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含有单个抗性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和抗性基因聚合品系对浙江省白 叶枯病菌4个主要小种的抗性,单个基因对这些小种的抗性均不高,对新近流行的小种大 多感病;基因聚合品系对这些小种的抗性普遍提高,说明基因聚合是培育具有持久抗性品 种的有效策略。 Abstract:The resistance of rice near isogenic lines containing single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genes and the gene pyramids to four ra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The single resistance genes showed moderate resistance to most of the races.All the single genes were susceptible to the newly emerging race.The resistance of all the pyramids were enhanced to almost all the races,indicating that gene pyramiding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in developing varieties with durabl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2.
梅捍卫  王道龙 《遗传学报》1999,26(4):345-349
利用“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RI)群体研究了水稻对白叶枯病致病菌株CR6的水平抗性,双亲和F1均为感病,重组自交系(RILs)的病斑长度(LL)为带有明显双向超亲的连续变异,显示出典型的多基因遗传特征,部分重组自交系(约占总数90%)对CR6表现高水平抗性(LL≤3cm)利用由178个良好分离的RFLP标记构建的饱和连锁图。鉴定出11个数量形状位点(QTLs)和3对互作位点解释了RI群体  相似文献   
13.
杨学举  张树华  荣广哲 《遗传》1999,21(4):34-36
利用5个小麦亲本,按Griffing方法4组配一套完全双列杂交,研究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的配合力和遗传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不同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不同组合间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都较大。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遗传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清蛋白含量的遗传不存在加性基因作用,以显性基因作用为主。 Abstract: A set of diallel crosses involving 5 wheat paren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model of Griffing Method 4, was made to study the combining ability and heritability of grain protein components in whea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CA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ents for the same trait varied significantly. And SCA effects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 studied varied obviously. The inheritance of globulin, gliadin and glutenin content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additive genes. Dominant genes functioned mainly on albumin content without additive gene.  相似文献   
14.
冯璐  卜兆君  李振新  冯亚敏 《生态学报》2015,35(9):2993-2997
长寿有性繁殖体对于植物种群的长存具有重要意义,迄今,泥炭地苔藓植物孢子长寿性研究还很少。在长白山哈泥泥炭地钻取丘间表层泥炭样品,测定泥炭腐殖化度和烧失量,逐层提取和培养泥炭藓孢子,研究埋藏时间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丘间泥炭藓孢子埋藏环境中,随着埋深的增加即埋藏年限的增加,泥炭腐殖化度和烧失量总体上分别呈现增加和递减的趋势,而地层泥炭藓孢子萌发率呈现直线递减的规律,但在埋藏近150余年后孢子萌发率仍可达40%。研究进一步证明泥炭藓具有长期持久孢子库,根据推算,泥炭地丘间埋藏环境中,泥炭藓孢子最大寿命可超过400a。  相似文献   
15.
非自治带扩散的Kolmogorov系统的持续生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把持续生存的定义推广到n个种群m个缀块间扩散的非自治Kolmogorov系统中去,应用持续生存函数,讨论了系统的一致持续生存性和永久共存性,获得了系统持续生存的几个充分条件,并应用上述结果讨论了具有一生非自治扩散的Lotka-Volterra系统持续生存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一般的m缀块上n种群Lotka-Volterra合作系统的渐近性,在适当条件下证明了此系统能持续生存,对于周期系统其周期解是存在唯一的。  相似文献   
17.
关于持久性的李雅普诺夫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在〔1〕,〔2〕的基础上,将持久函数的定义作了推广和扩充,并将稳定性理论思想方法系统引入持久性讨论中.得到了强持久的充要条件及永久共存的充分条件,并用上述结论讨论了Volterra模型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脉冲捕获捕食者与食饵具阶段结构的捕食-食饵模型.利用频闪映射理论,得到食饵灭绝的周期解是全局吸引的;运用时滞脉冲微分方程理论,证明了此系统是持久的.本文的结论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策略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具反馈控制的两种群竞争系统的持续生存性与周期解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讨论了一类具反馈控制的两种群竞争模型,获得了其存在唯一,全局渐近稳定周期解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草原过渡带持久土壤种子库对未来降水减少的响应,本研究以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过渡带为研究区域,沿降水梯度采集0~10 cm土层的持久土壤种子库样本,研究种子库密度、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年降水量对持久土壤种子库的直接影响及其通过地上植被和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土壤pH值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降水量的降低,种子库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有增加趋势,森林草原过渡带草地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高于森林。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整体较低。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年降水量对种子库的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总效应为负效应,标准路径系数为-0.051和-0.122。年降水量对种子库的密度和物种丰富度的直接效应为正效应,降水量通过土壤全氮对种子库密度和物种丰富度产生显著的间接正效应,通过土壤pH和土壤有效磷对种子库物种丰富度产生显著的间接负效应,通过土壤pH对种子库密度产生显著的间接负效应。气候变化下降水减少会改变植物应对风险的策略,森林草原过渡带的持久土壤种子库对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降水减少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