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一次饱食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作为一个处理组,每天每个处理组饱食投喂一次)和分段式连续投喂(将一昼夜分为8个时间段,每天每个实验缸连续投喂8次)两种方法研究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昼夜摄食节律,同时研究它们在摄食后24h内胃和全肠的排空时间。结果显示,在两种投喂方式下,斑点叉尾均表现出24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两个日摄食率高峰值均出现在06:00和18:00(P<0.05)。杂交鲟在一次饱食投喂下表现出24h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05:00,在分段式连续投喂时表现出48h 一周期的摄食节律,高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17:00和36:00。在摄食后1-9h 内,斑点叉尾的胃内含物比率急剧降低(P<0.05),并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而1-9h 内全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在9h时达到最大(P<0.05),在24h出现极低值(P<0.05)。在摄食后1-7h内,杂交鲟的胃内含物比率迅速下降(P<0.05),在24h 时出现极低值(P<0.05),1-7h 内肠内含物比率迅速升高(P<0.05),24h 时呈现极低值(P<0.05)。结果表明,两种实验鱼表现出不同的昼夜摄食节律,该节律受各自胃肠排空时间的影响,也受投喂时间的影响。研究建议,在斑点叉尾和杂交鲟幼鱼的养殖中宜在光线较弱的清晨(05:00-06:00)和黄昏(17:00-18:00)进行投喂。  相似文献   
12.
李玫  廖宝文  陈玉军 《生态科学》2012,31(5):553-557
近年来海洋污染正在日趋加剧,其中石油污染尤为严重。目前,采用微生物降解是解决海洋石油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滨海区域的红树林湿地是石油残留聚集和降解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为了构建降解石油的优势菌群,分别以正十六烷烃和萘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从受石油污染的红树林淤泥(即土壤)中分离得到2株烷烃降解菌(即Z1、Z3)和2株芳香烃降解菌(即N1、N4)。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降解率最高的菌株组合,并确定了各菌株的最佳投加配比。结果表明:烷烃降解菌Z1、Z3和芳香烃降解菌N1组合的菌群降解石油效果最好,当石油初始质量浓度为2.0 g·L-1,接种量6%,30℃好氧培养72 h,石油降解率达47.3%;且当N1、Z1、Z3三种菌的投加配比为3:1:3时降解效果最佳,好氧培养72 h,石油降解率达51.2%。  相似文献   
13.
杨凤  张跃环  闫喜武  张国范 《生态学报》2008,28(5):2052-2052~2059
在温度18.2~20.6℃,盐度23~25,pH 7.96~8.14 的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青蛤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饥饿状态下,幼虫具有生长现象,且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壳长逐渐接近一个常值而不再生长;幼虫可以由面盘幼虫发育到足面盘幼虫.随饥饿时间延长存活率下降;且足面盘幼虫及其变态规格、单水管稚贝规格随着饥饿时间延长而减小;幼虫的不可逆点(PNR)为12.48d;延迟变态时间长达12.7d.饥饿后再投喂相同的时间,幼虫能够恢复生长,存活的幼虫能够变态;稚贝表现出补偿生长现象,以壳长作为衡量标准,完全补偿生长能力依次为:S10>S11>S12>S1>S2>S3;超补偿生长能力依次为:S9>S8>S7>S6>S5>S4.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究了饥饿胁迫与饥饿后再投喂对虎斑乌贼幼体存活率、生长、行为、肝体比、摄食率以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室内控制条件下开展了幼体(初始体质量为4.95±0.48 g)的饥饿(0、1、2、3、4、5、6 d)和再投喂(15 d)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饥饿时间对虎斑乌贼的幼体存活率、体质量降低率、肝体比和消化酶活力影响显著.随着饥饿胁迫时间的增加,其存活率、肝体比呈下降趋势,其中饥饿3 d后,存活率开始明显下降,体质量降低率明显增大,幼体出现喷墨、互相残杀等异常行为;4种消化酶活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淀粉酶活力以饥饿4 d组最低 (0.07±0.02 U·mg-1·prot-1);脂肪酶活力以饥饿2 d组最低(18.47±2.07 U·g-1·prot-1),饥饿6 d组最高(57.60±3.98 U·g-1·prot-1),胃蛋白酶活力和胰蛋白酶活力以饥饿5 d组(1.98±0.59 U·mg-1·prot-1)和饥饿4 d(186.68±20.72 U·mg-1·prot-1) 最低.饥饿处理结束后,经15 d再投喂,各试验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摄食率差异显著,幼体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肝体比和摄食率均与饥饿处理时间呈负相关;饥饿1和2 d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和肝肝体比无显著差异,而饥饿3~6 d组显著低于对照组;饥饿1~2 d组的摄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饥饿6 d组的摄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各组淀粉酶与脂肪酶活力无显著差异,胃蛋白酶与胰蛋白酶活力差异显著,均以对照组最高(胃蛋白酶活力7.06±0.64 U·mg-1·prot-1,胰蛋白酶活力914.67±26.54 U·mg-1·prot-1),饥饿6 d组最低(胃蛋白酶活力3.21±0.57 U·mg-1·prot-1,胰蛋白酶活力660.04±37.92 U·mg-1·prot-1).说明虎斑乌贼的幼体饥饿不可逆点(PNR)为第6天,且不能补偿生长.  相似文献   
15.
