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0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植物枯萎病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利用植物内生菌拮抗病原菌生长,从而降低其危害程度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健康的番茄植株中筛选分离得到一株对番茄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B-R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为进一步探索该菌株的生防作用,首先将菌株发酵后离心,得到发酵上清液,采用盐酸沉淀法对其活性物质进行粗提,并检测其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以及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活性。通过薄层色谱法(TLC)、傅里叶红外光谱(FI-TR)、高分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分析并鉴定活性物质的结构。结果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对尖胞镰刀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结构分析初步鉴定抗菌物质中含有丰原素(fengycin),属于脂肽类抗生素。  相似文献   
62.
枯草芽孢杆菌BS2对葡萄灰霉病菌抑菌机制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葡萄灰霉病菌的生防枯草芽孢杆菌BS2菌液成分及胞外蛋白的抑菌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BS2对葡萄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菌液成分和胞外蛋白经20°C-120°C处理后,抑菌效果存在差异。BS2的菌液成分及胞外蛋白对灰霉病菌的产孢、萌发和菌丝的生长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对灰霉病菌菌丝的原生质有囊泡和颗粒化现象。由此分析,BS2抑菌活性物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抑菌物质中含有对温度敏感的高分子蛋白质,且抑菌机制也是从多方面共同起作用。  相似文献   
63.
从麦田和蔬菜地土样中筛选到2株具有较高抗菌活性的生防菌株YD4-6和NV11-4,测定了其抑菌活性和诱导水稻防御性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YD4-6和NV11-4对水稻纹枯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两菌株均不产生几丁质酶活性,但NV11-4能产生纤维素酶活性。针对其对水稻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的差异及其特性,研究了2个菌株诱导水稻防御性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YD4-6和NV11-4菌株均可有效诱导水稻PPO、POD、PAL、SOD活性增强,MDA含量升高。接种水稻纹枯病菌和使用YD4-6和NV11-4菌株,在使用48 h后,水稻防御酶的活性增加并达到最高,其中NV11-4菌株诱导活性比较持久;YD4-6使用后,诱导水稻的MDA含量增幅较大。结果显示,2个菌株均可有效的诱导水稻防御性酶活性增强和MDA含量增加。经16S rRNA鉴定后,菌株Y4-6确定为蜡质芽孢杆菌,NV11-4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64.
嗜热链球菌CGMCC 1.1864所产的一种新型细菌素ST9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嗜热链球菌(Streptocccus thermophilus) CGMCC 1.1864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 结果表明此菌能够产生抑菌物质, 且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影响后上清液不但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能力。此抑菌物质具有热稳定性, 于100°C处理 2 h及121°C处理20 min仍保留抑菌活性, 但若将其在100°C处理2 h的上清液立即置于?20°C保存, 其抑菌活性有较大损失。常温下(37°C), 该抑菌物质在pH 2.0?9.0范围内有很好的稳定性。发酵上清液经各种蛋白酶及?-淀粉酶处理后抑菌活性完全消失, 而对过氧化氢酶不敏感, 表明此抑菌物质为多肽, 属于细菌素, 本文初步将其命名为嗜热链球菌素ST9。由于ST9对其产生菌具有吸附作用, 选择pH吸附释放法对该嗜热链球菌素进行粗提, 然后经SephadexG-25凝胶层析柱除去杂蛋白, 最后冷冻干燥得纯品。通过Tricine-SDS-PAGE分析得到其分子量约为5.0 kD。  相似文献   
65.
