在增大;(2)固定品种的样品容量为30和50,再加入2对能扩增出在品种间形成频率差异的标记位点的SSR引物对,基于这6对SSR引物可以将参试的3个紫云英品种有效的区分,品种间期望变异系数比例值(PhiPT)提高且差异的置信度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1)。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3个参试品种30个样品与50个样品的散布状况基本一致。对紫云英取样策略的研究表明:为提高对参试品种的鉴别能力,样品取样量以30株为宜,即达到较佳鉴别效果又降低分析成本。  相似文献   
43.
《昆虫知识》2009,(2):297-297
空气污染干扰蜜蜂和其他昆虫循香觅花采食花蜜的能力,妨碍了它们为植物授粉的必需过程。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外电6日报道,弗吉尼亚大学3名研究员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蜜蜂的视力很差,因此花香对它们格外重要。这项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揭开目前授粉危机的秘密。科学家正在追查美国和多个国家蜜蜂和大黄蜂不断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44.
渐危植物鹅掌揪的授粉率及花粉管生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鹅掌揪Liriodendronchinense3个自然居群连续3个直接统计落置柱头上的花粉量,其中结实率在6-8倍,鹅掌揪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不是由于花粉的限制,落置柱头的花粉几乎均可萌发,少数花粉管穿过花柱道,经珠孔端进入胚囊,暗示花粉间存在的强烈的竞争,授粉率和柱头上的平均花粉量与结实率呈正相关(R=0.77,R=0.69)在柱头上人工授同株和异株的花粉,花粉管生长速率看不出明显差异,到达  相似文献   
45.
兰州百合生殖器官中睾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检测了兰州百合(LiliumdandiiDuch.)花粉、雄蕊、雌蕊及花瓣中甾类激素──睾酮的含量。雄蕊中睾酮的含量随发育进程上升,开花当天达到最高值。雌蕊和花瓣中的睾酮含量低,而且不伴随花的发育进程变化。生殖器官中睾酮含量以成熟花粉为最高。无论蕾期授粉(亲和)或自花授粉(不亲和)与不授粉的对照相比,雌蕊的睾酮含量无显著差别。百合花粉水合后睾酮含量略有下降。花粉在体外萌发过程中,花粉管中的睾酮含量随花粉管的生长而急剧下降,这时萌发介质中只出现极微量的睾酮,而且在整个萌发时期无明显变化。推测睾酮参与雄配子体的发育和成熟,并与花粉的萌发有一定关系,但无迹象表明与受精的选择性有关。  相似文献   
46.
Cases of imperfect or non-model mimicry are common in plants and animals and challenge intuitive assump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directional selection on mimics. Many non-rewarding flower species do not mimic a particular species, but at- tract pollinators through 'generalised food deception'. Some predatory animals also attract pollinators by resembling flowers, perhaps the most well known, yet least well understood, is the orchid mantis Hymenopus coronatus. This praying mantis has been hypothesised to mimic a flower corolla and we have previously shown that it attracts and captures pollinating insects as prey. Predatory pollinator deception is relatively unstudied and whether this occurs through model mimicry or generalised food decep- tion in the orchid mantis is unknown. To test whether the orchid mantis mimics a specific model flower species we investigated similarities between its morphology and that of flowers in its natural habitat in peninsular Malaysia. Geometric morphometric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shape of mantis femoral lobes to flower petals. Physiological vi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colour of mantises and flow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es, flies and birds. We did not find strong evidence for a specific model flower species for the orchid mantis. The mantis' colour and shape varied within the range of that exhibited by many flower pet- als rather than resembling one type in particular. We suggest that the orchid mantis resembles an average, or generalised flower-like stimulus. Thus predatory pollinator deception in the orchid mantis is likely to function as a form of generalised food deception, as opposed to model mimicry .  相似文献   
47.