饥饿和再喂食对泥鳅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立新  蔡勋  陈炜 《生态学杂志》2006,25(1):101-104
研究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在18±0.5℃下,饥饿20 d和恢复喂食8 d的生化组成变化。结果表明,在饥饿初期,泥鳅鱼体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均明显地下降,饥饿15 d后,脂肪的降低量减少并趋于稳定,而蛋白质的含量则进一步显著降低。这表明在饥饿过程中,泥鳅首先动用机体的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源,饥饿至一定程度后则主要利用蛋白质。恢复喂食后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均迅速回升,其中恢复喂食5 d后,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均达到初始水平。水分和灰分在饥饿过程中呈上升趋势,恢复后便开始下降;饥饿20 d后,鱼体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有一定的增加和降低,另外n-3系列脂肪酸含量升高,而n-6系列脂肪酸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6.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广东省植物学会联合主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刊载热带亚热带地区植物学研究的论文报告、科研简报、综合述评等;介绍植物学研究领域中各分支学科的新发现、新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微颗粒紫菜粉在枝角类中培养的效果,采用Banta液、微颗粒紫菜粉(0.12mg/mL、0.16mg/mL和O.20mg/mL)、紫菜粉酶解液(1.2%、1.6%和2.0%)3种食物投喂隆线潘(Daphniacarinata),并通过隆线潘的种群密度变化,比较不同食物及投喂量下的培养效果。结果表明:以紫菜粉酶解液组培养效果最好,尤以1.6%酶解液组,种群密度最高,达5.73ind/mL,且高峰维持时间较长;投喂微颗粒紫菜粉的培养效果不及酶解液组,以O.16my,/mL组培养效果最好,最高密度为2.87ind/mL;Banta液培养组的潘群密度较稳定,种群最高密度为3.33ind/mL,但培养的潘体较小。实验还显示,培养液的pH值以8.0~8.2时培养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8.
根据投喂时间不同,将奥尼罗非鱼分为4个实验组(每组9尾),每组每天饱食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8:00 14:00、14:00 20:00、20:00 2:00和2:00 8:00 (依次用S1、S2、S3和S4表示),并使用Videomex-V影像运动监视系统全天监测奥尼罗非鱼的活动.结果显示,S1和S2组单位体重的摄食量显著低于S3和S4组,S1和S2组无显著差异,S3和S4组也无显著差异;投喂时间对全天游泳距离和游泳时间无显著影响,但对活动节律有明显的影响,S1和S2组的活动节律聚为一类,S3和S4组的活动节律聚为另一类.  相似文献   
19.
张先楷 《昆虫知识》1999,36(6):346-347
磷化铝是国家粮食仓库60年代至今一直用来消灭储粮害虫的常备熏蒸杀虫剂。在使用中磷化铝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分解产生磷化氢(PH3)。但目前用磷化铝来直接熏蒸毒杀白蚁的报道不多,特别是用磷化铝在野外的家白蚁巢上熏蒸毒杀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了用磷化铝的熏蒸毒杀能力消灭了多窝家白蚁Cop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从70年代至今,先后在宜都市、宜昌市、宜昌县、长阳县、远安县等地用磷化铝熏蒸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障碍巢,所处理之处,都达到了彻底消灭的效果。为了总结经验,叙述如下。1野外自然障碍巢障碍巢是指那些在坟墓…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稳定性,并将其用于城市污水厂的浓缩污泥的强化脱水.结果表明:由酱油曲霉提取的MBF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4℃低温条件下保存35d后絮凝率仍在96%以上,而常温条件下保存35d后不同pH的MBF絮凝率差别很大.与PAM、PAC相比较,MBF能更好地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比阻.MBF对浓缩污泥的强化脱水的最佳投加量为7%(v/v),且MBF的单耗随着污泥处理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