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7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以燕麦品种“定燕2号”和“晋燕14号”为研究材料,研究紫外线B(ultraviolet rays-B, UV-B)辐射增强条件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对燕麦幼苗活性氧含量、膜脂过氧化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O能够降低UV-B辐射增强条件下“定燕2号”和“晋燕14号”的超氧阴离子(superoxide radical, O2·-)产生速率、羟自由基(hydroxyl free radical, OH·)、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 H2O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UV-B辐射时间为6 h,施加SNP时,“定燕2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晋燕14号”的SOD活性高于其他处理组;UV-B辐射时间为3 h,施加SNP时,“定燕2号”、“晋燕14号”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 APX)活性显著高于0 h、12 h处理组。UV-B辐射时间为6 h,“定燕2号”的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 DH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而UV-B辐射时间为0 h,“晋燕14号”的DHA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NO对UV-B辐射增强下“定燕2号”和“晋燕14号”抗氧化性影响的综合测评均为:3 h>6 h>12 h>0 h。本研究结果为NO在燕麦育种、抗氧化机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低温胁迫下不同光照条件对锦熟黄杨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娜  董晓红  关旸  王静 《植物研究》2007,27(5):574-577
研究了锦熟黄杨(Buxus sempervirens L.)在低温胁迫下不同光照条件(12 h光照/12 h黑暗、24 h全光、24 h全黑)对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不同光照条件下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高于对照(20℃ 12 h光照/12 h黑暗),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在5℃ 24 h光照条件下最大;低温胁迫下SOD活性高于对照,并在5℃ 24 h光照条件下达到最高值;CAT的活性仍维持较高水平,5℃ 12 h光照/12 h黑暗显著高于对照及其它处理;在低温有光照条件下,POD活性升高,黑暗条件下POD活性低于对照。低温胁迫下POD、SOD和CAT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可能是植株具有较强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3.
安宫牛黄丸原方及简方对脑出血大鼠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安宫牛黄原方及简方对脑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寻找更合理的组方。方法:采用胶原酶尾状核注射法造模,观察安宫牛黄丸原方及简方对脑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安宫牛黄原方及简方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谷氨酸损伤神经元MDA含量,提高SOD的活性。结论:安宫牛黄丸全方及简方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抗氧化损伤来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4.
脱水导致的胞内溶质变化与植物耐干性的获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耐干性是指许多植物个体和部分植物种子能在含水量极低的条件下存活,在回水的过程中迅速启动修复机制,细胞经重新水合修复所受损伤的能力。在脱水过程中,植物会合成和积累某些小分子物质、碳水化合物和特殊的蛋白质;在极度脱水状态下,多组分参与的玻璃化的形成和两性物质的重新分配、耐干性植物中特有的抗氧化机制都是植物获得耐干性的重要条件。复苏植物(resurrection plant)和部分被子植物种子是当前研究植物耐干性的模式材料。  相似文献   
85.
李艳秋  宋慧  苏玲  高坡  张洋 《菌物研究》2007,5(3):174-175,182
对银耳液体深层发酵多糖浸膏进行乙醇分级,得到乙醇终浓度为35%,50%,65%的3个多糖组分,即TF1,TF2,TF3。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F3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16.9%,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3.6%。  相似文献   
86.
刘紫怡  胡文涛  陈辉  唐明 《菌物学报》2022,41(7):1123-1133
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可广泛与林木建立外生菌根,其共生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性。然而,关于彩色豆马勃对重金属锌(Zn)胁迫的生理响应还不完全清楚。本研究在纯培养条件下,测定了Zn胁迫对彩色豆马勃生物量、Zn的活性形态和亚细胞分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和黑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n胁迫抑制了彩色豆马勃的生长,在浓度为563 μmol/L时,达到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在浓度为600 μmol/L时,生物量降低42.6%。Zn在彩色豆马勃中以活性较低的草酸盐、难溶于水的磷酸盐、果胶酸盐以及与蛋白质呈结合态或吸着态的形式为主。Zn胁迫显著提高了彩色豆马勃菌丝中CAT、POD和SOD活性,增加了GSH和黑色素含量,但对AsA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表明,彩色豆马勃主要通过调节Zn的分布及抗氧化系统,增加黑色素含量,增强对Zn的耐受性,为外生菌根真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7.