采用数码照相、电镜扫描、联苯胺-过氧化氢测试及去雄套袋等技术手段,对烟台甜樱桃(Cerasus avium)花期不同发育阶段柱头的可授性、形态特征和坐果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烟台甜樱桃在套袋状态下,柱头可授期从开花前1天开始可持续5–7天。从杯状花期到花瓣平展期,柱头逐渐有乳突细胞破裂并呈现分泌液,出现渐强的可授性;从花瓣平展期到花瓣脱落期,柱头由暗黄渐变至暗黑,逐渐萎缩并丧失可授性。去雄套袋及人工授粉实验结果显示,在大蕾期、杯状花期、花瓣展放期、花瓣平展期和花瓣脱落期进行人工授粉,烟台甜樱桃的坐果率分别为60.50%、58.33%、62.08%、57.14%和39.13%。在自然条件下烟台甜樱桃的坐果率一般为30%–42%,传粉成功的最佳期主要发生在杯状花期至花瓣平展期。  相似文献   
48.
黄花刺茄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外来入侵植物,本研究以分布于我国的4个黄花刺茄种群为材料,与其同属的外来非入侵植物少花龙葵为近缘种对照,在同质种植园内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比较研究。黄花刺茄和少花龙葵在开放性授粉和补充授粉条件下的平均结籽率没有显著差异;套袋处理下,黄花刺茄的平均结籽率(29.5%)显著低于少花龙葵(47.0%);去雄套袋处理下两者均没有可育种子产出,表明黄花刺茄和少花龙葵均无自发无融合生殖特性。黄花刺茄的平均自交指数为0.38,低于少花龙葵(0.64);平均花粉限制指数(0.29)和平均传粉者的贡献指数(0.49)均大于少花龙葵(0.08和0.31)。目前黄花刺茄分布于中国的12个省份,在全球发生数量为3835次;少花龙葵分布于中国的18个省份,在全球发生数量为10897次。外来入侵植物黄花刺茄的自交亲和性低于外来非入侵植物少花龙葵,说明自交亲和性高低与两种植物的入侵性强弱无显著相关关系,但与其分布范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9.
油松种子园自由授粉与控制授粉种子父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卫星”标记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园控制授粉和自由授粉的子代进行了父本分析, 探讨自由授粉状态下种子园子代遗传组成与花粉传播的关系, 以及人工控制授粉状态下花粉形态等指标与子代遗传组成的相关性。其中,利用SSR对281粒油松种子进行父本分析, 在80%的置信水平下确定了其中126粒种子的花粉来源; 对2株母树自由授粉种子的父本分析表明, 种子园内花粉传播距离最大为85 m, 有效距离在30 m以内; 对11#和24#母树分别用21个无性系的等体积混合花粉进行控制授粉发现, 子代由少数无性系的花粉受精产生, 其中 50#、7#、25#、33#无性系对2株母树子代的花粉贡献率分别达到50.62%和61.54%; 花粉粒大小、花粉等体积重和花粉活力与选择性受精相关不显著, 而花粉活力偏低的无性系也有授粉成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0.
蜜蜂蜂王信息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胡福良  玄红专 《昆虫知识》2004,41(3):208-211
综述了蜂王信息素的化学组成、特性、作用 ,以及与幼虫信息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对蜂王信息素在养蜂和植物授粉中的应用做了介绍。西方蜜蜂的蜂王上颚腺信息素 (queen’smandibularglandpheromone,QMP)。QMP包含了 5种成分 :(E) -9-氧 -2 -癸烯酸 ( 9 ODA)、(R ,E) ( ) 和 (S,E) ( +) 9 羟基 -2 -癸烯酸 ( -9 HDA和 +9 HDA)、甲基p -羟基安息香酸盐 (HOB)、4-羟基 -3 -甲氧苯乙醇 (也称香草醇 ,HVA) ,9 ODA是其中最重要的成分 ;QMP的组分与蜜蜂的进化程度有关 ,进化程度越高则组分越复杂 ;QMP通过抑制保幼激素的产生来调节青年工蜂的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