【目的】BhSGAMP-1 是迟眼蕈蚊唾液腺抗菌肽,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其分子特性,我们将其表达、纯化并进行了活性测定。【方法】依据大肠杆菌稀有密码子设计并合成了抗菌肽基因 BhSGAMP-1-S,以 pMAL-c2X 作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 TB1 中进行融合表达,融合蛋白通过麦芽糖亲和层析柱进行纯化,获得的融合蛋白经肠激酶切割后,混合物通过分子筛凝胶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来获得单体重组抗菌肽 BhSGAMP-1-S,对获得的抗菌肽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在最优的表达条件下融合蛋白以可溶的形式表达,100 mL 诱导菌液经多步纯化后可得 0. 38 mg 的重组抗菌肽 BhSGAMP-1-S,抑菌活性测定表明所获得的抗菌肽对部分测试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本研究第一次成功的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了修饰合成的抗菌肽 BhSGAMP-1-S,纯化后的抗菌肽具有很好的抑菌活性,这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6.
常敏  王娟  田峰  张庆华  叶波平 《微生物学报》2010,50(10):1385-1391
摘要:【目的】鉴定一株来自于红海榄根际土壤并具有分泌抑菌活性代谢产物的真菌菌株F12,并从其发酵液乙酸乙酯浸膏中分离抑菌活性成分。【方法】通过形态学观察以及ITS序列分析方法对菌株F12进行鉴定;利用色谱技术分离发酵液乙酸乙酯浸膏中的次生代谢产物,根据化合物的质谱、氢谱、碳谱以及理化性质确定其结构,并检测它们对细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菌株F12被鉴定为Aspergillus awamori strain F12;从其发酵液乙酸乙酯浸膏中分离到3种化合物:1,4-二甲氧基苯(1)、大黄素(2)和3,6-二苯甲基哌嗪-2,5-二酮(3),其中化合物1属于在本属真菌中首次报道。化合物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6ng/L和32ng/L,化合物1和3对上述菌株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活性。【结论】首次发现从红海榄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菌株F12具有合成1,4-二甲氧基苯和大黄素的能力,其中后者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7.
半夏产生物碱内生菌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平板分离法从不同产地的半夏根、茎、叶中共分离到内生菌87株.其中,内生真菌48株、细菌34株、放线菌5株;通过点植法、插片法和印片法,并根据菌落、菌丝体、孢子形态特征,将48株内生真菌分为4科、15属;经HPLC法检测,共筛选到12株产生物碱类物质的内生菌,其中,10株为内生细菌,2株为内生真菌;有3株内生细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8.
3种木醋液化学成分与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玉米芯木醋液(Y)、松塔木醋液(S)和核桃枝木醋液(Z)的化学成分,并对木醋液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木醋液主要由酸类、酚类、酮类和醛类物质组成,醇类和酯类等含量较少.其共有化合物有38种,占各木醋液总化合物种类60%左右,且共有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之和占各木醋液总含量的80%左右.3种木醋液对20种供试植物病原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除柿子炭疽病原菌、棉花枯萎病原菌、葡萄炭疽病原菌和白菜黑斑病原菌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依次为:Y>S>Z.Y和S对黄瓜炭疽病原菌和柿子炭疽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77.04%和71.61%.  相似文献   
69.
应用倍比稀释法检测18份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水煎剂对7种细菌的抗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检测结果表明,千里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最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果最差。比较不同细菌的MIC值发现,温和气单胞菌共检测出4个不同的MIC值,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甲型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和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为5个,迟钝爱德华菌的MIC值最多,表现出6个MIC梯度值。本研究结果提示千里光个体有效抗菌组分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千里光抗菌药理学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相似文献   
70.
秦岭地区玉竹根茎的脂溶性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秦岭产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根茎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有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黄精属植物中得到,其结构分别为:(1)(24R/S)-9,19-环阿尔廷-25-烯-3β,24-二醇;(2)α-棕榈酸甘油酯;(3)棕榈酸甲酯;(4)二十八碳酸;(5)(Z)-6-十九碳烯酸。首次对化合物1的抗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发现化合物1在浓度为10μg/mL时,对黄瓜炭疽病原菌的抑制率达到100%;在浓度为100μg/mL时,对灵杆菌的抑菌能力与红霉素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