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7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521篇
  296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81.
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扩散的综合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外来有害植物试点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外来有害植物的特点,介绍了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测定的样地选择和设置方法.对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生境条件、有性繁殖能力、无性繁殖能力及入侵现状评价、种群扩散测定的内容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了外来有害植物综合分析指数,分析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综合治理外来有害植物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82.
吴璟  杨莲芳  姜小三  李强  王备新 《生态学报》2008,28(3):1183-119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溪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溪流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物完整性是诊断溪流生物学状况和生态健康的重要指标.目的是研究西苕溪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完整性(B-IBI)的影响.利用2003年西苕溪TM数据和DEM模型计算了62个样点上游3种空间尺度下(亚流域、沿岸和局部)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表明,耕地,民居和竹园在流域中的百分比与B-IBI负相关,耕地百分比对B-IBI的影响在亚流域(r=-0.527,p<0.001),河岸(r=-0.665, p<0.001)和局部(r=-0.696, p<0.001)尺度上均显著.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百分比与B-IBI正相关.阔叶林百分比在亚流域(r=0.333,p<0.001),河岸(r=0.589 ,p<0.001)和局部尺度(r=0.618,p<0.001)与B-IBI显著相关.而针叶林百分比仅在亚流域尺度(r=0.366,p<0.001)与B-IBI显著相关.在研究流域内耕地百分比小于50%的情况下,B-IBI并非随着耕地百分比的增长而线性下降,而是在达到一定阀值后(亚流域尺度,27%;河岸尺度,57%;局部尺度,59%)耕地的影响逐渐趋缓.在耕地百分比小于阀值前,B-IBI在局部尺度上与耕地百分比的增长的关系最强(r=-0.808, p<0.001, n=46).建议在沿岸区增加阔叶林,针叶林与混交林的占有率,或者建立耕地与溪流间的林地缓冲带,有助于保护和恢复西苕溪生态健康.  相似文献   
183.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立成  吕世海  高吉喜  卢欣石 《生态学报》2008,28(10):4982-4991
基于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解译并提取了1988年、1995年、2000年和2004年四期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的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信息,并在Fragstats3.3软件中,分别从景观级别和类型级别出发,分析了该区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16年来,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各景观类型转换频繁。其中,林地面积减少量最多,达7858.15km^2,主要转换为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量最多,净增4087.25km^2,增加的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和林地。(2)景观格局整体波动较大,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数逐年增大,优势度指数降低。(3)受人为干扰的影响,研究区内各主要景观类型均表现出景观斑块由大到小,由少到多,斑块形状复杂化程度增加的特点。(4)主要景观类型质心向东偏移,其中,林地景观的质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了50.22&#176;大约4.48km;草地景观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了79.96&#176;大约29.93km。  相似文献   
184.
目的:为了探究ORMDL3(orosomucoid 1-like 3)基因表达量与哮喘预测指数(Asthma predictive index,API)、性别、年龄、遗传和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2013年4月-2014年8月,我们收集了115位数据有效的5岁以下儿童的资料,并依据API严格标准对其进行分类:API+(过去一年内喘息次数≥4)、API-(过去一年内喘息次数1-3次)和API0(无喘息)组,统计三组之间的基本资料,并检测ORMDL3基因表达量与API、性别、年龄、家族史、喘息次数、和鼻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I+组内男女性别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组,ORMDL3基因表达量在API0内的表达量显著高于API+和API-组内表达量(P=0.044),并且ORMDL3基因表达量与API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0.232,P=0.020),但是ORMDL3基因表达量与性别、年龄、家族史、喘息次数、和鼻炎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ORMDL3基因表达量与API指数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性,API阳性鉴定标准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85.
