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饵料对黄喉拟水龟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单因子梯度设计原理,采用进口鱼粉、豆粕为主要蛋白源制成蛋白质含量分别为50.2%、47.3%、44.3%和41.4%共4种试验饵料,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饵料对黄喉拟水龟生长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过120 d对80只黄喉拟水龟幼龟的饲养,当饵料的蛋白质含量为47.3%时,黄喉拟水龟的生长速度最快,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P<0.05);蛋白质效率最高,极显著高于50.2%组(P<0.01),也分别显著高于44.3%组和41.4%组(P<0.05);耗料增重比最低,分别极显著低于44.3%组和50.2%组(P<0.01),也显著低于41.4%组(P<0.05).但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饵料对黄喉拟水龟龟体蛋白质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2.
魏氏拟尾柱虫腹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的形态及形态发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娄慧玲  高巍  倪兵  顾福康 《动物学报》2007,53(4):742-749
应用荧光紫杉醇直接荧光标记和抗α-微管蛋白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显示,魏氏拟尾柱虫(Paraurostyla weissei)腹面皮层纤毛器微管胞器由口围带、波动膜、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等纤毛器微管、纤毛器基部附属微管等组成。其中口围带基部微管包括小膜托架、小膜附属微管;额腹横棘毛和左右缘棘毛基部附属微管包括前纵微管束、后纵微管束和横微管束,它们由各自的纤毛器基部向皮层细胞质不同方向发射,形成腹皮层表面下微管网。结果表明,魏氏拟尾柱虫的纤毛器骨架、纤毛器附属结构也是一类以微管蛋白为基本成分的微管胞器,其中缘棘毛基部附属微管具有不同于其他纤毛虫(例如棘尾虫)中所观察到的同种微管胞器的建构特征。形态发生中,前仔虫口围带在老结构位置形成,其结构建成与部分老口围带的更新有关;老缘棘毛的结构物质对新的左、右缘棘毛的发生可能具有定位作用及物质贡献,但此后新的左、右缘棘毛列分别在老缘棘毛的右侧形成,而并非是在老缘棘毛位置分化的。在有些细胞中,新的左缘棘毛左侧另有一列棘毛,这可能是形态发生中老的左缘棘毛退化不完全产生的。  相似文献   
93.
运用单调迭代方法,证明了混合拟单调系统的行波解的存在性.当反应扩散系。统的反应函数是混合拟单调函数时,如果选取一对合适的耦合上下解作为迭代初值,则迭代序列将收敛到一对拟解.而且在这对拟解之间存在系统的行波解.  相似文献   
94.
王强  王波 《生物数学学报》2007,22(4):634-644
研究在神经传播过程中的一类非线性拟双曲方程的初边值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交替方向变网格有限元格式,应用微分方程先验估计的理论和技巧,得到了最佳阶的L^2模误差估计结果。并作了数值实验。指明方法是高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
96.
中国树甲属一新种记述(鞘翅目,拟步甲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中国树甲属strongylium 1新种,即郑氏树甲S.zhengi 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7.
以细脚拟青霉RCEF0969菌株的抗菌活性为指标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培养基为:4%白砂糖、0.5%黄豆粉、0.5%蛋白胨、0,006%MnSO4·H2O、0.05%MgSO4·7H2O、2%麦芽汁。并且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斜面培养4d的种子作为摇瓶种子,以10%的接种量接种于装液量为2/5的三角瓶中,培养温度为28℃,摇瓶转速为160r/min,培养时间为6d。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 Jacquelin du Val的热适应特性,将杂拟谷盗分别于15,25和35℃下驯化2周后,用温度梯度仪测量在不同温度驯化下杂拟谷盗的最适温度、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结果表明,驯化温度对杂拟谷盗最适温度、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的影响极显著(P<0.01),最适温度、临界低温、临界高温均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适温区的范围随着驯化温度的升高而扩大。驯化温度对杂拟谷盗最适温度的影响最大(0.317),对临界低温的影响(0.310)大于临界高温(0.255)。  相似文献   
99.
蝉拟青霉孢子粉对小菜蛾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试验采用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孢子粉处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结果表明,蝉拟青霉可以在小菜蛾幼虫和蛹上寄生,并导致小菜蛾死亡。室内试验,蝉拟青霉对小菜蛾的致死率高达96.55%;田间试验,1.6×107个/mL浓度的022017#蝉拟青霉防治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可达75.86%。该结果可用于蝉拟青霉新型真菌杀虫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100.
寄生蜂是蜘蛛的主要天敌类群之一,但寄生于漏斗蛛的寄生蜂种类较少,且缺乏相关寄生蜂的详细研究报道。我们研究了皱胸尖裂姬蜂(Oxyrrhexis rugosus)对机敏异漏斗蛛(Allagelena difficilis)的拟寄生,旨在揭示蜘蛛寄生蜂的拟寄生行为及其发育特征。显微镜下观察了12头机敏异漏斗蛛头胸部背面的皱胸尖裂姬蜂卵,并以均值法统计了皱胸尖裂姬蜂各发育阶段的历期,进一步观察了皱胸尖裂姬蜂寄生机敏异漏斗蛛后对寄主的影响。交配后的雌性皱胸尖裂姬蜂经过寻找、降落、蛰刺蛛体后伺机将卵产在机敏异漏斗蛛的头胸部背面后部;孵化后的皱胸尖裂姬蜂幼虫头部形成一个特殊摄食导管,通过摄食导管获取蛛体的营养;幼虫随着龄期增长,体色由浅变深,历期约10 d;幼虫老熟后在蛛网的漏斗状管道内结茧化蛹,蛹期约为12 d;成体雌、雄蜂寿命约为11 d,皱胸尖裂姬蜂的平均生活史周期约为33 d。皱胸尖裂姬蜂寄生后对寄主蜘蛛的行为和生活状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幼虫龄期增长被寄生机敏异漏斗蛛不再进食、蜕皮,活动减少,蛛体逐渐萎缩,直至老熟幼虫离开蛛体时,蜘蛛死亡。该研究不仅增加了漏斗蛛寄生性天敌的已知种类,而且初步了解了以漏斗蛛为寄主的姬蜂的产卵行为、后代的发育特征以及对寄主蜘蛛的影响,这将为研究蜘蛛寄生蜂及其与寄主蜘蛛之间的化学通讯和协同进化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