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7篇
  免费   766篇
  国内免费   4192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390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287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16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463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455篇
  2011年   508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39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418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321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22篇
  1996年   192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208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78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几种影响黑松针叶束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因子(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年生黑松针叶束为外植体,经离体培养形成小植株。返幼的短针时束(3~10mm)芽诱导率最高。芽诱导和生长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1/2GD-1+BA0.5mg/L(单位下同)+NAA0.05+LH200和1/2GD-1+BA0.225+NAA0.001+GA_30.5。嫩梢生根率为1%,根数1~3条。从针叶束接种到小植株形成,约需200~240天。  相似文献   
22.
龟鳖类锥虫两新种(动体目:锥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鳖类锥虫的研究,国内外均比较少。本文记述了在中华鳖和乌龟血液中发现的两新种,鳖锥虫和龟锥虫。这是国内首次对龟鳖类锥虫研究的报道。  相似文献   
23.
一个描述多种产量-密度关系的经验模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关于产量-密度关系的经验模型,该模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能描述低密度下不存在种内干扰的产量-密度的直线关系;(2) 能描述从直线型、渐近无极限型、渐近极限型到变型抛物型等多种产量密度类型;(3)参数具有显著的生态学意义。 对温室和田间试验中种内干扰与产量密度关系的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在不同程度的种内干扰下所产生的多种类型的产量-密度关系。  相似文献   
24.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且其表现型受环境影响较大。为了更加有效地分析数量性状的表现,本文构建了数量性状的基因模型。由于该模型既包含了基因的加性作用,也涉及到显性偏差和上位性偏差,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刻划数量性状群体的分布形态。文章还给出了辨识模型参数的方法及一些性质的讨论。通过对一系列实例的计算并与Castle-Wright公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所构建的模型产生的误差明显比Castle-Wright公式的小。可见该模型确实能够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5.
重楼属植物的化学数量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楼属植物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从1938年起,国内外科学家对它们的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已经进行了40多年的研究。我所从重楼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不同的甾体皂甙。本文利用高压液相色谱对重楼属植物甾体皂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根据L. B. Thien, W. H. Heimermann, R. T. Holman植物化学成分间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对14种重楼的三组甾体皂甙含量进行计算,得出这14种重楼化学成分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画出数量关系图。  相似文献   
26.
基因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增加在细胞中所需的基因产物的表达量。首先用大量生产的宿主有大肠杆菌和一些其他的细菌。但是当细菌作为宿主时存在着几个问题,例如多肽糖基化缺陷、寄主蛋白酶造成的产物降解及缺乏分泌等。采用哺乳类动物细胞可排除上述问题,但要大量生产,仍然存在着许多与培养系统的复杂性及效率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Cetus公司决定使用开发成功的蓖麻蛋白-单克隆抗体复合物,对20名不治之症的乳癌患者进行导弹疗法,将在Fox Chase癌中心实施。 一种对细胞毒力最强的蓖麻蛋白由两个肽链组成。B链具有与细胞结合的作用;A链起抑制核蛋白体的作用,可杀死细胞。  相似文献   
28.
29.
在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一分裂时期,对多花菜豆(Phaseolus coccineus L.)4个品种,菜豆(P.vulgaris L.)5个品种和菜豆变种[P.vulgaris var,baorigineus(Burk.)baudet]的一个收集样品的二价体次级联会(次级配对)进行了细胞学检查,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评价观测到的联会程度和预期的随机联会程度之间的偏差统计学方法,发现次级配对的程序是高度显著的,对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加以改进,并使之能够观察压片完整的花粉母细胞,显示出在次级联会的双价体之间发生有形的联结。  相似文献   
30.
一个1B/1R小麦-黑麦染色体易位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研究对冬小麦品系73(36)9-1的1B/1R易位染色体进行了遗传分析。发现73(36)9-1有一对随体染色体,它的两个亲本矮丰四号及洛夫林10(Lovrin lo)分别有两对和一对随体染色体。观察用矮丰四号回交的F_1,绝大部分花粉母细胞的中期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而用洛夫林10回交的,除了多数产生两个单价体之外,正常配对的情况也能经常看到。同时还发现,73(36)9-1和“中国春”双端体(CSDT)的1BL能很好地配对并形成一个棒状的异形二价体,而它和CSDT 1BS的染色体则主要产生20″+1′+t′的构型,从而证明易位发生在1B染色体的短臂,并且该易位的片段来自黑麦染色体1RL。本文还讨论了该易位发生的可能途径,推断是由于在F_1花粉母细胞中的两个单价体(一个是小麦染色体1B,一个是黑麦染色体1R)同时进行错分裂之后产生的两种端着丝点染色体(1BL和1RL)重新并合形成的,因而冬小麦73(36)9-1可能是一个自发产生的易位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