滇西南四个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及评价指标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李明会  李有兰 《生物多样性》2016,24(3):313-1127
为了解滇西南怒江水系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南捧河自然保护区、永德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及澜沧江水系的澜沧江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和变化趋势, 探讨其差异和变化的原因, 本文采用β多样性指数分析了4个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 并比较了鱼类分类阶元的特有性、单型性和古老成分的有无等多项指标。结果显示, 4个自然保护区共有土著鱼类85种, 隶属于6目13科45属。在中国仅见于怒江水系的4个特有属有异鲴属(Aspidoparia)和新条鳅属(Neonoemacheilus)分布于这3个保护区中; 18种特有种中, 仅分布在这3个保护区的狭域特有种5种。在中国仅分布于澜沧江水系的属有31个, 但仅安巴沙鳅属(Ambastaia)分布于澜沧江保护区; 在澜沧江保护区分布着中国仅见于澜沧江水系的特有种20种, 其中狭域特有种3种。怒江水系的3个保护区分布有1个单型属, 即鳗鲡属(Anguilla), 但没有单型种; 澜沧江自然保护区无单型属与单型种分布。4个保护区中的鱼类均系晚第三纪和第四纪形成的种类或类群, 没有古老或孑遗种类。β多样性结果显示, 在4个保护区中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鱼类多样性最丰富, 而南滚河自然保护区的丰富程度最低, 但是怒江水系3个自然保护区鱼类多样性的代表性及保护地位比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要高。而特有阶元和单型性阶元的存在体现出怒江水系3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及保护意义比澜沧江保护区高。地理范围跨度大小、生境空间异质性高低、保护区面积大小及支流多少等是影响鱼类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因此, 规划和设计保护区时, 如果能在水系的上、中、下游分别规划1条一级支流作为保护区, 可使该水系的绝大多数鱼类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86.
新疆甘草属的种间杂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试验以居群为单位的新疆甘草属7个种进行种间人工杂交。通过对种间杂交结实量(RS)和亲本种平均结实量(RSm和RSf)的分析比较,测出相应的杂交结实指数(IS)、初步了解种间杂交亲和性的大小,为甘草属植物系统与演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7.
为了降低副产物乙酸的积累和提高L-苯丙氨酸的产量,分别优化了L-苯丙氨酸发酵的初始葡萄糖浓度和葡萄糖的指数流加策略.结果表明,20 g/L的初始葡萄糖浓度可以控制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低于临界值0.3 h-1,显著地降低了乙酸的积累,提高了L-苯丙氨酸的产量.采用预设比生长速率μ3* =0.4(h-1)进行葡萄糖的指数流加取得了实际最大比生长速率0.29 h-1,使细胞的比生长速率低于临界值,促进了L-苯丙氨酸的合成,最终获得L-苯丙氨酸的产量达48.45 g/L,比本实验室原有水平提高了37%.  相似文献   
188.
王博文  阎秀峰 《生态学报》2009,29(2):662-668
土壤质量退化指数是一种定量评价土壤质量的方法,以某一土壤类型为基准,计算其他土壤类型与基准土壤类型之间各土壤属性的差异,进而反应土壤质量退化或改善的程度.采用1999年的数据应用该方法评价土壤营养状况,计算土壤营养位,分析松嫩盐碱草地植被种群分布格局与土壤营养的关系,从而探讨应用土壤质量退化指数计算土壤营养位的可行性.应用土壤质量退化指数评价土壤营养位得到的结果与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一致,并且方法更为简便,更利于土壤营养位分析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9.
再论DG指数的性质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密度-类群指数(DG指数)是为研究复杂的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而创建的, 其理论基础是土壤动物群落中各类群互不干扰和互利的关系大于互相竞争的关系, 因而公式中各类群是互相独立、互不影响的.DG指数自1990年建立以来, 经作者及同行学者在不同地带、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级别的土壤动物群落研究中运用, 都获得良好的效果, 能真实地反映群落的多样性状况,显示出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用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探讨DG指数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的预期效果, 结果显示, 当群落间种数差和均匀度(J)差为正负相反的数值时, Shannon-Wiener指数与DG指数不一致.文中还对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概念、性质及指数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认为土壤动物群落在客观上不存在均匀的数量分布, 把"均匀度"看作是多样性的重要指标是不适宜的.DG指数虽然没有直接包含许多信息, 但能在广泛的情况下经得起检验, 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0.
台湾海峡夏秋季游泳动物资源分布及群落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夏季和秋季在台湾海峡进行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分析了台湾海峡游泳动物资源密度指数分布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夏季平均资源密度指数高于秋季,分别为8.50和6.94kg·h-1;夏秋季出现游泳动物种类分别为80种和91种,秋季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均高于夏季,夏秋季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0466和2.3964;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大于200的优势种夏季有5种,为带鱼、发光鲷、短尾大眼鲷、花斑蛇鲻、中国枪乌贼,秋季有6种,为带鱼、七星底灯鱼、刺鲳、中国枪乌贼、蓝圆、鹿斑鲾;夏季优势种的聚集强度比秋季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