徐勇亮  徐军伟 《菌物学报》2022,41(5):792-801
灵芝多糖是药用真菌灵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早期研究发现不同灵芝子实体多糖的单糖组成和活性存在差异,但不同灵芝菌株胞外多糖的单糖组成和活性是否有区别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液体发酵获得灵芝菌株5.26和5.616的胞外多糖,使用DEAE-cellulose和Sephadex G-20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了两种多糖(5.26-2-1和5.616-2-1),并对5.26-2-1,5.616-2-1的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26-2-1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而5.616-2-1主要由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5.26-2-1中葡萄糖的摩尔百分比为63.97%,显著高于5.616-2-1 (29.3%),但半乳糖的摩尔百分比为9.34%,显著低于5.616-2-1 (42.78%)。当多糖质量浓度为2 mg/mL时,5.26-2-1的Fe2+螯合能力、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71.9%、71.3%和60.8%,显著高于5.616-2-1的值(63.5%、60.4%和51.8%)。本研究有助于灵芝多糖的开发与利用,为进一步探究灵芝多糖的构效关系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8.
桑黄是一类应用广泛的药用真菌,桑黄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炎和降糖作用。本研究中的杨树桑黄属于桑黄中重要且能栽培的一种。本研究采用深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从栽培杨树桑黄子实体中提取多酚类化合物,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氯化胆碱与尿素组成的DES体系对多酚进行提取,并进一步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21 min、80 ℃、料液比1:260 g/mL。在此条件下,多酚的提取率高达(23.17±0.88) mg/g,远高于传统方法(12.45±1.88) mg/g。最优条件提取的多酚显示了很强的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由此可见,采用DES法从杨树桑黄子实体中提取酚类化合物比传统方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89.
樊香萍  张姝  张永杰 《菌物学报》2022,41(11):1807-1818
虫草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较高的食药用价值。为进一步丰富虫草真菌资源,本研究对从广东韶关丹霞山采集到的一份野生虫草样品进行了菌株的分离鉴定、生物活性评价和子实体的诱导培养。通过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分析,将菌株ZYJ0835鉴定为布莱克韦尔虫草Cordyceps blackwelliae。利用5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发现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和菌丝体均具有抗氧化和纤溶活性。此外,该菌株还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利用大米、小麦、柞蚕蛹3种培养基质,均成功诱导出子实体,并且人工培养的子实体也具有抗氧化和纤溶活性。本研究首次在中国境内报道布莱克韦尔虫草的分布,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虫草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0.
以黑麦草和苜蓿为对象,分别叶面喷施和根施100 μmol·L-1的褪黑素溶液,在干旱胁迫下测定了生物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养分含量(有机碳C、全氮N、全磷P)等指标,研究外源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植物抗氧化能力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和苜蓿的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降低,外施褪黑素能够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黑麦草和苜蓿生长的抑制作用,叶面喷施和根施褪黑素使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的生物量分别增加14.5%和29.6%,苜蓿的生物量分别增加36.6%和49.1%。干旱胁迫下,黑麦草的SOD、POD活性和苜蓿的SOD活性显著降低,外施褪黑素显著提高黑麦草和苜蓿的SOD、POD、CAT活性,减少叶片中MDA的积累,使叶片相对电导率显著下降,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干旱和外施褪黑素对黑麦草和苜蓿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叶片和根中的N、P含量以及苜蓿根中的N含量降低,外施褪黑素提高黑麦草和苜蓿根和叶片中的N、P含量,这表明褪黑素对干旱胁迫下黑麦草和苜蓿的养分吸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施用褪黑素不仅能改善植物的抗氧化能力,还能调节养分吸收以增强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而且叶面喷施褪黑素效果好于根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